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蓝莓杂交种子萌发与成苗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蓝莓杂交种子萌发与成苗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7380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蓝莓杂交种子萌发与成苗的方法,将获取得到的新鲜蓝莓杂交种子置于培养箱中变温培养;当幼苗的高度为3~5cm时,移栽至大棚培养,当幼苗的高度为20~25cm时,移栽至露天培养;去培养2~3个主干直立枝条;增加结果枝条;最后进行评价。用蓝莓新鲜种子直接播种于营养基质土中,种子不需要风干和冷藏处理,步骤简单,方便操作,15天左右即可发芽,时间缩短3‑6个月,发芽率可达到95%以上。种植1年后即可挂果对单株材料进行评价筛选,与现有技术需要4‑5年后才挂果评价筛选,极大地缩短了选育周期,减低运行成本,加快选育进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果树栽培,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蓝莓杂交种子萌发与成苗的方法


技术介绍

1、

2、我国蓝莓育种工作起步晚,育种进程缓慢,除了缺乏优良的育种植株外,蓝莓杂交育种的限制因素还有蓝莓杂交后种子萌芽率低,无法进行有效选种。这是因为蓝莓种子具有冬季休眠的特性,加之种子体积微小,不容易发芽;有些稍大的种子因种皮厚而无法萌发,有的种子不能形成完整的胚等。现有技术是通过浸种、低温诱导、赤霉素预处理等技术适当提高了蓝莓种子的萌发率和缩短萌发时间。上述步骤繁琐,而且赤霉素处理效果不稳定,不同的蓝莓品种,赤霉素处理的浓度不同,处理差异也很大;现有技术对蓝莓杂交种子成苗后,生长慢,童期长,需要4-5年后才能对产量和鲜果品质进行评价,选育周期长,耗时耗工,运行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缩短蓝莓的选育周期的同时简化选育步骤和提高萌芽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蓝莓杂交种子萌发与成苗的方法,主要采用变温培养,从而提高萌芽率和缩短选育周期。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蓝莓杂交种子萌发与成苗的方法,包括:

3、将获取得到的新鲜蓝莓杂交种子置于培养箱中变温培养,种子萌发前,白天培养温度为18~22℃,光照强度为900~1200lx,培养时间为10~13小时;夜间采用暗培养,培养温度为8~12℃,培养时间为7~9小时,培养温度为4~6℃,培养时间为2~7小时,空气湿度80~87%;

4、种子萌发后,白天培养温度为24~26℃,光照强度为900~1200lx,培养时间为10~13小时;夜间采用暗培养,培养温度为24~26℃,培养时间为11~14小时,空气湿度80~87%;

5、当幼苗的高度为3~5cm时,移栽至大棚培养,空气湿度65%~75%,培养温度24~26℃;

6、当幼苗的高度为20~25cm时,移栽至露天培养;露天培养过程包括营养生长期、花期以及果期,营养生长期中质量比为n:p:k=1:1:1,花期中质量比为n:p:k=2:1:2,果期中质量比为n:p:k=2:1:4,土壤湿度65%~85%;

7、去除细弱枝条和下垂枝条,培养2~3个主干直立枝条;短截主干枝条,促发侧枝,增加结果枝条;

8、对单株植株的株型、株高、发枝情况以及抗性进行调查;第2年对挂果单株植株的果实大小、品质进行测定评价,筛选符合要求的植株。

9、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种子萌发前,白天培养时间为12小时,具体为6:00-18:00;夜间培养,培养温度为8~12℃,培养时间为8小时,具体为18:00-2:00,培养温度为4~6℃,培养时间为4小时,具体为2:00-6:00。

10、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蓝莓杂交种子由莱格西(legacy)和绿宝石(emerald)杂交获得,或是由莱格西(legacy)和云雀(fl 01-173)杂交获得。

11、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培养箱中培养和大棚培养中所使用营养基质均由质量比为7:3的草炭土和珍珠岩混合而成。

12、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露天培养中所使用的营养土由质量比为4:3:3的草炭土、椰糠以及珍珠岩混合而成。

13、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种子萌发前,白天培养温度为20℃,光照1000lx,培养时间为12小时;夜间采用暗培养,培养温度为10℃,培养时间为8小时,培养温度为5℃,培养时间为4小时,空气湿度85%。

14、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种子萌发后,白天培养温度为25℃,光照强度为1000lx,培养时间为12小时;夜间采用暗培养,培养温度为25℃,培养时间为12小时,空气湿度80~87%。

15、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露天培养,每隔5~8天施加一次营养液,所述营养液由酸性单体肥配制而成,ph值为5.0~5.5,电导率为0.5~0.8ms/cm。

16、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培养箱中培养,蓝莓杂交种子表面覆盖的营养基质土的厚度为0.4~0.6cm。

17、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培养箱和大棚培养中所涉及的营养基质土均需进行消毒处理。

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9、1.本专利技术用蓝莓新鲜种子直接播种于营养基质土中,种子不需要风干和冷藏处理,也不需要机械破损、低温诱导或化学试剂浸泡等预处理,步骤简单,方便操作;营养基质土中的草炭土可为幼苗提供所需全部营养,珍珠岩沥水透气为幼苗根系生长提供有利条件;同时通过变温培养可以缩短发芽时间和提高萌芽率。跟现有技术相比,15天左右即可发芽,时间缩短3-6个月,萌芽率可达到95%以上。

20、2.本专利技术通过不同的营养基质进行移栽培养幼苗,并在不同的生长时期使用不同配比的营养液进行水肥管理,同时运用科学的修剪技术培养树形,促进花芽分化,种植1年后即可挂果对单株植株进行评价筛选,与现有技术需要4-5年后才挂果评价筛选,极大地缩短了选育周期,减低运行成本,加快选育进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蓝莓杂交种子萌发与成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莓杂交种子萌发与成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种子萌发前,白天培养时间为12小时,具体为6:00-18:00;夜间培养,培养温度为8~12℃,培养时间为8小时,具体为18:00-2:00,培养温度为4~6℃,培养时间为4小时,具体为2:00-6: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莓杂交种子萌发与成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莓杂交种子由莱格西(Legacy)和绿宝石(Emerald)杂交获得,或是由莱格西(Legacy)和云雀(FL01-173)杂交获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莓杂交种子萌发与成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箱中培养和大棚培养中所使用营养基质均由质量比为7:3的草炭土和珍珠岩混合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莓杂交种子萌发与成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露天培养中所使用的营养土由质量比为4:3:3的草炭土、椰糠以及珍珠岩混合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莓杂交种子萌发与成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种子萌发前,白天培养温度为20℃,光照1000lx,培养时间为12小时;夜间采用暗培养,培养温度为10℃,培养时间为8小时,培养温度为5℃,培养时间为4小时,空气湿度85%。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蓝莓杂交种子萌发与成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种子萌发后,白天培养温度为25℃,光照强度为1000lx,培养时间为12小时;夜间采用暗培养,培养温度为25℃,培养时间为12小时,空气湿度80~8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莓杂交种子萌发与成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露天培养,每隔5~8天施加一次营养液,所述营养液由酸性单体肥配制而成,pH值为5.0~5.5,电导率为0.5~0.8ms/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莓杂交种子萌发与成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箱中培养,蓝莓杂交种子表面覆盖的营养基质土的厚度为0.4~0.6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莓杂交种子萌发与成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箱和大棚培养中所涉及的营养基质土均需进行消毒处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莓杂交种子萌发与成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莓杂交种子萌发与成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种子萌发前,白天培养时间为12小时,具体为6:00-18:00;夜间培养,培养温度为8~12℃,培养时间为8小时,具体为18:00-2:00,培养温度为4~6℃,培养时间为4小时,具体为2:00-6: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莓杂交种子萌发与成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莓杂交种子由莱格西(legacy)和绿宝石(emerald)杂交获得,或是由莱格西(legacy)和云雀(fl01-173)杂交获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莓杂交种子萌发与成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箱中培养和大棚培养中所使用营养基质均由质量比为7:3的草炭土和珍珠岩混合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莓杂交种子萌发与成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露天培养中所使用的营养土由质量比为4:3:3的草炭土、椰糠以及珍珠岩混合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莓杂交种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翠张小军钟胜福陈昌琳钟程操王军张敏王明娟黄谦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