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汽车驾驶中左右肢体提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用于汽车驾驶中左右肢体提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7355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汽车驾驶中左右肢体提示装置,涉及辅助驾驶技术领域,包括汽车和控制终端,所述汽车前端的中部设置有正前方测距传感器,所述汽车的后端左侧设置有左后方测距传感器,所述汽车的后端右侧设置有右后方测距传感器,所述汽车的内部设置有汽车座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座椅震动模块的设置,在行驶过程中,通过坐垫下的震动器对驾驶人员进行提醒,以便驾驶人员可及时对后方来车进行避让,正前方测距传感器可在超车时,对前方车辆的车距进行监控,以便驾驶人员及时减速,警鸣提醒模块与副驾驶提示模块,可根据驾驶人员延误躲避时间对驾驶人员逐步提高提醒力度,使其更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辅助驾驶,具体涉及用于汽车驾驶中左右肢体提示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汽车成为了一种“准大众化”消费品。城市里面的车辆越来越多,城市交通也越来越拥堵。车速大多不快,出现交通事故也大都是一个微事故:两车相刮擦、撞倒行人、蹭了马路牙子、前后车追尾等等。这些事故发生的共同特点就是司机没有正确判断车辆所处位置,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首先是司机太粗心大意,再者就是各种盲区导致的司机辩识不清,为此提出用于汽车驾驶中左右肢体提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汽车驾驶中左右肢体提示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用于汽车驾驶中左右肢体提示装置,包括汽车和控制终端,所述汽车前端的中部设置有正前方测距传感器,所述汽车的后端左侧设置有左后方测距传感器,所述汽车的后端右侧设置有右后方测距传感器,所述汽车的内部设置有汽车座椅,所述汽车座椅坐垫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左侧震颤器,所述汽车座椅坐垫底部的另一侧设置有右侧震颤器,所述汽车座椅椅背的内部设置有背部震颤器;所述控制终端包括数据采模块与硬件驱动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雷达测距模块、摄像摄影模块、距离监控模块和碰撞预警模块,所述硬件驱动模块包括座椅震动模块、警鸣提醒模块、副驾提示模块和碰撞防护模块。

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雷达测距模块与右后方测距传感器、左后方测距传感器和正前方测距传感器信号连接,可对多个测距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

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摄影摄像模块可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对车辆右后方、左后方和正前方三个方向进行摄像记录,并通过图像识别,对雷达测距模块所测得的数据进行校验。

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距离监控模块在接受到来自雷达测距模块预处理后的数据后,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建立函数模型,计算出以当前行驶状态下,后续一端时间距离右后方、左后方和正前方三方向的车距距离。

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碰撞预警模块在接受到经距离监控模块所计算的函数模型后,分析以当前行驶状态下,发生车辆剐蹭的概率,并进行预警。

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座椅震动模块在接收到来碰撞预警模块的预警信号后,可根据预警信号,控制左侧震动器、右侧震动器或是背部震动器,产生震动,以便提醒驾驶人员进行避让。

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警鸣提醒模块可在座椅震动模块发生震动后,短时间内驾驶人员未控制车辆对靠近车辆进行避让时,发出警鸣提醒,并根据靠近车辆从远至近的距离变化,逐步提高警鸣声的鸣响频率。

1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副驾提示模块可在警鸣提醒模块响起短时间内,驾驶人员扔未控制车辆避让时,使副驾座椅进行震动提醒,使副驾对驾驶人员进行人为提醒。

1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碰撞防护模块在检测到车辆即将发生碰撞时,根据车辆当前行驶速度以及周围车辆靠近速度,计算碰撞力度,碰撞力度较大时,自动弹起安全气囊,对驾驶人员进行防护。

1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3、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汽车驾驶中左右肢体提示装置,通过雷达测距模块控制车辆上多个测距传感器对车辆左后方与右后方进行雷达检测,对视野盲区内车辆的位置进行实时检测,并通过距离监控模块对当前行驶状态下后续时间段车辆发生碰撞的概率进行建立函数计算,座椅震动模块的设置,在行驶过程中,通过坐垫下的震动器对驾驶人员进行提醒,以便驾驶人员可及时对后方来车进行避让,正前方测距传感器可在超车时,对前方车辆的车距进行监控,以便驾驶人员及时减速,警鸣提醒模块与副驾驶提示模块,可根据驾驶人员延误躲避时间对驾驶人员逐步提高提醒力度,使其更便于使用,碰撞防护模块的设置,可在发生剧烈碰撞前,预先弹起安全气囊,使驾驶人员受到的伤害更小,更便于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汽车驾驶中左右肢体提示装置,包括汽车(1)和控制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1)前端的中部设置有正前方测距传感器(2),所述汽车(1)的后端左侧设置有左后方测距传感器(3),所述汽车(1)的后端右侧设置有右后方测距传感器(4),所述汽车(1)的内部设置有汽车座椅(5),所述汽车座椅(5)坐垫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左侧震颤器(6),所述汽车座椅(5)坐垫底部的另一侧设置有右侧震颤器(7),所述汽车座椅(5)椅背的内部设置有背部震颤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驾驶中左右肢体提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测距模块与右后方测距传感器、左后方测距传感器和正前方测距传感器信号连接,可对多个测距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驾驶中左右肢体提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影摄像模块可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对车辆右后方、左后方和正前方三个方向进行摄像记录,并通过图像识别,对雷达测距模块所测得的数据进行校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驾驶中左右肢体提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监控模块在接受到来自雷达测距模块预处理后的数据后,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建立函数模型,计算出以当前行驶状态下,后续一端时间距离右后方、左后方和正前方三方向的车距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驾驶中左右肢体提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预警模块在接受到经距离监控模块所计算的函数模型后,分析以当前行驶状态下,发生车辆剐蹭的概率,并进行预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驾驶中左右肢体提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震动模块在接收到来碰撞预警模块的预警信号后,可根据预警信号,控制左侧震动器、右侧震动器或是背部震动器,产生震动,以便提醒驾驶人员进行避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驾驶中左右肢体提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警鸣提醒模块可在座椅震动模块发生震动后,短时间内驾驶人员未控制车辆对靠近车辆进行避让时,发出警鸣提醒,并根据靠近车辆从远至近的距离变化,逐步提高警鸣声的鸣响频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驾驶中左右肢体提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驾提示模块可在警鸣提醒模块响起短时间内,驾驶人员扔未控制车辆避让时,使副驾座椅进行震动提醒,使副驾对驾驶人员进行人为提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驾驶中左右肢体提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防护模块在检测到车辆即将发生碰撞时,根据车辆当前行驶速度以及周围车辆靠近速度,计算碰撞力度,碰撞力度较大时,自动弹起安全气囊,对驾驶人员进行防护。

...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汽车驾驶中左右肢体提示装置,包括汽车(1)和控制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1)前端的中部设置有正前方测距传感器(2),所述汽车(1)的后端左侧设置有左后方测距传感器(3),所述汽车(1)的后端右侧设置有右后方测距传感器(4),所述汽车(1)的内部设置有汽车座椅(5),所述汽车座椅(5)坐垫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左侧震颤器(6),所述汽车座椅(5)坐垫底部的另一侧设置有右侧震颤器(7),所述汽车座椅(5)椅背的内部设置有背部震颤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驾驶中左右肢体提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测距模块与右后方测距传感器、左后方测距传感器和正前方测距传感器信号连接,可对多个测距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驾驶中左右肢体提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影摄像模块可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对车辆右后方、左后方和正前方三个方向进行摄像记录,并通过图像识别,对雷达测距模块所测得的数据进行校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驾驶中左右肢体提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监控模块在接受到来自雷达测距模块预处理后的数据后,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建立函数模型,计算出以当前行驶状态下,后续一端时间距离右后方、左后方和正前方三方向的车距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亚洲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锐匠精密模具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