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悬挑支撑架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悬挑支撑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7348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悬挑支撑架结构,包括若干个设置于墙体上的支撑架模组,每一所述支撑架模组均包括水平设置的水平撑杆和倾斜设置的斜向撑杆,所述水平撑杆和所述斜向撑杆靠近墙体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水平撑杆和所述斜向撑杆均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固定连接在墙体上,所述斜向撑杆远离墙体的一端与所述水平撑杆固定连接且用于对所述水平撑杆进行顶撑,每一所述支撑架模组内部还设置有用于提升所述支撑架模组稳定性的内支撑组件,所述水平撑杆远离墙体的一端均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水平撑杆进行牵引的牵引机构。本申请具有提高建造过程中浇筑模具在外墙面上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建造过程中的施工的便捷性,进而提高操作人员的施工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建筑,尤其是涉及一种悬挑支撑架结构


技术介绍

1、在一些具有特殊外形需求的建筑的建造中,常会有凸起结构平台悬空修建在墙体的外观,类似悬空突出结构的外平台在建造过程中通常会采用模具浇筑的方式来实现。

2、但是,在现有的悬空突出结构的建造过程中,在采用常规的模具浇筑方式浇筑模型时,浇筑模具无法在垂直的外墙面保持固定,从而使得被浇筑模型难以成型,导致悬空突出结构的建造施工难度较大,从而降低建造施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建造过程中浇筑模具在外墙面上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建造过程中的施工的便捷性,进而提高操作人员的施工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悬挑支撑架结构。

2、本申请提供一种悬挑支撑架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悬挑支撑架结构,包括若干个设置于墙体上的支撑架模组,每一所述支撑架模组均包括水平设置的水平撑杆和倾斜设置的斜向撑杆,所述水平撑杆和所述斜向撑杆靠近墙体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水平撑杆和所述斜向撑杆均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固定连接在墙体上,所述斜向撑杆远离墙体的一端与所述水平撑杆固定连接且用于对所述水平撑杆进行顶撑,每一所述支撑架模组内部还设置有用于提升所述支撑架模组稳定性的内支撑组件,所述水平撑杆远离墙体的一端均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水平撑杆进行牵引的牵引机构。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墙体上浇筑模型前,利用连接组件将若干组水平撑杆和斜向撑杆固定安装在墙体上,再利用内支撑组件对水平撑杆进行支撑以及利用牵引机构对水平撑杆进行牵引拉扯,从而有助于提升若干个水平撑杆安装在墙体上的稳定性,进而有助于提升若干个水平撑杆对浇筑模具支撑的稳定性,提高了建造过程中的施工便捷性,提高了操作人员的施工效率。

5、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锚固板和若干个锚固螺栓,所述锚固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所述水平撑杆和所述斜向撑杆靠近墙体的一端,若干个所述锚固螺栓与所述锚固板螺纹连接且用于固定连接在墙体上。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水平撑杆和斜向撑杆固定安装在墙体上时,将锚固板固定贴合在墙体表面,再利用若干个锚固螺栓将锚固板与墙体螺栓固定锁紧,从而有助于将水平撑杆和斜向撑杆固定安装在墙体上。

7、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若干个所述锚固螺栓均采用对穿螺栓。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对穿螺栓有助于提升锚固板与墙体固定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有助于提升水平撑杆和斜向撑杆与墙体的连接稳定性。

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内支撑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竖直支撑杆、水平设置的水平支撑杆和倾斜设置的倾斜支撑杆,所述竖直支撑杆、所述水平支撑杆和所述倾斜支撑杆的一端均固定设置在所述斜向撑杆上,所述竖直支撑杆远离所述斜向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水平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支撑杆和所述倾斜支撑杆远离所述斜向撑杆的一端与墙体固定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平撑杆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时,竖直支撑杆、水平支撑杆和倾斜支撑杆有助于对水平撑杆受到的力进行分散传递,从而有助于提升水平撑杆的稳定性,提高了水平撑杆的抗变形能力。

11、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内支撑组件包括铰接座、连接杆、插杆、缓冲弹簧和导杆,所述铰接座设置有两个,其中一所述铰接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水平撑杆上,另一所述铰接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斜向撑杆上,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水平撑杆上的铰接座相铰接,所述插杆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所述导杆与所述斜向撑杆上的铰接座相铰接,且所述导杆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插杆插入的插接孔,所述插杆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插入所述插接孔内,所述连接杆、所述插杆和所述导杆均同轴设置,所述缓冲弹簧套设在所述插杆上,且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抵紧,另一端与所述导杆抵紧。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平撑杆受到竖直向下的载荷时,利用连接杆、插杆和导杆有助于将水平撑杆受到的载荷传导至下方的斜向撑杆以及墙体上,进而减小水平撑杆与墙体的连接处受到的载荷,有助于提升水平撑杆与墙体的连接稳定性,提高了水平撑杆的抗变形能力。缓冲弹簧有助于起到缓冲作用,从而有助于避免冲击载荷对斜向撑杆与墙体的连接处造成破坏。

13、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牵引机构包括安装板、上牵引绳、下牵引绳和用于调节所述上牵引绳和所述下牵引绳张紧力的张紧调节组件、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墙体上且位于所述水平撑杆的正上方,所述上牵引绳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下牵引绳的一端与所述水平撑杆远离墙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牵引绳和所述下牵引绳通过所述张紧调节组件相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平撑杆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时,上牵引绳、张紧调节组件和下牵引绳配合能够对水平撑杆远离墙体的一端施加一个斜向上的牵引力,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水平撑杆和斜向撑杆的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了水平撑杆的抗变形能力。

15、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张紧调节组件包括上连接头、调节螺杆和下连接头,所述上连接头与所述上牵引绳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头与所述下牵引绳远离所述水平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头和所述下连接头上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调节螺杆通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上连接头和所述下连接头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杆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块,所述上连接头和所述下连接头内均设置有用于供所述限位块活动的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与所述螺纹孔连通且所述让位槽的内径大于所述螺纹孔的内径。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牵引绳和下牵引绳的张紧度需要调节时,利用调节螺杆的转动有助于对上牵引绳、调节螺杆和下牵引绳的整体长度进行调节,从而有助于对上牵引绳和下牵引绳的张紧力进行调节,有助于保障牵引机构对水平撑杆的牵拉效果。

17、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水平撑杆远离墙体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环,所述下牵引绳的一端端部设置有连接钩,所述连接钩与所述固定环相钩连。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连接钩和固定环使得下牵引绳和水平撑杆固定连接,有助于提升下牵引绳和水平撑杆连接以及分离过程中的操作便捷性。

1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上牵引绳和所述下牵引绳均采用钢丝绳。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丝绳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抗疲劳强度和抗冲击韧性,还能够承受多种载荷的作用,有助于保障使用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

21、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水平撑杆和所述斜向撑杆均采用横截面为工字型的工型钢。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字型的水平支撑梁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坚固耐用,具有良好的载荷强度和性价比。

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本申请通过支撑架模组和内支撑组件的设置,支撑架模组有助于在浇筑模型的过程中对浇筑模具进行支撑,从而提升了浇筑模具在建造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建造过程中的施工便捷性,提高了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挑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设置于墙体上的支撑架模组(1),每一所述支撑架模组(1)均包括水平设置的水平撑杆(11)和倾斜设置的斜向撑杆(12),所述水平撑杆(11)和所述斜向撑杆(12)靠近墙体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组件(2),所述水平撑杆(11)和所述斜向撑杆(12)均通过所述连接组件(2)固定连接在墙体上,所述斜向撑杆(12)远离墙体的一端与所述水平撑杆(11)固定连接且用于对所述水平撑杆(11)进行顶撑,每一所述支撑架模组(1)内部还设置有用于提升所述支撑架模组(1)稳定性的内支撑组件(3),所述水平撑杆(11)远离墙体的一端均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水平撑杆(11)进行牵引的牵引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挑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锚固板(21)和若干个锚固螺栓(22),所述锚固板(21)固定设置在所述所述水平撑杆(11)和所述斜向撑杆(12)靠近墙体的一端,若干个所述锚固螺栓(22)与所述锚固板(21)螺纹连接且用于固定连接在墙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挑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锚固螺栓(22)均采用对穿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挑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组件(3)包括竖直设置的竖直支撑杆(31)、水平设置的水平支撑杆(32)和倾斜设置的倾斜支撑杆(33),所述竖直支撑杆(31)、所述水平支撑杆(32)和所述倾斜支撑杆(33)的一端均固定设置在所述斜向撑杆(12)上,所述竖直支撑杆(31)远离所述斜向撑杆(12)的一端与所述水平撑杆(11)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支撑杆(32)和所述倾斜支撑杆(33)远离所述斜向撑杆(12)的一端与墙体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挑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组件(3)包括铰接座(34)、连接杆(35)、插杆(36)、缓冲弹簧(37)和导杆(38),所述铰接座(34)设置有两个,其中一所述铰接座(34)固定设置在所述水平撑杆(11)上,另一所述铰接座(34)固定设置在所述斜向撑杆(12)上,所述连接杆(35)的一端与所述水平撑杆(11)上的铰接座(34)相铰接,所述插杆(36)设置在所述连接杆(35)的另一端,所述导杆(38)与所述斜向撑杆(12)上的铰接座(34)相铰接,且所述导杆(38)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插杆(36)插入的插接孔(381),所述插杆(36)远离所述连接杆(35)的一端插入所述插接孔(381)内,所述连接杆(35)、所述插杆(36)和所述导杆(38)均同轴设置,所述缓冲弹簧(37)套设在所述插杆(36)上,且所述缓冲弹簧(37)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35)抵紧,另一端与所述导杆(38)抵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挑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包括安装板(4)、上牵引绳(5)、下牵引绳(6)和用于调节所述上牵引绳(5)和所述下牵引绳(6)张紧力的张紧调节组件(7)、所述安装板(4)固定安装在墙体上且位于所述水平撑杆(11)的正上方,所述上牵引绳(5)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4)固定连接,所述下牵引绳(6)的一端与所述水平撑杆(11)远离墙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牵引绳(5)和所述下牵引绳(6)通过所述张紧调节组件(7)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悬挑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调节组件(7)包括上连接头(71)、调节螺杆(72)和下连接头(73),所述上连接头(71)与所述上牵引绳(5)远离所述安装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头(73)与所述下牵引绳(6)远离所述水平撑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头(71)和所述下连接头(73)上均设置有螺纹孔(8),所述调节螺杆(72)通过所述螺纹孔(8)与所述上连接头(71)和所述下连接头(73)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杆(72)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块(9),所述上连接头(71)和所述下连接头(73)内均设置有用于供所述限位块(9)活动的让位槽(10),所述让位槽(10)与所述螺纹孔(8)连通且所述让位槽(10)的内径大于所述螺纹孔(8)的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悬挑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撑杆(11)远离墙体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环(13),所述下牵引绳(6)的一端端部设置有连接钩(14),所述连接钩(14)与所述固定环(13)相钩连。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悬挑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牵引绳(5)和所述下牵引绳(6)均采用钢丝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挑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撑杆(11)和所述斜向撑杆(12)均采用横截面为工字型的工型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挑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设置于墙体上的支撑架模组(1),每一所述支撑架模组(1)均包括水平设置的水平撑杆(11)和倾斜设置的斜向撑杆(12),所述水平撑杆(11)和所述斜向撑杆(12)靠近墙体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组件(2),所述水平撑杆(11)和所述斜向撑杆(12)均通过所述连接组件(2)固定连接在墙体上,所述斜向撑杆(12)远离墙体的一端与所述水平撑杆(11)固定连接且用于对所述水平撑杆(11)进行顶撑,每一所述支撑架模组(1)内部还设置有用于提升所述支撑架模组(1)稳定性的内支撑组件(3),所述水平撑杆(11)远离墙体的一端均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水平撑杆(11)进行牵引的牵引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挑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锚固板(21)和若干个锚固螺栓(22),所述锚固板(21)固定设置在所述所述水平撑杆(11)和所述斜向撑杆(12)靠近墙体的一端,若干个所述锚固螺栓(22)与所述锚固板(21)螺纹连接且用于固定连接在墙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挑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锚固螺栓(22)均采用对穿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挑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组件(3)包括竖直设置的竖直支撑杆(31)、水平设置的水平支撑杆(32)和倾斜设置的倾斜支撑杆(33),所述竖直支撑杆(31)、所述水平支撑杆(32)和所述倾斜支撑杆(33)的一端均固定设置在所述斜向撑杆(12)上,所述竖直支撑杆(31)远离所述斜向撑杆(12)的一端与所述水平撑杆(11)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支撑杆(32)和所述倾斜支撑杆(33)远离所述斜向撑杆(12)的一端与墙体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挑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组件(3)包括铰接座(34)、连接杆(35)、插杆(36)、缓冲弹簧(37)和导杆(38),所述铰接座(34)设置有两个,其中一所述铰接座(34)固定设置在所述水平撑杆(11)上,另一所述铰接座(34)固定设置在所述斜向撑杆(12)上,所述连接杆(35)的一端与所述水平撑杆(11)上的铰接座(34)相铰接,所述插杆(36)设置在所述连接杆(35)的另一端,所述导杆(38)与所述斜向撑杆(12)上的铰接座(34)相铰接,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王其洋肖启蒙吴飞飞卢小明魏自强郁亚凯付凡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