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机挡车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7220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提升机挡车机构,包括:挡车杆,所述挡车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通过设置底板、滑动杆、延长板、第一转动副、转杆、第二转动副与伸缩杆使物料运输的容积可跟随不同的工作量放大,具有灵活性,同时设置第二电机与传输带使在延长板的物料通过运输带传输进底板内侧,节约人力,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设置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对运输的物料进行固定夹持,避免物料在上升与下降过程中倾倒掉落,提高物料堆积的稳定性,同时设置双头电机与第二丝杠使堆积物料的宽度可调节,提高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输送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提升机挡车机构


技术介绍

1、挡车机构一般为机械化操作,将载货台上的物料放到相应货架层,现有的提升机挡车机构设置有货台横梁、货架横梁、滑块、电机、凸轮、推杆、滚轮、挡板、转轴,通过电机实现自动化运行,将物料放到相应的货架,提高设备运行效率,操作更为人性化及便利。

2、但是随着上升高度的增加,物料易发生倾倒的情况,同时为了物料堆积的稳定程度会对花费较多时间对物料对齐堆高,工作效率较低,经过检索后发现,申请号为cn202122890207.9的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同样存在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提升机挡车机构,通过设置底板、滑动杆、延长板、第一转动副、转杆、第二转动副与伸缩杆使物料运输的容积可跟随不同的工作量放大,具有灵活性,同时设置第二电机与传输带使在延长板的物料通过运输带传输进底板内侧,节约人力,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设置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对运输的物料进行固定夹持,避免物料在上升与下降过程中倾倒掉落,提高物料堆积的稳定性,同时设置双头电机与第二丝杠使堆积物料的宽度可调节,提高实用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具有一种提升机挡车机构,包括:挡车杆,所述挡车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延长板,所述延长板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副,所述第一转动副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副,所述第二转动副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延长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输带,通过设置底板、滑动杆、延长板、第一转动副、转杆、第二转动副与伸缩杆使物料运输的容积可跟随不同的工作量放大,具有灵活性,同时设置第二电机与传输带使在延长板的物料通过运输带传输进底板内侧,节约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3、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夹持板,通过设置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对运输的物料进行固定夹持,避免物料在上升与下降过程中倾倒掉落,提高物料堆积的稳定性,同时设置双头电机与第二丝杠使堆积物料的宽度可调节,提高实用性。

4、根据所述的一种提升机挡车机构,所述第一丝杠的外表面与挡车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滑块的外表面与挡车杆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5、根据所述的一种提升机挡车机构,所述滑动杆的后表面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副的外表面与滑动杆的内表面转动连接。

6、根据所述的一种提升机挡车机构,所述延长板的下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转杆的侧表面与滑动杆的侧表面转动连接。

7、根据所述的一种提升机挡车机构,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上表面与滑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的数量为两个且左右分布,起到提高延长板滑动稳定性的作用。

8、根据所述的一种提升机挡车机构,所述传输带的外表面与延长板转动连接,所述传输带的数量为两个且左右分布,通过两个传输带对物料的传输更稳定。

9、根据所述的一种提升机挡车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下表面与滑动杆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下表面与滑块的上表面滑动连接。

10、根据所述的一种提升机挡车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板的下表面与延长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板的外表面与滑动杆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双头电机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11、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升机挡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挡车杆(1),所述挡车杆(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杠(3),所述第一丝杠(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滑块(4),所述滑块(4)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6),所述底板(6)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动杆(5),所述滑动杆(5)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延长板(7),所述延长板(7)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副(10),所述第一转动副(10)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杆(11),所述转杆(11)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副(12),所述第二转动副(12)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3),所述延长板(7)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8),所述第二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输带(9);所述滑块(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双头电机(14),所述双头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杠(15),所述第二丝杠(15)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夹持板(16),所述第一夹持板(16)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夹持板(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机挡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杠(3)的外表面与挡车杆(1)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滑块(4)的外表面与挡车杆(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机挡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5)的后表面与滑块(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副(10)的外表面与滑动杆(5)的内表面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机挡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板(7)的下表面与底板(6)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转杆(11)的侧表面与滑动杆(5)的侧表面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机挡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伸缩杆(13)的上表面与滑块(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13)的数量为两个且左右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机挡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带(9)的外表面与延长板(7)转动连接,所述传输带(9)的数量为两个且左右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机挡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16)的下表面与滑动杆(5)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板(16)的下表面与滑块(4)的上表面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机挡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板(17)的下表面与延长板(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板(17)的外表面与滑动杆(5)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第二电机(8)、双头电机(14)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机挡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挡车杆(1),所述挡车杆(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杠(3),所述第一丝杠(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滑块(4),所述滑块(4)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6),所述底板(6)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动杆(5),所述滑动杆(5)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延长板(7),所述延长板(7)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副(10),所述第一转动副(10)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杆(11),所述转杆(11)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副(12),所述第二转动副(12)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3),所述延长板(7)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8),所述第二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输带(9);所述滑块(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双头电机(14),所述双头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杠(15),所述第二丝杠(15)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夹持板(16),所述第一夹持板(16)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夹持板(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机挡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杠(3)的外表面与挡车杆(1)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滑块(4)的外表面与挡车杆(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霞陈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凯威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