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7069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需要修复的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区域,分别测定湿地沉积物、污染水的重金属含量指标;S2、根据重金属含量指标选择对应湿地沉积物、污染水进行处理的重金属修复药剂;S3、在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区域使用第一阻隔墙、第二阻隔墙以及两个绿植浮板构成围挡区域;S4、在绿植浮板上搭配种植多种水生植物。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用第一、第二阻隔墙以及绿植浮板对重点修复区域进行围挡,进行持久修复处理,施药剂量可控性强,能够在节省药剂成本的同时,避免出现大量投放造成堆积、聚集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湿地修复,具体是涉及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1、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海陆交错区生产能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红树林保护修复取得积极进展,初步扭转了红树林面积急剧减少的趋势,但红树林总面积偏小、生境退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降低、外来生物入侵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区域整体保护协调不够,保护和监管能力还比较薄弱。

2、随着近些年工业的不断发展,部分红树林湿地受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中以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这些环境污染对红树林生长的影响很大,由于海滩湿地水体流动性较强,很难有效将重金属等环境污染进行修复,通常需要进行围挡修复,并对该处区域的湿地进行注入重金属去除剂。

3、但上述处理方法一方面施药剂量不可控,通常使用较大剂量以确保红树林湿地沉积物的重金属去除,但这不仅造成药剂成本偏大,并且大量残留药剂也可能会出现二次环境污染的问题,并且通常不会对位于该区域的污染水进行修复处理,然而这些污染水也可能存在重金属污染的问题,随着沉降等沉积在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致使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修复工作困难重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对需要修复的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区域,分别测定湿地沉积物、污染水的重金属含量指标;

4、s2、根据重金属含量指标选择对应湿地沉积物、污染水进行处理的重金属修复药剂,将重金属修复药剂对应装填至第一阻隔墙的第一药剂仓、第二阻隔墙的第二药剂仓中;

5、s3、在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区域使用第一阻隔墙、第二阻隔墙以及两个绿植浮板构成围挡区域,所述第一阻隔墙、第二阻隔墙相对设置,且将第一阻隔墙、第二阻隔墙的下端插入至红树林湿地的底泥中;

6、s4、在绿植浮板上搭配种植水生植物,利用第一阻隔墙、第二阻隔墙之间设置的泵水箱以及导流管对围挡区域的污染水进行循环,通过重金属修复药剂、水生植物对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进行修复。

7、进一步地,所述重金属修复药剂为重金属去除剂,但不仅限于上述重金属去除剂这一种去除剂,可根据检测的重金属种类选择对应性更强的重金属去除试剂。

8、说明:采用市售的重金属去除试剂,在去除效果符合预期的同时,其成本较低,满足大面积红树林湿地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修复工作。

9、进一步地,所述水生植物为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或浮叶植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例如:沉水植物包括苦草、黑藻、金鱼藻等,挺水植物包括菖蒲、水葱、芦苇等,浮叶植物包括浮萍、睡莲等,但不仅限于以上几种。

10、说明:通过使用水生植物的种植进行重金属污染的生态修复处理,并且可以起到一定的围挡作用,从而提高第一阻隔墙、第二阻隔墙之间的污染水进行循环效率,保障水处理箱的药剂处理效果。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阻隔墙内部中空且其内外侧壁均设有用于卡接滤网的开口,所述第一阻隔墙外侧壁设有与其密封连接的水处理箱,且所述水处理箱与开口连通;

12、所述水处理箱内设有多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搅拌杆,水处理箱内上部沿水平方向设有第一载板,所述搅拌杆上端贯穿所述第一载板并与水处理箱顶面转动连接,位于第一载板上方的搅拌杆上设有用于相邻两个搅拌杆传动的齿盘,位于第一载板下方的搅拌杆上设有主锥齿轮,搅拌杆下端设有搅拌叶;

13、两个所述滤网之间设有多个用于刮扫滤网的刮板,多个所述刮板沿竖直方向上贯穿设有多个与搅拌杆一一对应的拉杆,所述拉杆上端设有凸轮框,所述凸轮框与其所对应的主锥齿轮之间设有传动杆,水处理箱内上部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二载板,所述传动杆一端设有与主锥齿轮啮合传动的副锥齿轮,传动杆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载板并设有用于与凸轮框配合传动的凸轮,

14、所述水处理箱顶面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水处理箱顶面并与任意一个所述搅拌杆上端固定连接。

15、说明:第一阻隔墙主要起到的是隔离过滤的作用,通过将污染水通过滤网筛滤进入水处理箱,在水处理箱中配合重金属修复药剂进行污染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并配合泵水箱将重金属修复药剂处理后的污染水循环至第二阻隔墙,通过第一阻隔墙、第二阻隔墙之间的循环对污染水进行多次重金属去除修复;

16、与此同时,水处理箱通过驱动电机的驱动,将驱动电机的驱动力进行了充分利用,如下:

17、1)用于驱动各个搅拌杆的转动,并且搅拌杆之间采用齿盘传动,因为相邻两个搅拌杆的旋向相反,能够提高污染水与重金属修复药剂的搅拌混合效率,

18、2)用于驱动各个拉杆进行上下往复运动,在配合传动杆等构件的作用下,对刮板两侧的滤网进行刮扫清理,从而避免滤网因污染水杂物等发生堵塞的情况而影响水处理箱的处理效率。

19、更进一步地,所述水处理箱上部内壁设有多个与搅拌杆一一对应的第一药剂仓,所述第一药剂仓底面设有出药口,所述搅拌杆上套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出药口开启闭合的转盘,所述转盘上设有与出药口大小匹配的通孔。

20、说明:进一步利用搅拌杆的转动驱动,使搅拌杆在转动过程中间歇控制第一药剂仓的下药量,从而起到少量、多次处理的方式进行污染水的重金属处理工作,避免出现大量投放后,造成堆积、聚集或大量扩散的情况,不仅增高了药剂投量成本,而且也易对红树林湿地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1、更进一步地,所述泵水箱设有两组,且第一阻隔墙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泵水箱的支撑板,泵水箱内部中空且其内部设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下端设有用于与所述凸轮框上端接触的推板,

22、所述泵水箱两侧侧壁上部分别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管道伸入至水处理箱内底部,进水口设有用于向泵水箱内单向流入的单向阀,所述出水口与导流管对接,出水口设有用于向导流管单向流入的单向阀。

23、说明:通过上述泵水箱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对拉杆上下往复运动的动能加以利用,使泵水箱能够在不采用传统水泵等外加驱动的情况下,利用拉杆上下往复运动的同时,将水处理箱的污染水注入导流管,随之回流至第二阻隔墙形成污染水的循环。

24、更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管与水平面夹角呈3~5°夹角设置,位于高处的导流管一端与泵水箱的出水口连通,位于低处的导流管一端设有用于伸入第二阻隔墙的弯头,第二阻隔墙上设有用于固定导流管的卡块。

25、说明:通过导流管的倾斜设置,能够提高导流管将水处理箱内污染水输送至第二阻隔墙的效率;通过设置弯头可以防止导流管将污染水撒落至第二阻隔墙外,影响循环输送效率。

2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阻隔墙内部中空且内上部设有与其滑动密封连接的储液盒,第二阻隔墙内侧壁沿竖直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金属修复药剂为重金属去除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为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或浮叶植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隔墙(1)内部中空且其内外侧壁均设有用于卡接滤网(12)的开口(11),所述第一阻隔墙(1)外侧壁设有与其密封连接的水处理箱(4),且所述水处理箱(4)与开口(1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箱(4)上部内壁设有多个与搅拌杆(41)一一对应的第一药剂仓(48),所述第一药剂仓(48)底面设有出药口,所述搅拌杆(41)上套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出药口开启闭合的转盘(49),所述转盘(49)上设有与出药口大小匹配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水箱(5)设有两组,且第一阻隔墙(1)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泵水箱(5)的支撑板,泵水箱(5)内部中空且其内部设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下端设有用于与所述凸轮框(15)上端接触的推板(5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6)与水平面夹角呈3~5°夹角设置,位于高处的导流管(6)一端与泵水箱(51)的出水口(52)连通,位于低处的导流管(6)一端设有用于伸入第二阻隔墙(2)的弯头(61),第二阻隔墙(2)上设有用于固定导流管(6)的卡块(2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隔墙(2)内部中空且内上部设有与其滑动密封连接的储液盒(21),第二阻隔墙(2)内侧壁沿竖直方向设有多个用于向湿地沉积物注入重金属修复药剂的注药管(22),所述注药管(22)一端设有转动块(23),所述转动块(23)与第二阻隔墙(2)内侧壁设有的凹槽转动连接,注药管(22)侧面设有多个用于插入湿地沉积物的插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隔墙(1)、第二阻隔墙(2)底面均设有用于插入红树林湿地的底泥中的插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植浮板(3)底部设有若干网孔,绿植浮板(3)侧壁设有用于与第一阻隔墙(1)、第二阻隔墙(2)滑动连接的滑块,第一阻隔墙(1)、第二阻隔墙(2)上配设有与所述滑块滑动连接的滑轨,第一阻隔墙(1)、第二阻隔墙(2)底面均设有插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金属修复药剂为重金属去除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为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或浮叶植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隔墙(1)内部中空且其内外侧壁均设有用于卡接滤网(12)的开口(11),所述第一阻隔墙(1)外侧壁设有与其密封连接的水处理箱(4),且所述水处理箱(4)与开口(1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箱(4)上部内壁设有多个与搅拌杆(41)一一对应的第一药剂仓(48),所述第一药剂仓(48)底面设有出药口,所述搅拌杆(41)上套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出药口开启闭合的转盘(49),所述转盘(49)上设有与出药口大小匹配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水箱(5)设有两组,且第一阻隔墙(1)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泵水箱(5)的支撑板,泵水箱(5)内部中空且其内部设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下端设有用于与所述凸轮框(15)上端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蕴芳文静任婷艳易皓刘跃丹林健聪洪伟崔恺熊晶晶王丽檀笑蔡彬吴礼滨张晓园曾子龙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