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地下管廊的防水及实时检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6777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地下管廊的防水及实时检测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预制管廊单体的两端分别采用凹凸承插口处理,一个预制管廊单体的凹承口与另一个的凸插口相互拼接形成变形缝,所述变形缝凸拐角处设置有弹性楔形圈,在变形缝凹拐角处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两侧则均填充有聚乙烯泡沫板,预制管廊单体凹承口的顶部和侧部分别设置注浆试压孔管,侧部注浆试压孔管位于接近变形缝外侧的位置,与地下管廊的排水系统连通,且在该侧部注浆试压孔管下方埋设伸入到变形缝空腔部分的电极式无线水浸传感器的电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升了预制地下管廊的防水性能,柔性凹凸承接口连接,使得整体的刚度相较于一般的柔性承插连接方式有所增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设计,尤其涉及一种预制地下管廊的防水及实时检测结构


技术介绍

1、近年来,城市道路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和运用越来越受到市政单位的重视,进而成为市政单位城市开发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作为可以实现这一目的的解决方法——建设城市综合管廊,已经逐渐成为了国内外城市市政管线施工工程的发展方向。预制式地下管廊是一种新型的地下管廊,其优点在于大大减轻了地下管廊施工压力,有效降低了预制地下管廊的拼接难度,同时增加了成品的制造精度。然而预制式地下管廊的防水一直是一个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在实际工程中为了防止地下管廊因温度变化或地基沉降导致产生裂缝或整体破坏,需要在地下管廊各单体之间设置变形缝,而变形缝的存在又会为地下管廊的渗水造成难以避免的隐患,因此如何对变形缝进行合理的防水及实时检测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预制地下管廊的防水及实时检测结构。

2、本专利技术一种预制地下管廊的防水及实时检测结构,技术方案如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地下管廊的防水及实时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管廊单体(1)、变形缝(2)、弹性楔形圈(3)、遇水膨胀止水条(4)、聚乙烯泡沫板(5)、排水系统(7)、电极式无线水浸传感器(8)、双组分聚硫密封止水胶(9)和防水卷材(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地下管廊的防水及实时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管廊单体(1)的凹承口(1-1)与凸插口(1-2)的横向工作面为不大于4°的坡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地下管廊的防水及实时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楔形圈(3)采用的弹性橡胶材质为氯丁橡胶或三元乙丙橡胶,其硬度达到45°- 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地下管廊的防水及实时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管廊单体(1)、变形缝(2)、弹性楔形圈(3)、遇水膨胀止水条(4)、聚乙烯泡沫板(5)、排水系统(7)、电极式无线水浸传感器(8)、双组分聚硫密封止水胶(9)和防水卷材(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地下管廊的防水及实时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管廊单体(1)的凹承口(1-1)与凸插口(1-2)的横向工作面为不大于4°的坡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地下管廊的防水及实时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楔形圈(3)采用的弹性橡胶材质为氯丁橡胶或三元乙丙橡胶,其硬度达到45°- 65°,在安装弹性楔形圈(3)的变形缝(2)相邻的凸拐角处设置深度为5 - 10mm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地下管廊的防水及实时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安装遇水膨胀止水条(4)的变形缝(2)凹拐角处设置深度为5-10mm的凹槽,遇水膨胀止水条(4)的厚度大于聚乙烯泡沫板(5)的厚度,聚乙烯泡沫板(5)的厚度大于变形缝(2)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地下管廊的防水及实时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注浆试压孔管(61)的孔径为15mm-20mm;其中顶部注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利民陈泽韩伟奇武宏斌于春涛闫玥付登锋徐宁温淑荔李萌杨丰聚李冉张慧玉聂云飞陈岗周明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