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V架构二进制转译文件复用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6777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RISC‑V架构二进制转译文件复用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执行转译后的RISC‑V架构ELF文件时,利用转译后的RISC‑V架构ELF文件加载转译后生成的二进制翻译计算结果缓存文件,生成并初始化内存链表;对所述二进制翻译计算结果缓存文件进行解析,获取所述二进制翻译计算结果缓存文件的元数据;根据所述元数据在二进制翻译计算结果缓存文件中读取翻译缓存块的内存地址,并根据所述内存地址和指令操作码块对应关系对所述内存链表进行更新;在对指令操作码按指令操作码块执行翻译时,利用所述内存链表查询所述指令操作码块对应的内存地址;从所述对应的内存地址取出内容作为所述指令操作码块的翻译结果,直至所有指令操作码块完成翻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risc-v架构,尤其涉及一种risc-v架构二进制转译文件复用方法、模块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基于开源开放、模块化和高可扩展等特性,risc-v架构在过去十余年里得到快速发展,成为继x86和arm之后的第三大指令集架构。随着芯片技术的发展,软件需求也愈发迫切。然而,risc-v软件生态处于建设初期,面临着大量x86软件的移植工作,这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二进制翻译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软件跨平台移植问题,使x86架构程序直接在risc-v平台上运行。

2、二进制翻译主要可以分为静态二进制翻译和动态二进制翻译两种。由于静态二进制翻译存在无法保证程序动态执行的正确性的问题,为保证执行的正确性,广泛采用动态二进制进行翻译。

3、对于一个x86软件移植到risc-v平台,需要将其进行源码级别的重新编译,生成的可执行文件才能运行在risc-v平台之上,通常会带来较大的移植成本和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risc-v架构二进制转译文件复用方法、模块及存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RISC-V架构二进制转译文件复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X86 ELF文件信息生成转译后的RISC-V架构ELF文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X86 ELF文件进行解析,提取元数据和指令操作码,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isc-v架构二进制转译文件复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x86 elf文件信息生成转译后的risc-v架构elf文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竹李涛南松辉张瑞安李卓芸刘莉莉田舒洋杨云凯
申请(专利权)人:先进计算与关键软件信创海河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