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小麦种子培育,具体涉及一种小麦种子培育用杂交授粉装置。
技术介绍
1、杂交小麦种子生产是不育系成功接受父本外来花粉受精结实的过程;在生产中,辅助授粉是指通过机械力量使植株震动、摆动或人造风力吹动花粉,扩大花粉漂移的有效距离,增大授粉几率,达到人工辅助授粉效果;现有技术中,对于辅助授粉的方法,其中包括通过竹竿震动植株而使其达到授粉的效果,但是现有的竹竿辅助授粉的主要投入为人工,其效率较低,无法长时间的震动竹竿,使得人工授粉的授粉期较长,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面积授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麦种子培育用杂交授粉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小麦种子培育用杂交授粉装置,包括承载构架与轻质竹竿,承载构架下端四角均连接有滚轮,通过设置的滚轮,使得该装置能够进行移动,承载构架上端左侧连接有配重模块,增加承载构架上端远离轻质竹竿的一侧的重量,防止承载构架上端轻质竹竿所处的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麦种子培育用杂交授粉装置,包括承载构架(1)与轻质竹竿(2),其特征在于,承载构架(1)下端四角均连接有滚轮,承载构架(1)上端左侧连接有配重模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种子培育用杂交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配重模块(3)包括配重杆(31)与配重板(32),配重杆(31)阵列设于承载构架(1)上端左侧,且配重杆(31)下端与承载构架(1)固定连接,配重板(32)设于承载构架(1)上方,且配重杆(31)上端贯穿配重板(32),且配重杆(31)外壁与配重板(3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种子培育用杂交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麦种子培育用杂交授粉装置,包括承载构架(1)与轻质竹竿(2),其特征在于,承载构架(1)下端四角均连接有滚轮,承载构架(1)上端左侧连接有配重模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种子培育用杂交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配重模块(3)包括配重杆(31)与配重板(32),配重杆(31)阵列设于承载构架(1)上端左侧,且配重杆(31)下端与承载构架(1)固定连接,配重板(32)设于承载构架(1)上方,且配重杆(31)上端贯穿配重板(32),且配重杆(31)外壁与配重板(3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种子培育用杂交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二级联动模块(4)包括承载板件(41)、二级驱动器(42)、驱动丝杆(43)、位固件(44)、工形联动件(45),承载板件(41)设于承载构架(1)内部右侧,且承载板件(41)前后两端均与承载构架(1)固定连接,二级驱动器(42)通过定位组件固定连接于承载板件(41)上端后侧,位固件(44)固定连接于承载板件(41)上端前端,工形联动件(45)设于二级驱动器(42)与位固件(44)之间,驱动丝杆(43)后端与二级驱动器(42)的输出端连接,驱动丝杆(43)前端贯穿工形联动件(45)并与位固件(44)轴承连接,且驱动丝杆(43)通过外螺纹与工形联动件(45)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麦种子培育用杂交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承载板件(41)内对称开设有限位槽口(46),且限位槽口(46)上下贯穿承载板件(41),工形联动件(45)下端对称连接有限位条(47),且限位条(47)滑动连接于限位槽口(46)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种子培育用杂交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级联动模块(6)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于,杨义发,赵宏,戚化学,张蕾,任启红,张爱华,刘梧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民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