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种子培育用杂交授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6754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小麦种子培育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小麦种子培育用杂交授粉装置,包括承载构架与轻质竹竿,承载构架下端四角均连接有滚轮,承载构架上端左侧连接有配重模块;通过该设备能够长时间且持续的使轻质竹竿进行震动并对小麦进行振打,解决人工无法长时间且持续震动轻质竹竿的问题;并且通过一级联动模块,使轻质竹竿旋转一定的角度,增大轻质竹竿的活动范围以及与小麦植株的接触频率,并在旋转时与振打模块接触,从而实现对植株的振打授粉功能,同时通过二级联动模块,使轻质竹竿具有前后平移的功能,通过加强的移动效果,进一步提高轻质竹竿对小麦植株的振打与接触效果,解决了小麦授粉效率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小麦种子培育,具体涉及一种小麦种子培育用杂交授粉装置


技术介绍

1、杂交小麦种子生产是不育系成功接受父本外来花粉受精结实的过程;在生产中,辅助授粉是指通过机械力量使植株震动、摆动或人造风力吹动花粉,扩大花粉漂移的有效距离,增大授粉几率,达到人工辅助授粉效果;现有技术中,对于辅助授粉的方法,其中包括通过竹竿震动植株而使其达到授粉的效果,但是现有的竹竿辅助授粉的主要投入为人工,其效率较低,无法长时间的震动竹竿,使得人工授粉的授粉期较长,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面积授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麦种子培育用杂交授粉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小麦种子培育用杂交授粉装置,包括承载构架与轻质竹竿,承载构架下端四角均连接有滚轮,通过设置的滚轮,使得该装置能够进行移动,承载构架上端左侧连接有配重模块,增加承载构架上端远离轻质竹竿的一侧的重量,防止承载构架上端轻质竹竿所处的一侧重量较大而造成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麦种子培育用杂交授粉装置,包括承载构架(1)与轻质竹竿(2),其特征在于,承载构架(1)下端四角均连接有滚轮,承载构架(1)上端左侧连接有配重模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种子培育用杂交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配重模块(3)包括配重杆(31)与配重板(32),配重杆(31)阵列设于承载构架(1)上端左侧,且配重杆(31)下端与承载构架(1)固定连接,配重板(32)设于承载构架(1)上方,且配重杆(31)上端贯穿配重板(32),且配重杆(31)外壁与配重板(3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种子培育用杂交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麦种子培育用杂交授粉装置,包括承载构架(1)与轻质竹竿(2),其特征在于,承载构架(1)下端四角均连接有滚轮,承载构架(1)上端左侧连接有配重模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种子培育用杂交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配重模块(3)包括配重杆(31)与配重板(32),配重杆(31)阵列设于承载构架(1)上端左侧,且配重杆(31)下端与承载构架(1)固定连接,配重板(32)设于承载构架(1)上方,且配重杆(31)上端贯穿配重板(32),且配重杆(31)外壁与配重板(3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种子培育用杂交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二级联动模块(4)包括承载板件(41)、二级驱动器(42)、驱动丝杆(43)、位固件(44)、工形联动件(45),承载板件(41)设于承载构架(1)内部右侧,且承载板件(41)前后两端均与承载构架(1)固定连接,二级驱动器(42)通过定位组件固定连接于承载板件(41)上端后侧,位固件(44)固定连接于承载板件(41)上端前端,工形联动件(45)设于二级驱动器(42)与位固件(44)之间,驱动丝杆(43)后端与二级驱动器(42)的输出端连接,驱动丝杆(43)前端贯穿工形联动件(45)并与位固件(44)轴承连接,且驱动丝杆(43)通过外螺纹与工形联动件(45)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麦种子培育用杂交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承载板件(41)内对称开设有限位槽口(46),且限位槽口(46)上下贯穿承载板件(41),工形联动件(45)下端对称连接有限位条(47),且限位条(47)滑动连接于限位槽口(46)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种子培育用杂交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级联动模块(6)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于杨义发赵宏戚化学张蕾任启红张爱华刘梧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民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