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黄精组培苗驯化培养箱及其使用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黄精组培苗驯化培养箱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6550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黄精组培苗驯化培养箱及其使用方法,属于黄精组培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混合下料装置、M状输送机构、高温消毒装置、加盖机构和无菌箱;混合下料装置设置在底座上;M状输送机构设置在底座上,且位于混合下料装置的下方;高温消毒装置设置在M状输送机构的上端;加盖机构设置在底座上,且位于M状输送机构的上端;无菌箱设置在底座的上,混合下料装置、M状输送机构和加盖机构均设置在无菌箱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通过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且能够定量添加培养基,避免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黄精组培,尤其涉及一种黄精组培苗驯化培养箱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黄精,为天门冬科植物滇黄精、黄精或多花黄精的燥根茎,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之功效,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这个理论,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无性繁殖的新技术,植物的组织培养广义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及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

2、培养基需要通过加热搅拌后,形成培养基溶液,再将该溶液注入到培育瓶内,对其进行高温消毒,而在消毒前需要将盖子盖在培育瓶上,防止水汽进入到培育瓶内,待其消毒冷却后,再将黄精剪开后,放入到培育瓶内,通过培养基进行培养。

3、而现有技术中,上述步骤,均需要人工操作,无法实现自动化进行生产,导致生产效率低,影响最终的成品数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够通过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且能够定量添加培养基,避免浪费的黄精组培苗驯化培养箱及其使用方法。

2、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黄精组培苗驯化培养箱,包括底座;

3、混合下料装置,设置在底座上;

4、m状输送机构,设置在底座上,且位于混合下料装置的下方;

5、高温消毒装置,设置在m状输送机构的上端;

6、加盖机构,设置在底座上,且位于m状输送机构的上端;

7、无菌箱,设置在底座的上,混合下料装置、m状输送机构和加盖机构均设置在无菌箱内。

8、优选的,混合下料装置包括用于对原料搅拌的搅拌机构、设置在底座上用于对搅拌机构加热的加热架、搅拌机构设置在加热架上,以及用于下料的下料控制阀。

9、优选的,搅拌机构包括设置在加热架上的搅拌桶和转动设置在搅拌桶内的搅拌架;搅拌桶和搅拌架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搅拌架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搅拌桶内;加热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搅拌架转动的转动机构;下料控制阀设置有两个,两个下料控制阀分别设置在两个搅拌桶的下端。

10、优选的,m状输送机构包括均设置在底座上的外导向架和内导向架,以及用于推动培育瓶移动的输送机构;外导向架和内导向架均呈m型结构;外导向架和内导向架之间形成供培育瓶通过的输送槽;输送机构的输出端滑动设置在输出槽内;外导向架和内导向架的两端设置有上料部和下料部。

11、优选的,输送机构包括多个用于推动培育瓶移动的推块、转动设置在底座上的带轮和导向轮以及设置在带轮和导向轮上,用于带动推块移动的输送带;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带轮转动的伺服电机。

12、优选的,加盖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的上料架、设置在上料架上用于储存瓶盖的储存架、设置在上料架上用于推动瓶盖移动的推动架和设置在上料架上用于推动瓶盖转动并移动的盖盖机构。

13、优选的,盖盖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料架上的导向板、滑动设置在上料架上用于带动盖子转动并移动的旋转盘和用于驱动旋转盘转动并移动的驱动机构。

14、优选的,驱动机构包括滑动设置在导向板的滑动板,以及设置在旋转盘上,并转动设置在滑动板上且与导向板螺纹连接的螺纹杆;滑动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螺纹杆转动的驱动电机。

15、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黄精组培苗驯化培养箱的使用方法,通过上述的黄精组培苗驯化培养箱实施,包括以下步骤:

16、s1、将培养基原料倒入到混合下料装置内,通过混合下料装置对培养基原料进行加热和搅拌,使得培养基原料融化成液体;

17、s2、将空的培育瓶放置到底座上,通过m状输送机构将培养瓶输送到无菌箱内;

18、s3、m状输送机构将培育瓶输送到混合下料装置的下方;

19、s4、混合下料装置将培养基注入到培育瓶内;

20、s5、m状输送机构将注有培养基的培育瓶输送到加盖机构的下方;

21、s6、通过加盖机构将盖子盖到培育瓶上,并拧紧盖子;

22、s7、m状输送机构将盖上盖子的培育瓶输送到高度消毒装置内,进行消毒处理;

23、s8、m状输送机构将消毒后的培育瓶从无菌箱内输送出。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25、本专利技术中,无菌箱内为无菌环境,从而能够避免细菌进入到培养基内,通过下料控制阀将搅拌机构内的溶液注入到培育瓶内,将盖子放置到加盖机构上,通过加盖机构将盖子压入到培育瓶上,并将盖子拧紧到培育瓶上,对培育瓶进行密封,通过m状输送机构将培育瓶输送到高温消毒装置内,通过高温消毒装置对培育瓶进行高温杀菌,消毒杀菌后,培育瓶移动到下料部处,将培育瓶取下,待培育瓶冷却后,静置一天后将黄精剪成小粒,放入到培育瓶内,通过培养基对黄精进行培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黄精组培苗驯化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精组培苗驯化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混合下料装置包括用于对原料搅拌的搅拌机构(3)、设置在底座(1)上用于对搅拌机构(3)加热的加热架(2)、搅拌机构(3)设置在加热架(2)上,以及用于下料的下料控制阀(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黄精组培苗驯化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搅拌机构(3)包括设置在加热架(2)上的搅拌桶(301)和转动设置在搅拌桶(301)内的搅拌架(302);搅拌桶(301)和搅拌架(302)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搅拌架(302)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搅拌桶(301)内;加热架(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搅拌架(302)转动的转动机构(303);下料控制阀(4)设置有两个,两个下料控制阀(4)分别设置在两个搅拌桶(301)的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精组培苗驯化培养箱,其特征在于,M状输送机构包括均设置在底座(1)上的外导向架(5)和内导向架(6),以及用于推动培育瓶移动的输送机构(7);外导向架(5)和内导向架(6)均呈M型结构;外导向架(5)和内导向架(6)之间形成供培育瓶通过的输送槽;输送机构(7)的输出端滑动设置在输出槽内;外导向架(5)和内导向架(6)的两端设置有上料部(501)和下料部(5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黄精组培苗驯化培养箱,其特征在于,输送机构(7)包括多个用于推动培育瓶移动的推块(703)、转动设置在底座(1)上的带轮(701)和导向轮以及设置在带轮(701)和导向轮上,用于带动推块(703)移动的输送带(702);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带轮(701)转动的伺服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黄精组培苗驯化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加盖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1)的上料架(9)、设置在上料架(9)上用于储存瓶盖的储存架(10)、设置在上料架(9)上用于推动瓶盖移动的推动架(11)和设置在上料架(9)上用于推动瓶盖转动并移动的盖盖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黄精组培苗驯化培养箱,其特征在于,盖盖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料架(9)上的导向板(13)、滑动设置在上料架(9)上用于带动盖子转动并移动的旋转盘(14)和用于驱动旋转盘(14)转动并移动的驱动机构(1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黄精组培苗驯化培养箱,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15)包括滑动设置在导向板(13)的滑动板(1502),以及设置在旋转盘(14)上,并转动设置在滑动板(1502)上且与导向板(13)螺纹连接的螺纹杆(1503);滑动板(150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螺纹杆(1503)转动的驱动电机(1501)。

9.一种黄精组培苗驯化培养箱的使用方法,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精组培苗驯化培养箱实施,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精组培苗驯化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精组培苗驯化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混合下料装置包括用于对原料搅拌的搅拌机构(3)、设置在底座(1)上用于对搅拌机构(3)加热的加热架(2)、搅拌机构(3)设置在加热架(2)上,以及用于下料的下料控制阀(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黄精组培苗驯化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搅拌机构(3)包括设置在加热架(2)上的搅拌桶(301)和转动设置在搅拌桶(301)内的搅拌架(302);搅拌桶(301)和搅拌架(302)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搅拌架(302)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搅拌桶(301)内;加热架(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搅拌架(302)转动的转动机构(303);下料控制阀(4)设置有两个,两个下料控制阀(4)分别设置在两个搅拌桶(301)的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精组培苗驯化培养箱,其特征在于,m状输送机构包括均设置在底座(1)上的外导向架(5)和内导向架(6),以及用于推动培育瓶移动的输送机构(7);外导向架(5)和内导向架(6)均呈m型结构;外导向架(5)和内导向架(6)之间形成供培育瓶通过的输送槽;输送机构(7)的输出端滑动设置在输出槽内;外导向架(5)和内导向架(6)的两端设置有上料部(501)和下料部(5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黄精组培苗驯化培养箱,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军陈世金陈子平徐从杉周宙张富源王雅婷王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安徽省科学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