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酶NAD(P)H氢化再生催化剂、其制备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6421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辅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或其磷酸化形式NADPH)氢化再生催化剂、其制备及其应用,所述催化剂的载体为Ti基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所述载体上负载有至少一种金属纳米粒子,所述金属纳米粒子为Pt、Pd、Rh、Ir、Ru和/或Ni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金属纳米粒子负载量在0.1‑10wt%。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催化剂在辅酶NAD(P)<supgt;+</supgt;氢化再生反应中都表现出了良好的催化性能,相对于目前已报道的氢化再生催化剂有较高的1,4‑NAD(P)H再生选择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负载型金属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辅酶(nad+、nadp+)高效氢化为具有酶活性的1,4-nad(p)h的mof基负载金属纳米颗粒催化剂、其制备及应用。


技术介绍

1、生物催化利用酶作为催化剂,具有高效性、产物专一性等特征,被广泛应用于手性药物及其中间体合成。氧化还原酶是最广泛的酶类之一,在c=o双键、c=c双键等还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大部分酶还原过程需等摩尔量的还原态辅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或其磷酸化形式(nadph)作为氢源,辅酶价格昂贵,严重制约酶还原反应大规模因应用。因此,亟需发展nad(p)+还原再生技术,为实现规模化绿色酶催化还原应用奠定基础。

2、目前,发展了多种辅酶nad(p)h再生方法,主要包括化学计量法、生物催化法、光/电催化法、催化氢化法。其中以h2为氢源的多相氢化法相较于其他方法具有清洁、绿色、可实现规模化应用等显著优势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采用多相氢化再生法实现辅酶nad(p)h再生的加氢催化剂主要为负载型金属纳米粒子催化剂,包括pt/al2o3、pt/sio2、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酶氢化再生催化剂,所述催化剂的载体为Ti基MOF或Al基MOF,所述载体上负载有至少一种金属纳米粒子,所述金属纳米粒子为Pt、Pd、Rh、Ir、Ru和/或Ni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金属纳米粒子负载量在0.1-10wt%;所述Ti基MOF为钛离子簇结合有机配体2-氨基对苯二甲酸构筑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Al基MOF为铝离子簇结合3,5-吡唑二甲酸构筑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所述金属纳米粒子负载在Ti基MOF的孔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所述金属纳米粒子为Pt纳米粒子,所述Pt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3n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酶氢化再生催化剂,所述催化剂的载体为ti基mof或al基mof,所述载体上负载有至少一种金属纳米粒子,所述金属纳米粒子为pt、pd、rh、ir、ru和/或ni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金属纳米粒子负载量在0.1-10wt%;所述ti基mof为钛离子簇结合有机配体2-氨基对苯二甲酸构筑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al基mof为铝离子簇结合3,5-吡唑二甲酸构筑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所述金属纳米粒子负载在ti基mof的孔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所述金属纳米粒子为pt纳米粒子,所述pt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3nm。

4.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辅酶氢化再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以多孔mof材料为载体,通过过量浸渍的方法将金属纳米颗粒前驱体引入到多孔框架材料上,洗涤载体表面残存的金属盐,在硼氢化钠溶液中或加热条件氢气气氛中将框架材料孔道中的金属离子前驱体还原为金属纳米颗粒,即可得到辅酶氢化再生催化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启华韩金利王悦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