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复合药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药物球囊导管技术_技高网

复合药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药物球囊导管技术

技术编号:4096418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合药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药物球囊导管。复合药物涂层,包括底层药物涂层、中层药物涂层和顶层药物涂层;所述底层药物涂层包括第一活性组分、稳定剂和载体,所述第一活性组分包括紫杉醇、雷帕霉素和枸橼酸;所述中层药物涂层包括第二活性组分,所述第二活性组分包括辛伐他汀、洛伐他汀和匹伐他汀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顶层药物涂层包括第三活性组分,第三活性组分包括羟基甲壳聚糖和枸橼酸。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药物涂层,整体药物融合性高,生物相容性高,涂层牢固度高,且药物涂层贴壁血管的附着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合药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药物球囊导管


技术介绍

1、现在多数血管介入器械为球囊或者支架。作用于血管再狭窄,但多数往往单一的器械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使用理念用途,将病变部位彻底根治并且减少术后风险。现在开发的药物涂层支架、球囊上的药物涂层载体有聚乳酸、西罗莫司、紫杉醇、聚羟基乙酸及聚原酸酯等,药物载体的主要合成过程式在药物载体融合时需要加入额外的催化剂和溶剂,且此药涂层载体涂覆到支架上和球囊上时,涂层与载体的结合力度不够强,在输送到病变部位过程中,药物涂层会在过程中损失,待输送到病变位置时,药物涂层易脱落,且药物对病变部位的药物释放率降低,药物贴壁附着率低;血液冲刷或药物涂层的溶解脱落使球囊表面的药物涂层损失量较大,从而影响了药物涂层转移到病变血管壁的药物量,降低疗效,这些损失药物进入人体血管循环系统,增加血管内栓塞的风险,增加了药球的副作用,因此,如何降低在输送过程中药物球囊的载药量,减少药物涂层脱落,加强药物涂层治疗疗效力度并且可在球囊扩张前进行,是现在研发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2、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药物涂层,整体药物融合性高,生物相容性高,涂层牢固度高,且药物涂层贴壁血管的附着性高。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复合药物涂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药物涂层中,药物的损失率减小,到达病变部位后药物涂层对血管壁内的药物附着率提高、药物释放率提高,且底层药物的延续治疗性提高。

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物球囊导管,保证了药量的稳定性,减少药量损耗。

4、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复合药物涂层,包括底层药物涂层、中层药物涂层和顶层药物涂层;

6、所述底层药物涂层包括第一活性组分、稳定剂和载体,所述第一活性组分包括紫杉醇、雷帕霉素和枸橼酸;

7、所述中层药物涂层包括第二活性组分,所述第二活性组分包括辛伐他汀、洛伐他汀和匹伐他汀中的至少一种;

8、所述顶层药物涂层包括第三活性组分,第三活性组分包括羟基甲壳聚糖和枸橼酸。

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活性组分、稳定剂和载体的质量比为(0.45~0.68):(0.28~0.34):(0.25~0.3):所述紫杉醇、雷帕霉素和枸橼酸的质量比为(0.15~0.2):(0.15~0.2):(0.2~0.28);所述羟基甲壳聚糖和枸橼酸的质量比为(0.015~0.022):(0.025~0.030)。

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稳定剂包括谷胱甘肽和失水山梨醇脂中的至少一种。

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载体包括聚乳酸、聚乙二醇和羟基甲壳聚糖中的至少一种。

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层药物涂层的厚度为3~6μm,所述中层药物涂层的厚度为1.5~3μm,所述顶层药物涂层的厚度为1~2μm。

13、如上所述的复合药物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a)在基材的表面上喷涂底层药物原料,干燥后形成底层药物涂层;所述底层药物原料包括第一活性组分、稳定剂、载体和第一溶剂;

15、(b)在所述底层药物涂层上喷涂中层药物原料,干燥后形成中层药物涂层;所述中层药物原料包括第二活性组分和第二溶剂;

16、(c)在所述中层药物涂层上喷涂顶层药物原料,干燥后形成顶层药物涂层,所述顶层药物原料包括第三活性组分和第三溶剂。

1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活性组分、稳定剂、载体和第一溶剂的用量比为(0.45~0.68)mg:(0.28~0.34)mg:(0.25~0.3)mg:(9.5~11)ml;所述第二活性组分和所述第二溶剂的用量比为(0.025~0.032)mg:(9~11)ml;所述第三活性组分和所述第三溶剂的质量比为(0.04~0.052)mg:(9~11)ml。

1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层药物原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紫杉醇、雷帕霉素、载体、稳定剂和第一溶剂混匀,再加入枸橼酸,再进行第一超声波振荡处理及脱气处理。

1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层药物原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第二活性组分和第二溶剂混匀,再进行第二超声波振荡处理及脱气处理。

2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顶层药物原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第三活性组分和第三溶剂混匀,再进行第三超声波振荡处理及脱气处理。

2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超声波振荡处理、第二超声波振荡处理和第三超声波振荡处理的频率均为35~45khz,时间均为8~12min。

2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层药物原料、中层药物原料和顶层药物原料的喷涂压力均为0.45~0.6atm,移动速度均为0.2~0.55cm/s,喷涂流量均为30~75ul/min,喷涂的旋转速度均为50~300rev/min,喷涂时环境的相对湿度为40%~60%。

23、一种药物球囊导管,包括球囊导管基体以及所述的复合药物涂层或者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药物涂层;所述球囊导管基体包括尖端、球囊、内管、显影点、外管、海波管、导管加强件和手柄;所述复合药物涂层设置在所述外管的表面和所述球囊的外表面;所述内管的前端设置所述尖端,所述内管的后端设置所述外管的一端;所述球囊套设于所述内管的外部,所述球囊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尖端和所述外管,所述球囊的外壁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螺纹;所述内管上设置所述显影点;所述外管的另一端依次连接海波管、导管加强件和手柄。

2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按照所述的复合药物涂层的制备方法,在球囊导管基体的外管表面制备所述复合药物涂层。

2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制备所述复合药物涂层之前,对所述球囊导管基体进行预热处理。

2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预热的温度为28~32℃,所述预热的时间为20~30min。

2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预热处理后进行球囊分瓣处理。

2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制备所述复合药物涂层后进行球囊收束处理。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30、(1)本专利技术的底层药物涂层为缓慢释放涂层,底层药物涂层作为其最终治疗手段,释放速度需要均速且平缓;中层药物为水合性药物涂层,是一种快速释放式的药物层;顶层药物涂层为保护层,药物球囊进入到人体血液当中起到保护作用,减少球囊到靶血管过程中的治疗药物的脱落,复合药物涂层的整体药物融合性高,生物相容性高,涂层牢固度高,且药物涂层贴壁血管的附着性高。

31、(2)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药物涂层中,药物的损失率减小,到达病变部位后药物涂层对血管壁内的药物附着率提高、药物释放率提高,且底层药物的延续治疗性提高。

32、(3)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球囊导管,通过球囊导管基体与复合药物涂层的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药物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药物涂层、中层药物涂层和顶层药物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药物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组分、稳定剂和载体的质量比为(0.45~0.68):(0.28~0.34):(0.25~0.3):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药物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药物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组分、稳定剂、载体和第一溶剂的用量比为(0.45~0.68)mg:(0.28~0.34)mg:(0.25~0.3)mg:(9.5~11)mL;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药物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药物原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紫杉醇、雷帕霉素、载体、稳定剂和第一溶剂混匀,再加入枸橼酸,再进行第一超声波振荡处理及脱气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药物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药物原料、中层药物原料和顶层药物原料的喷涂压力均为0.45~0.6atm,移动速度均为0.2~0.55cm/s,喷涂流量均为30~75uL/min,喷涂的旋转速度均为50~300rev/min,喷涂时环境的相对湿度均为40%~60%。

7.一种药物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囊导管基体以及复合药物涂层,所述复合药物涂层为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药物涂层或者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药物涂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物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在制备所述复合药物涂层之前,对所述球囊导管基体进行预热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的温度为28~32℃,所述预热的时间为20~3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物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处理后进行球囊分瓣处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药物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药物涂层、中层药物涂层和顶层药物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药物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组分、稳定剂和载体的质量比为(0.45~0.68):(0.28~0.34):(0.25~0.3):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药物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药物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组分、稳定剂、载体和第一溶剂的用量比为(0.45~0.68)mg:(0.28~0.34)mg:(0.25~0.3)mg:(9.5~11)ml;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药物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药物原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紫杉醇、雷帕霉素、载体、稳定剂和第一溶剂混匀,再加入枸橼酸,再进行第一超声波振荡处理及脱气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向马立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管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