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护坡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护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6287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41
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护坡,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倾斜框架、顶部固定板和底部固定板,所述顶部固定板和底部固定板分别固定安装在倾斜框架的上下两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两个安装架之间设置挡板,使得潜流带动土壤流动到挡板朝向护坡上方的一侧时被阻挡,避免土壤流失在护坡的下方形成较大的空鼓,保障坡面的安全,通过在倾斜框架的内部安装网格板,由于网格板的底部插入到土壤中,形成一个个独立的方格,降低水流带动护坡表面的土壤流失的概率,同时,能在独立的方格中投入植物的种子和幼苗,使得种子和幼苗不容易被风和水流带走,便于在护坡上种植植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护坡,具体涉及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护坡


技术介绍

1、水土流失是自然生态环境会遇到的主要问题,随着生态知识不断普及,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提高,对于水土流失的问题也愈发重视,而生态护坡技术,就是应对水土流失的方法之一。

2、在公开号为cn113431058b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斜坡上种植植物的防水土流失护坡结构,包括沿着斜坡坡面设置的防护网,所述防护网的顶部还依次设置有培土层和护砌层;所述护坡结构还包括均匀设置在所述斜坡上的植物种植组件,所述植物种植组件依次贯穿所述护砌层、培土层和防护网,且所述植物种植组件与所述斜坡和所述防护网均为固定连接;所述斜坡的底部设有水土收集池,所述水土收集池内设有净化装置。该护坡结构不仅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还可以实现植物种植,生态效果较好,而且植物种植组件可以随着植物根系的生长自动裂开并降解,降低了土壤污染的风险。

3、但是由于植物防止水土流失的能力能够使土壤保持潮湿,上述护坡结构中埋在斜坡土壤内部的植物种植组件,在长时间使用后发生结构的逐渐腐烂和损坏,从而导致土壤内部出现空洞,而由于植物种植组件中的蓄水箱设置在植物的根系下方,在蓄水箱大面积的破裂损坏后,泥土填充到蓄水箱的内部,植物可能会带着周围的泥土向下垮塌,导致护坡及坡面出现损坏。

4、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公开号为cn114164799b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河湖岸坡的生态修护结构,包括挡水板、连接杆、定位板和种植毯,挡水板上设置有消能孔,挡水板的左侧面设置有两个连接条,挡水板左侧面上均布有透水孔,挡水板前侧面下部有过水孔,连接杆的左端同轴设置有锥体,连接杆的右端设置有连接槽,两个连接杆分别经连接槽与挡水板上的两个连接条滑动连接;定位板上均布有多个圆形沉孔,定位板套装在两个连接杆上。本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护坡无法做到水体生态系统修复和水资源补充以及在护坡设置初期无法防止水土流失的问题,该结构可以全面恢复河湖岸坡的生态系统。

5、但是,虽然这种生态护坡结构能够在植物长成后拆卸掉,避免护坡结构损坏后对坡面造成不良影响,但是,由于这种护坡结构不能阻挡水流渗入土层,当水流渗透种植毯之后,会在种植毯下面的土壤中流动,形成潜流,导致种植毯下方的土壤随着潜流移动,造成水土流失,在种植毯的下方形成空鼓,使坡面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这种生态护坡中挡水板与土壤接触的位置植物无法长出,使得生态护坡拆除后会暴露出大面积的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壤,在生态护坡拆除回收后的一段时间内防止水土流失的能力大幅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组装实用方便、避免土壤在护坡下方流失的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护坡。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首先提出了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护坡,包括安装架1、网格板2和挡板3,安装架1包括倾斜框架11、顶部固定板12和底部固定板13,倾斜框架11中部设有空腔,倾斜框架11与护坡的坡面平行,顶部固定板12和底部固定板13分别固定安装在倾斜框架11的上下两端;网格板2固定安装在倾斜框架11的空腔内,网格板2包括相互垂直固定的多块横板21和多块竖板22,相邻横板21和相邻竖板22之间围合形成用于种植植物的方格;挡板3包括安装板31和挡土板32,挡土板32与安装板31可拆卸连接,安装板31安装在顶部固定板12和底部固定板13上,挡土板32插入到护坡的土层中。

3、本实施方式中,倾斜框架11的左右两外侧上分别固定有第一连接板111和第二连接板112,第一连接板111与第二连接板112相互平行且两者在高度方向错开,第一连接板111与第二连接板112上均开设有相互匹配的第一定位孔14,相邻的左侧的倾斜框架与右侧的倾斜框架连接时,左侧的倾斜框架的第一连接板111搭接在右侧的倾斜框架第二连接板112上,使得第一连接板111与第二连接板112上的第一定位孔14相互连通,通过插装在第一定位孔14内第一锚杆15将左侧、右侧的倾斜框架连接且固定在边坡上,第一连接板111、第二连接板112搭接处与两侧倾斜框架围合形成第二导流通道。

4、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横板21和竖板22的下侧从倾斜框架11的下方伸出,横板21的上侧从倾斜框架11的上方伸出。

5、本实施方式中,相邻横板21伸出倾斜框架11一端之间形成第一导流通道,所述第一导流通道与第二导流通道连通。

6、本实施方式中,顶部固定板12的上表面与底部固定板13的下表面分别开设有相互匹配的第一卡槽121和第二卡槽131,顶部固定板12和底部固定板13上、在第一卡槽121和第二卡槽131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槽形成第一插口122和第二插口132,第一插口122和第二插口132的长度、宽度与挡土板32的长度、宽度相匹配,所述安装板31的长度、宽度大于第一插口122和第二插口132,所述底部固定板13的上表面、在第二插口所在位置开设有与安装板31大小相匹配的搭槽133,

7、相邻的上侧的倾斜框架与下侧的倾斜框架连接时,上侧的倾斜框架底部固定板13上的第二卡槽131搭接在下侧的倾斜框架顶部固定板12的第一卡槽121内,使得第一插口122和第二插口132连通,所述挡土板32插装在连通的第一插口122和第二插口132内,将上侧的倾斜框架与下侧的倾斜框架固定到一起,挡土板32完全插入边坡内后,安装板31置于搭槽133内。

8、本实施方式中,安装板31的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三定位孔33,顶部固定板12和底部固定板13上、在靠近第一插口122和第二插口132的两端上均开设有第二定位孔16,安装板31置于搭槽133内后,通过插装在第二定位孔16和第三定位孔33内第二锚杆17将安装板31与边坡固定。

9、本实施方式中,挡土板32包括网板321和隔土布322,网板321上均匀布设有透水孔,两个网板321相互平行安装在安装板31的下侧,两块网板321之间设有间隙,隔土布322设置在两个网板321之间的间隙内,并且两块网板321通过螺栓连接将隔土布322夹紧。

10、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隔土布322采用可降解的生物纤维材料制成。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两个安装架之间设置挡板,使得潜流带动土壤流动到挡板朝向护坡上方的一侧时被阻挡,避免土壤流失在护坡的下方形成较大的空鼓,保障坡面的安全。

13、(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倾斜框架的内部安装网格板,由于网格板的底部插入到土壤中,形成一个个独立的方格,降低水流带动护坡表面的土壤流失的概率,同时,能在独立的方格中投入植物的种子和幼苗,使得种子和幼苗不容易被风和水流带走,便于在护坡上种植植物,同时,也便于根据美化的需要在护坡上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

14、(3)本专利技术通过网格板的设置,在拆卸安装架及挡板后,坡面上没有植物茎叶覆盖的范围较少,使得坡面上防止水土流失的能力保持的较好。

15、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网格板(2)和挡板(3),安装架(1)包括倾斜框架(11)、顶部固定板(12)和底部固定板(13),倾斜框架(11)中部设有与网格板(2)大小相匹配的空腔,且倾斜框架(11)与护坡的坡面平行,顶部固定板(12)和底部固定板(13)分别固定在倾斜框架(11)的上下两端;网格板(2)固定安装在倾斜框架(11)的空腔内,网格板(2)包括相互垂直固定的多块横板(21)和多块竖板(22),相邻横板(21)和竖板(22)之间围合形成用于种植植物的方格;挡板(3)包括安装板(31)和挡土板(32),挡土板(32)与安装板(31)可拆卸连接,安装板(31)安装在顶部固定板(12)和底部固定板(13)上,挡土板(32)插入到护坡的土层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倾斜框架(11)的左右两外侧上分别固定有第一连接板(111)和第二连接板(112),第一连接板(111)与第二连接板(112)相互平行且两者在高度方向错开,第一连接板(111)与第二连接板(112)上开设有相互匹配的第一定位孔(14),相邻的左侧的倾斜框架(11)与右侧的倾斜框架(11)连接时,左侧的倾斜框架(11)的第一连接板(111)搭接在右侧的倾斜框架(11)第二连接板(112)上,使得第一连接板(111)与第二连接板(112)上的第一定位孔(14)相互连通,通过插装在第一定位孔(14)内第一锚杆(15)将左侧、右侧的倾斜框架(11)连接且固定在边坡上,第一连接板(111)、第二连接板(112)搭接处与两侧倾斜框架(11)外侧围合形成第二导流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21)和竖板(22)的下侧从倾斜框架(11)的下方伸出,横板(21)的上侧从倾斜框架(11)的上方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相邻横板(21)顶部、伸出倾斜框架(11)一端之间形成第一导流通道,所述第一导流通道与第二导流通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顶部固定板(12)的上表面与底部固定板(13)的下表面分别开设有相互匹配的第一卡槽(121)和第二卡槽(131),顶部固定板(12)和底部固定板(13)上、在第一卡槽(121)和第二卡槽(131)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槽形成第一插口(122)和第二插口(132),第一插口(122)和第二插口(132)的长度、宽度与挡土板(32)的长度、宽度相匹配,所述安装板(31)的长度、宽度大于第一插口(122)和第二插口(132),所述底部固定板(13)的上表面、在第二插口(132)所在位置开设有与安装板(31)大小相匹配的搭槽(1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安装板(31)的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三定位孔(33),顶部固定板(12)和底部固定板(13)上、在靠近第一插口(122)和第二插口(132)的两端上均开设有第二定位孔(16),安装板(31)置于搭槽(133)内后,通过插装在第二定位孔(16)和第三定位孔(33)内第二锚杆(17)将安装板(31)与边坡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挡土板(32)包括网板(321)和隔土布(322),网板(321)上均匀布设有透水孔,两个网板(321)相互平行安装在安装板(31)的下侧,两块网板(321)之间设有间隙,隔土布(322)设置在两个网板(321)之间的间隙内,并且两块网板(321)通过螺栓连接将隔土布(322)夹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土布(322)采用可降解的生物纤维材料制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网格板(2)和挡板(3),安装架(1)包括倾斜框架(11)、顶部固定板(12)和底部固定板(13),倾斜框架(11)中部设有与网格板(2)大小相匹配的空腔,且倾斜框架(11)与护坡的坡面平行,顶部固定板(12)和底部固定板(13)分别固定在倾斜框架(11)的上下两端;网格板(2)固定安装在倾斜框架(11)的空腔内,网格板(2)包括相互垂直固定的多块横板(21)和多块竖板(22),相邻横板(21)和竖板(22)之间围合形成用于种植植物的方格;挡板(3)包括安装板(31)和挡土板(32),挡土板(32)与安装板(31)可拆卸连接,安装板(31)安装在顶部固定板(12)和底部固定板(13)上,挡土板(32)插入到护坡的土层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倾斜框架(11)的左右两外侧上分别固定有第一连接板(111)和第二连接板(112),第一连接板(111)与第二连接板(112)相互平行且两者在高度方向错开,第一连接板(111)与第二连接板(112)上开设有相互匹配的第一定位孔(14),相邻的左侧的倾斜框架(11)与右侧的倾斜框架(11)连接时,左侧的倾斜框架(11)的第一连接板(111)搭接在右侧的倾斜框架(11)第二连接板(112)上,使得第一连接板(111)与第二连接板(112)上的第一定位孔(14)相互连通,通过插装在第一定位孔(14)内第一锚杆(15)将左侧、右侧的倾斜框架(11)连接且固定在边坡上,第一连接板(111)、第二连接板(112)搭接处与两侧倾斜框架(11)外侧围合形成第二导流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21)和竖板(22)的下侧从倾斜框架(11)的下方伸出,横板(21)的上侧从倾斜框架(11)的上方伸出。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玉强李龙山曹红军吴茂萱陶汝专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