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治理预焙阳极焙烧烟气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用于治理预焙阳极焙烧烟气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5757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理预焙阳极焙烧烟气的装置及方法,其包括吸收塔,底部连通有进气管,顶部连通有出气管;喷淋件,设于所述吸收塔内;连接板,设有两个且均转动连接于所述吸收塔内壁,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将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的空腔分隔为多个用于填料的填料腔;注水组件,用于向其中一个所述填料腔内注水;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填料腔内水的排放;出水管,连通于所述吸收塔底部;开关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出水管的封闭/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填料层和吸收塔底部沉淀物堆积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处理,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理预焙阳极焙烧烟气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伴随着铝工业的发展,电解铝企业的生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因此相关的预焙阳极生产工作也逐渐扩大了自身的规模。但是在预焙阳极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多种类型的烟气污染,烟气污染带来的硫化物、氟化物、沥青烟气等有害物质对于环境和生产来说都是具有危害的。

2、公告号为cn105126534b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和废气处理方法,包括吸收塔,吸收塔底部开设有进气口,顶部开设有出气口,吸收塔内设有填料层和终极喷头,终极喷头在竖直方向上设于填料层上方,废气通过进气口进入至吸收塔内,终极喷头喷出水雾,废气穿过填料层,经过处理后从出气口处排出。

3、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填料层由多孔的材料组成,一些废气中含有较多颗粒物,以及废气中部分物质经过反应后会产生沉淀物,沉淀物与颗粒物堆积在填料层内,造成堵塞,影响废气的上升和处理,影响装置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废水通过装置底部排出,废水中的沉淀物也易在装置底部发生堆积,造成装置底部结块,影响装置的排水效率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治理预焙阳极焙烧烟气的装置及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填料层和吸收塔底部沉淀物堆积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治理预焙阳极焙烧烟气的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理预焙阳极焙烧烟气的装置及方法,包括吸收塔,底部连通有进气管,顶部连通有出气管;喷淋件,设于所述吸收塔内;连接板,设有两个且均转动连接于所述吸收塔内壁,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将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的空腔分隔为多个用于填料的填料腔;注水组件,用于向其中一个所述填料腔内注水;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填料腔内水的排放;出水管,连通于所述吸收塔底部;开关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出水管的封闭/连通。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烟气通过吸收塔底部的进气管进入至吸收塔内,喷淋件喷淋,烟气向上经过连接板上通孔进入至填料腔内,经过填料腔内所填充原料的过滤和吸附后继续向上并通过出气管排出至吸收塔外,实现对烟气的处理,减少烟气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4、注水组件向填料腔内注水,控制组件控制填料腔内水的排放,便于对填料腔内的杂质进行清理,在水的浸泡和冲刷下,使杂质向下流动,减少杂质堆积的情况,填料腔内的水排放至吸收塔内,并冲刷吸收塔内壁,使吸收塔底部沉积的杂质随水流沿出水管排至吸收塔外,减少杂质堆积和粘附在吸收塔底部的情况,提升装置稳定性。

5、同时多个隔板将两个连接板之间的空腔分隔为多个填料腔,使装置能够持续进行工作,对其中一个填料腔进行清理时,其他填料腔继续工作,便于持续对烟气进行处理。

6、可选的,所述吸收塔内设有位于所述填料层上方并与其中一个所述填料腔连通的第一注水腔,所述吸收塔内设有位于所述填料层下方的第二注水腔,所述第二注水腔通过所述填料腔与所述第一注水腔连通,所述注水组件向所述第一注水腔内注水,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注水腔内水的排放。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水组件向第一注水腔内注水,水经过填料腔并流向第二注水腔,在水的流动过程中,带动填料腔内杂质流向第二注水腔,减少杂质在填料腔内的堆积。继续注水,水注满第二注水腔之后注满填料腔,对填料腔内杂质进行浸泡。控制组件控制第二注水腔内水的排放,第二注水腔向外排水,随水的流动,填料腔内经浸泡后分离出的杂质随水流动,第一注水腔内的水穿过填料腔后排放,第一注水腔内的水对填料腔进行冲刷,进一步减少杂质在填料腔内的堆积。

8、可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管、移动杆和控制件,所述控制管上开设有连通于所述第二注水腔底部的开口,所述移动杆滑动连接于所述控制管内壁并封闭/打开所述开口,所述控制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注水腔内水达到一定高度后控制所述移动杆向下移动并打开所述开口以及控制移动杆向上移动并封闭开口。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注水腔内水达到一定高度后,控制件控制移动杆向下移动,打开开口,第二注水腔、填料腔和第一注水腔内的水均通过开口和控制管排出,第一注水腔内的水冲刷填料腔内杂质,减少杂质在填料腔内的堆积。以及控制移动杆向上移动,便于装置复位,便于装置多次使用。

10、可选的,所述开关组件包括封闭管,所述封闭管连接于所述移动杆底部,所述控制管底部封闭并与所述吸收塔底壁间隔设置,所述控制管侧壁开设有多个出水口,所述封闭管顶面与所述控制管底面抵接,所述封闭管滑动连接于所述出水管内壁。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管侧壁开设有多个出水口,当第二注水腔通过开口连通于控制管内部时,第二注水腔内的水流向控制管内,并通过控制管侧壁的出水口流向吸收塔内,便于对吸收塔内壁进行冲刷,减少杂质在吸收塔内底部堆积的情况。封闭管与控制管底面抵接,封闭出水管和吸收塔,减少烟气通过出水管逸散至吸收塔外的情况,减少烟气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当移动杆向下移动时,开口打开,同时带动封闭管向下移动,连通出水管和吸收塔,使吸收塔内的水沿出水管流向吸收塔外,实现对填料腔和吸收塔内杂质的清理,减少杂质在填料腔内和吸收塔内堆积的情况,提升装置稳定性。

12、可选的,所述控制管内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移动杆相对所述控制管位置的限位件,所述出水管内部转动连接有开合门,所述开合门与所述出水管间设有扭簧,所述开合门打开时,所述限位件限制所述移动杆移动,所述开合门关闭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移动杆分离。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出水管和吸收塔连通时,吸收塔内的水沿出水管流出,在水的冲击下,开合门打开,限位件限制移动杆移动,提升装置稳定性,减少在排水过程中移动杆向上移动的情况,当吸收塔内水逐渐减少,水对开合门的冲击力减小,在扭簧作用下,开合门关闭,限位件不再限制移动杆,便于移动杆复位,便于装置多次使用。

14、可选的,所述控制件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控制管内连接有抵板,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移动杆上,所述复位弹簧底部连接于所述抵板顶面,在所述复位弹簧作用下,所述移动杆有向上移动并封闭所述开口的趋势。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杆向下移动,复位弹簧被压缩,当限位件不再限制移动杆位置,移动杆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向上移动并复位,便于装置多次使用。

16、可选的,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内部中空并转动连接有单向棘轮,所述连接杆内壁设有与所述单向棘轮相啮合的弹性齿,所述单向棘轮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移动杆滑动插接于所述连接孔,所述移动杆侧壁连接有螺纹状推动杆,所述连接孔内壁开设有推动槽,所述推动杆滑动插接于所述推动槽;所述移动杆向下移动时,带动所述单向棘轮沿第一旋向转动,所述弹性齿在所述单向棘轮抵接下朝靠近所述连接杆内壁方向移动;所述移动杆向上移动时,带动所述单向棘轮沿第二旋向转动,其中第二旋向和第一旋向转动方向相反,所述单向棘轮与所述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治理预焙阳极焙烧烟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理预焙阳极焙烧烟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1)内设有位于所述填料层(3)上方并与其中一个所述填料腔(34)连通的第一注水腔(66),所述吸收塔(1)内设有位于所述填料层(3)下方的第二注水腔(73),所述第二注水腔(73)通过所述填料腔(34)与所述第一注水腔(66)连通,所述注水组件(4)向所述第一注水腔(66)内注水,所述控制组件(5)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注水腔(73)内水的排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理预焙阳极焙烧烟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5)包括控制管(7)、移动杆(8)和控制件(6),所述控制管(7)上开设有连通于所述第二注水腔(73)底部的开口(74),所述移动杆(8)滑动连接于所述控制管(7)内壁并封闭/打开所述开口(74),所述控制件(6)用于在所述第一注水腔(66)内水达到一定高度后控制所述移动杆(8)向下移动并打开所述开口(74)以及控制移动杆(8)向上移动并封闭开口(7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理预焙阳极焙烧烟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10)包括封闭管(11),所述封闭管(11)连接于所述移动杆(8)底部,所述控制管(7)底部封闭并与所述吸收塔(1)底壁间隔设置,所述控制管(7)侧壁开设有多个出水口(75),所述封闭管(11)顶面与所述控制管(7)底面抵接,所述封闭管(11)滑动连接于所述出水管(9)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理预焙阳极焙烧烟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管(7)内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移动杆(8)相对所述控制管(7)位置的限位件(13),所述出水管(9)内部转动连接有开合门(12),所述开合门(12)与所述出水管(9)间设有扭簧,所述开合门(12)打开时,所述限位件(13)限制所述移动杆(8)移动,所述开合门(12)关闭时,所述限位件(13)与所述移动杆(8)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理预焙阳极焙烧烟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6)还包括复位弹簧(616),所述控制管(7)内连接有抵板(617),所述复位弹簧(616)套设于所述移动杆(8)上,所述复位弹簧(616)底部连接于所述抵板(617)顶面,在所述复位弹簧(616)作用下,所述移动杆(8)有向上移动并封闭所述开口(74)的趋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理预焙阳极焙烧烟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板(31)之间连接有连接杆(33),所述连接杆(33)内部中空并转动连接有单向棘轮(14),所述连接杆(33)内壁设有与所述单向棘轮(14)相啮合的弹性齿,所述单向棘轮(14)上开设有连接孔(141),所述移动杆(8)滑动插接于所述连接孔(141),所述移动杆(8)侧壁连接有螺纹状推动杆(142),所述连接孔(141)内壁开设有推动槽(143),所述推动杆(142)滑动插接于所述推动槽(14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理预焙阳极焙烧烟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管(7)侧壁连通有一端伸至所述吸收塔(1)外的清水回收管(15),所述清水回收管(15)位于所述出水口(75)上方。

9.一种用于治理预焙阳极焙烧烟气的方法,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理预焙阳极焙烧烟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理预焙阳极焙烧烟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理预焙阳极焙烧烟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1)内设有位于所述填料层(3)上方并与其中一个所述填料腔(34)连通的第一注水腔(66),所述吸收塔(1)内设有位于所述填料层(3)下方的第二注水腔(73),所述第二注水腔(73)通过所述填料腔(34)与所述第一注水腔(66)连通,所述注水组件(4)向所述第一注水腔(66)内注水,所述控制组件(5)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注水腔(73)内水的排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理预焙阳极焙烧烟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5)包括控制管(7)、移动杆(8)和控制件(6),所述控制管(7)上开设有连通于所述第二注水腔(73)底部的开口(74),所述移动杆(8)滑动连接于所述控制管(7)内壁并封闭/打开所述开口(74),所述控制件(6)用于在所述第一注水腔(66)内水达到一定高度后控制所述移动杆(8)向下移动并打开所述开口(74)以及控制移动杆(8)向上移动并封闭开口(7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理预焙阳极焙烧烟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10)包括封闭管(11),所述封闭管(11)连接于所述移动杆(8)底部,所述控制管(7)底部封闭并与所述吸收塔(1)底壁间隔设置,所述控制管(7)侧壁开设有多个出水口(75),所述封闭管(11)顶面与所述控制管(7)底面抵接,所述封闭管(11)滑动连接于所述出水管(9)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理预焙阳极焙烧烟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管(7)内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移动杆(8)相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涛赵臣全张勇张小七路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英利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