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5725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其中,柔性显示模组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板区、弯折区和第二平板区,柔性显示面板具有相反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高分子薄膜层,贴合于第一面,高分子薄膜层至少覆盖弯折区、第一平板区靠近弯折区一侧的边缘区域以及第二平板区靠近弯折区一侧的边缘区域;第一光胶层,涂覆于第一面与第一平板区对应的表面上,第一光胶层的边缘与高分子薄膜层的边缘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柔性显示模组,可避免现有技术中由于虹吸效应导致保护层的起始位置偏高的问题,有效降低偏光片贴合过程中产生气泡的风险,并可减小边框的宽度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2、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有机电致发光(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柔性显示面板逐渐崭露头角。柔性显示面板是指可弯曲、折叠,柔韧性佳的屏幕。与传统的刚性屏幕相比,柔性屏幕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轻薄的体积、较低的功耗、耐揉搓等特性。

3、目前,采用柔性显示面板的柔性oled显示模组作为电子设备的显示部件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窄边框及超薄模组的设计也越来越受到终端厂商及消费者的青睐。窄边框方案的实现,依靠pad弯折(pad bending)技术来实现。

4、现有技术中,采用点胶成型的方式在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区外侧形成保护层(比如聚酯型聚氨酯胶,micro coating layer,简称mcl),但由于虹吸效应使得保护层起始位置偏高,并导致光学胶层(optically clear adhesive,简称oca)在贴合时存在气泡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点胶成型的方式在弯折区形成保护层导致起始位置偏高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柔性显示模组,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板区、弯折区和第二平板区,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具有相反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位于所述第一平板区的部分为出光面;高分子薄膜层,贴合于所述第一面,所述高分子薄膜层至少覆盖所述弯折区、所述第一平板区靠近所述弯折区一侧的边缘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平板区靠近所述弯折区一侧的边缘区域;第一光胶层,涂覆于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一平板区对应的表面上,所述第一光胶层的边缘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的边缘相连。

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柔性显示模组,通过在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区以及第一平板区和地热平板区直接贴附高分子薄膜层并形成柔性显示面板的保护层,以替代现有技术中采用点胶成型形成保护层的方式,并且,在完成高分子薄膜层的贴附之后,再喷涂第一光胶层,并使第一光胶层的边缘与高分子薄膜层的边缘相连,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虹吸效应导致保护层的起始位置偏高的问题。并且,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贴合工艺需在保护层与光胶层或偏光片之间预留的避让间隙,利用液态光学胶水材料的低粘自流动的特点可使第一光胶层与高分子薄膜层的边缘无缝连接,避免在高分子薄膜层与第一光胶层之间产生间隙,因此,可有效减小边框的宽度尺寸。

4、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柔性显示模组,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模组还包括:第二光胶层,设于所述第一光胶层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盖板,贴合于所述第二光胶层背离所述第一光胶层一侧的表面。

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胶层的厚度尺寸等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的厚度尺寸,所述第二光胶层靠近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的一端的边缘区域搭接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面。

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胶层的厚度尺寸大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的厚度尺寸,所述第一光胶层包括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所述第一涂层与所述第一平板区相连,所述第一涂层的厚度尺寸等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的厚度尺寸,且所述第一涂层的边缘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的边缘相连,所述第二涂层涂附于所述第一涂层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面,所述第二涂层靠近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的一端的边缘区域搭接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面。

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胶层的厚度尺寸小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的厚度尺寸,所述第二光胶层包括第三涂层和第四涂层,所述第三涂层与所述第一光胶层相连,所述第三涂层的边缘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相连,且所述第三涂层的厚度尺寸与所述第一光胶层的厚度尺寸之和等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的厚度尺寸,所述第四涂层涂附于所述第三涂层背离所述第一光胶层的一侧面,所述第四涂层靠近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的一端的边缘区域搭接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面。

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胶层的材质与所述第二光胶层的材质不同。

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模组还包括偏光片,所述偏光片设于所述第一光胶层和所述第二光胶层之间,所述偏光片相反的两侧表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光胶层和所述第二光胶层粘接。

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偏光片靠近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的一端的边缘区域搭接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面。

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光胶层包括相连的主体部和搭接部,所述主体部覆盖所述偏光片,所述搭接部与所述偏光片靠近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的一端的边缘相连,且所述搭接部搭接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面。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柔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提供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平板区、弯折区和第二平板区,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相反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位于所述第一平板区的部分为出光面;提供高分子薄膜层,将所述高分子薄膜层贴合于所述第一面,并至少覆盖所述弯折区、所述第一平板区靠近所述弯折区一侧的边缘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平板区靠近所述弯折区一侧的边缘区域;在位于所述第一平板区的所述第一面上喷涂第一光胶层,使所述第一光胶层的边缘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的边缘相连。

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位于所述第一平板区的所述第一面上喷涂第一光胶层的步骤包括:在位于所述第一平板区的所述第一面上喷涂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等厚的所述第一光胶层。

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喷涂所述第一光胶层的步骤之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

16、以喷涂或胶膜贴合的方式在所述第一光胶层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面设置第二光胶层,并使所述第二光胶层靠近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的一端的边缘区域搭接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面。

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喷涂所述第一光胶层的步骤之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提供偏光片,并将所述偏光片贴合于所述第一光胶层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面,且使所述偏光片靠近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的一端的边缘区域搭接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面;以喷涂或胶膜贴合的方式在所述偏光片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面设置第二光胶层。

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位于所述第一平板区的所述第一面上喷涂第一光胶层的步骤包括:在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一平板区对应的表面上喷涂所述第一光胶层,且所述第一光胶层的厚度尺寸小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的厚度尺寸;在喷涂所述第一光胶层的步骤之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光胶层和部分所述高分子薄膜层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胶层的厚度尺寸等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的厚度尺寸,所述第二光胶层靠近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的一端的边缘区域搭接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胶层的厚度尺寸大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的厚度尺寸,所述第一光胶层包括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所述第一涂层与所述第一平板区相连,所述第一涂层的厚度尺寸等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的厚度尺寸,且所述第一涂层的边缘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的边缘相连,所述第二涂层涂附于所述第一涂层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面,所述第二涂层靠近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的一端的边缘区域搭接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胶层的厚度尺寸小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的厚度尺寸,所述第二光胶层包括第三涂层和第四涂层,所述第三涂层与所述第一光胶层相连,所述第三涂层的边缘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相连,且所述第三涂层的厚度尺寸与所述第一光胶层的厚度尺寸之和等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的厚度尺寸,所述第四涂层涂附于所述第三涂层背离所述第一光胶层的一侧面,所述第四涂层靠近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的一端的边缘区域搭接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胶层的材质与所述第二光胶层的材质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还包括偏光片,所述偏光片设于所述第一光胶层和所述第二光胶层之间,所述偏光片相反的两侧表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光胶层和所述第二光胶层粘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片靠近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的一端的边缘区域搭接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胶层包括相连的主体部和搭接部,所述主体部覆盖所述偏光片,所述搭接部与所述偏光片靠近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的一端的边缘相连,且所述搭接部搭接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面。

10.一种柔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第一平板区的所述第一面上喷涂第一光胶层的步骤包括:在位于所述第一平板区的所述第一面上喷涂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等厚的所述第一光胶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喷涂所述第一光胶层的步骤之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喷涂所述第一光胶层的步骤之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第一平板区的所述第一面上喷涂第一光胶层的步骤包括:在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一平板区对应的表面上喷涂所述第一光胶层,且所述第一光胶层的厚度尺寸小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的厚度尺寸;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

1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胶层的厚度尺寸等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的厚度尺寸,所述第二光胶层靠近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的一端的边缘区域搭接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胶层的厚度尺寸大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的厚度尺寸,所述第一光胶层包括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所述第一涂层与所述第一平板区相连,所述第一涂层的厚度尺寸等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的厚度尺寸,且所述第一涂层的边缘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的边缘相连,所述第二涂层涂附于所述第一涂层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面,所述第二涂层靠近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的一端的边缘区域搭接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胶层的厚度尺寸小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的厚度尺寸,所述第二光胶层包括第三涂层和第四涂层,所述第三涂层与所述第一光胶层相连,所述第三涂层的边缘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相连,且所述第三涂层的厚度尺寸与所述第一光胶层的厚度尺寸之和等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的厚度尺寸,所述第四涂层涂附于所述第三涂层背离所述第一光胶层的一侧面,所述第四涂层靠近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的一端的边缘区域搭接于所述高分子薄膜层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胶层的材质与所述第二光胶层的材质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还包括偏光片,所述偏光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利汤强邓天军张程卿馨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