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载人潜水器专用限位式轻外壳及安装拆卸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载人潜水器专用限位式轻外壳及安装拆卸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5552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载人潜水器专用限位式轻外壳及安装拆卸方法,包括对称分布的坐底支架,单个坐底支架的内侧从一端至另一端间隔焊接有限位卡板,左右对应的其中一组或者多组限位卡板的上方横向安装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的两端头与坐底支架利用紧固件连接,固定支架与限位卡板之间形成间隙,轻外壳本体插入所述间隙中,并利用紧固件将固定支架与轻外壳本体锁紧,相邻的轻外壳本体的首尾端通过预制支架并利用螺栓连接;所述轻外壳本体的四周设置有加强凸台,并在加强凸台上开有固定用的螺栓孔位。可以在保证原功能的基础上,简化拆装难度,提高维护保障效率,降低船上维保人员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载人潜水器轻外壳,尤其是一种载人潜水器专用限位式轻外壳及安装拆卸方法


技术介绍

1、载人潜水器是指具有水下观察和作业能力的潜水装置。主要用来执行水下考察、海底勘探、海底开发和打捞、救生等任务,并可以作为潜水人员水下活动的作业基地。载人潜水器,特别是深海载人潜水器,是海洋开发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其水平可以体现出一个国家材料、控制、海洋学等领域的综合科技实力。它可以完成多种复杂任务,包括通过摄像、照相对海底资源进行勘查、执行水下设备定点布放、海底电缆和管道检测等。

2、载人潜水器能使人类亲临海底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取样、测绘、搜寻、打捞等作业,能在复杂海洋环境中进行精细海底作业。

3、轻外壳是载人潜水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构成潜水器的主要流线型,使潜水器具备良好的航行阻力,因此,轻外壳覆盖潜水器大部分外形。一般通过支架与潜水器本体连接。为减轻轻外壳重量,加快潜水器出水后内部海水的排出,潜水器底部轻外壳往往会开减轻孔,一旦潜水器出现坐底工况,海底的泥就会通过底部轻外壳减轻孔进入轻外壳中,这部分泥既会影响潜水器的均衡也不美观,所以待潜水器回收至母船后会对潜水器底部轻外壳进行拆卸和清洗,潜水器底部轻外壳往往延长度方向进行分块,所以横向固定螺栓会与两侧坐底支架形成夹角,不易进行拆装操作。

4、同时潜水器搭载的声学设备需要发射声波,因此其发射面处需要对轻外壳进行精准开孔,仅露出声学设备发射面,既保护设备又防止阻碍声波,因此设备维护时同样需要对轻外壳进行拆装。但为了确保轻外壳安装牢固,轻外壳需安装多跟横向支架,同时考虑到潜水器在母船上一般停放于输转小车上,而输转小车会在潜器下方的部分拉起横梁以保证强度,这将减少潜水器底部轻外壳拆装操作空间,增加螺栓拆装难度,进一步增添了潜水器底部轻外壳拆装维护的整体难度。

5、目前国内外无此类设备,需要对底部轻外壳进行拆装时需通过人工精细操作避开阻碍,操作复杂耗时较长,综上研发一种操作简单效果可靠的无支架限位式轻外壳十分必要,这将有效减重,降低潜水器底部结构复杂度,减小轻外壳的拆装难度,大大提高潜水器在母船上的维护保养效率。

6、适用于深海载人潜水器的无支架限位式轻外壳应具备以下特点:1、玻璃钢糊制成型,厚度不超过4mm,避免横向加筋,使轻外壳具备一定弹性;2、轻外壳四周采用加厚凸起加强结构,保证强度,减少支架的使用;3、在长度方向安装位置边缘焊接小尺寸挡板,启限位作用;4、宽度方向安装位置边缘采用预置支架采用螺栓连接加以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载人潜水器专用限位式轻外壳及安装拆卸方法,从而可以在保证原功能的基础上,简化拆装难度,提高维护保障效率,降低船上维保人员工作负担。

2、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载人潜水器专用限位式轻外壳,包括对称分布的坐底支架,单个坐底支架的内侧从一端至另一端间隔焊接有限位卡板,左右对应的其中一组或者多组限位卡板的上方横向安装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的两端头与坐底支架利用紧固件连接,固定支架与限位卡板之间形成间隙,轻外壳本体插入所述间隙中,并利用紧固件将固定支架与轻外壳本体锁紧,相邻的轻外壳本体的首尾端通过预制支架并利用螺栓连接;所述轻外壳本体的四周设置有加强凸台,并在加强凸台上开有固定用的螺栓孔位。

4、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5、所述轻外壳本体的厚度小于等于4mm。

6、所述轻外壳本体采用玻璃钢糊制。

7、所述轻外壳本体的表面开有多个螺栓孔。

8、所述限位卡板采用折弯结构。

9、所述限位卡板采用“7”字型结构。

10、所述固定支架呈长条形结构,固定支架的截面成“t”字型结构,固定支架整体与轻外壳本体的外形共形。

11、所述固定支架的中部焊接有连接架。

12、所述连接架采用折弯结构,连接架与主框架连接。

13、一种载人潜水器专用限位式轻外壳的安装拆卸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4、安装时:

15、首先,准备好各个限位卡板,将限位卡板均匀间隔焊接在坐底支架的内侧,然后在前后端位置间隔安装固定支架,同时,固定支架的端头利用螺栓与坐底支架锁紧;在限位卡板和固定支架之间的间隙中插入轻外壳本体,轻外壳本体推入至标准位置后,滑动调整前后位置孔位对准后,通过螺栓将固定支架与轻外壳本体固定;

16、拆卸时:

17、将轻外壳本体上的螺栓拆出,向潜水器艉部推动轻外壳本体,当轻外壳本体完全推出固定支架和限位卡板之间的间隙后,实现底部轻外壳拆除。

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9、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采用横向限位、纵向自相连搭配固定的模式,利用抽插的方式,实现一种新型的无额外支架轻外壳安装固定方式,解决了原底部轻外壳结构复杂拆装空间受限,维保操作复杂的问题,在不影响轻外壳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底部轻外壳的位置特点和本身特性,简化拆装操作流程和方法,有效降低拆装难度,提高维护保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人潜水器专用限位式轻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分布的坐底支架(5),单个坐底支架(5)的内侧从一端至另一端间隔焊接有限位卡板(2),左右对应的其中一组或者多组限位卡板(2)的上方横向安装有固定支架(3),固定支架(3)的两端头与坐底支架(5)利用紧固件连接,固定支架(3)与限位卡板(2)之间形成间隙,轻外壳本体(1)插入所述间隙中,并利用紧固件将固定支架(3)与轻外壳本体(1)锁紧,相邻的轻外壳本体(1)的首尾端通过预制支架并利用螺栓连接;所述轻外壳本体(1)的四周设置有加强凸台(4),并在加强凸台(4)上开有固定用的螺栓孔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人潜水器专用限位式轻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轻外壳本体(1)的厚度小于等于4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人潜水器专用限位式轻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轻外壳本体(1)采用玻璃钢糊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人潜水器专用限位式轻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轻外壳本体(1)的表面开有多个螺栓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人潜水器专用限位式轻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板(2)采用折弯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人潜水器专用限位式轻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板(2)采用“7”字型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人潜水器专用限位式轻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3)呈长条形结构,固定支架(3)的截面成“T”字型结构,固定支架(3)整体与轻外壳本体(1)的外形共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人潜水器专用限位式轻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3)的中部焊接有连接架(6)。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载人潜水器专用限位式轻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6)采用折弯结构,连接架(6)与主框架连接。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人潜水器专用限位式轻外壳的安装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人潜水器专用限位式轻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分布的坐底支架(5),单个坐底支架(5)的内侧从一端至另一端间隔焊接有限位卡板(2),左右对应的其中一组或者多组限位卡板(2)的上方横向安装有固定支架(3),固定支架(3)的两端头与坐底支架(5)利用紧固件连接,固定支架(3)与限位卡板(2)之间形成间隙,轻外壳本体(1)插入所述间隙中,并利用紧固件将固定支架(3)与轻外壳本体(1)锁紧,相邻的轻外壳本体(1)的首尾端通过预制支架并利用螺栓连接;所述轻外壳本体(1)的四周设置有加强凸台(4),并在加强凸台(4)上开有固定用的螺栓孔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人潜水器专用限位式轻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轻外壳本体(1)的厚度小于等于4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人潜水器专用限位式轻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轻外壳本体(1)采用玻璃钢糊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人潜水器专用限位式轻外壳,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升邢丹刘帅姜旭胤徐伟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