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适应各种地形的表面放射性监测仪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适应各种地形的表面放射性监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5421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表面α、β放射性监测领域,提供一种适应各种地形的表面放射性监测仪,包括步进电机、升降丝杆、避光密封橡胶套、探测单元、第一激光测距仪、第二激光测距仪,采用n*m个探测单元组成阵列,所述探测单元包括闪烁体承载体及导光筒,所述闪烁体承载体位于导光筒底部,用于安装闪烁体,导光筒内表面涂有漫反射材料,所述导光筒连接有导向杆与升降丝杆,步进电机带动升降丝杆旋转控制导光筒升降,导光筒与安装槽之间填充避光密封橡胶垫,避免外界干扰光进入,所述导光筒的前、后侧面分别设有第一激光测距仪、第二激光测距仪。本发明专利技术监测仪能够适应不同地貌的的表面放射性监测,且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表面α、β放射性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应各种地形的表面放射性监测仪


技术介绍

1、在测量表面α、β放射性污染时,由于α、β射线粒子在空气中的射程较短,需要拉近放射性表面与探测器之间距离,以获得足够的探测效率。

2、不同地形条件下,地表放射性的分布可能因地形的不规则性而出现显著的变化。国内外早期的放射性测量仪器主要采用固定的探测器配置,其固有的限制在于无法适应凹凸不平的不规则地形。大面积表面放射性污染监测仪在面对复杂地貌时,由于无法贴近地形表面,可能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这导致在复杂地貌条件下的测量结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地形变化较大的区域,这种情况在表面α、β放射性监测仪的实际应用中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挑战,需要一种能够贴近不平整地表的测量仪,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现有表面放射性污染监测仪成本较低,但其功能实用性非常有限,如:1.测量速度慢;2.只能测量较为平整的表面,在面对凹凸不平的表面时,探测器因无法贴近待测表面而无法接收到α、β射线粒子,测量结果无法反应表面放射性污染的真实情况。这对不利于排查潜在核辐射危害,不利于核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适应各种地形的表面放射性监测仪,系统采用n*m个闪烁体探测单元阵列,并通过独立控制探测单元的升降来贴近不规则地面,以实现高精度的地表放射性测量。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适应不同地貌的表面放射性污染监测仪。p>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

3、一种适应各种地形的表面放射性监测仪,包括步进电机、升降丝杆、避光密封橡胶套、探测单元、第一激光测距仪、第二激光测距仪,采用n*m个探测单元组成阵列,所述探测单元包括闪烁体承载体及导光筒,所述闪烁体承载体位于导光筒底部,用于安装闪烁体,导光筒内表面涂有漫反射材料,所述导光筒连接有导向杆与升降丝杆,步进电机带动升降丝杆旋转控制导光筒升降,导光筒与安装槽之间填充避光密封橡胶垫,避免外界干扰光进入,所述导光筒的前、后侧面分别设有第一激光测距仪、第二激光测距仪。

4、闪烁体经α、β射线粒子激发后产生荧光,荧光经导光筒疏导进入菲尼尔透镜,菲尼尔透镜将入射的荧光汇聚至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的感光窗口位于菲尼尔透镜的焦点处,光电倍增管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输给后端电信号处理模块,处理该信号得到被测区域的放射性污染情况。

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探测单元的升降控制算法如下:

6、设备在平面上执行探测任务时,第一激光测距仪光路的长度为:c0,第二激光测距仪光路的长度为:e0;

7、(1)通过凸面时的升降控制方法如下:

8、当c<c0或e<e0时,对应探测单元升高;当c>c0且e≥e0时,对应探测单元降低,当c=c0且e≥e0时,对应探测单元高度保持不变;

9、其中,第二激光测距仪光路垂直向下,第一激光测距仪光路与垂直方向的最小夹角θ如下:

10、设探测单元需要跨过的障碍高度为h0,探测单元水平方向前进速度为v1,丝杆控制探测单元垂直方向上升速度为v2,第一激光测距仪光路与垂直方向的最小夹角θ为:arctan(h0*v1/(v2*e0));

11、(2)通过凹面时的升降控制方法如下:

12、当c>c0且e≥e0时,对应探测单元降低;当c=c0且e≥e0时,对应探测单元高度保持不变;当c<c0或e<e0时,对应探测单元升高。

1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采用n*m个闪烁体探测单元的紧密阵列,形成一个灵活的探测器系统。每个探测单元均具备高度敏感的辐射检测能力,能够有效捕捉地表放射性的辐射粒子。

15、2.每个闪烁体探测单元均配备升降机制,使其能够在实时测量过程中根据实际地形进行灵活调整升降高度。这一升降机制能够使探测单元贴近地形表面,最大程度地减小地形引起的测量误差,从而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16、3.地貌侦查系统能够实时感知地形变化并控制升降机制的运动,以保持探测器在最佳测量位置。控制系统还可根据地形的实时情况,调整探测单元阵列的整体布局,以适应不同地貌条件下的测量需求。

17、4.配备先进的实时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能够即时获取并处理每个探测单元阵列的放射性数据。通过高效的数据传输和处理算法,确保在复杂地形条件下也能获得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18、5.配备高效节能的电源系统和可靠的通信模块,确保测量仪在不同地貌条件下能够长时间运行,并能够实现与监测站或数据中心的及时通信。

19、综上,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在不平整地形表面的放射性测量中的重大突破,具备了高适应性、高灵敏性和高精度的特点,为地表放射性污染监测领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测量工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应各种地形的表面放射性监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步进电机、升降丝杆、避光密封橡胶套、探测单元、第一激光测距仪、第二激光测距仪,采用n*m个探测单元组成阵列,所述探测单元包括闪烁体承载体及导光筒,所述闪烁体承载体位于导光筒底部,用于安装闪烁体,导光筒内表面涂有漫反射材料,所述导光筒连接有导向杆与升降丝杆,步进电机带动升降丝杆旋转控制导光筒升降,导光筒与安装槽之间填充避光密封橡胶垫,避免外界干扰光进入,所述导光筒的前、后侧面分别设有第一激光测距仪、第二激光测距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各种地形的表面放射性监测仪,其特征在于:闪烁体经α、β射线粒子激发后产生荧光,荧光经导光筒疏导进入菲尼尔透镜,菲尼尔透镜将入射的荧光汇聚至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的感光窗口位于菲尼尔透镜的焦点处,光电倍增管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输给后端电信号处理模块,处理该信号得到被测区域的放射性污染情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各种地形的表面放射性监测仪,其特征在于:闪烁体经α、β射线粒子激发后产生荧光,荧光经聚光镜汇聚至光纤中,每根光纤将收集到的荧光传输至光电倍增管。</p>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各种地形的表面放射性监测仪,其特征在于:闪烁体经α、β射线粒子激发后产生荧光,使用26SiPMT及前置放大电路将闪烁体发出的荧光就地转换成电信号,再将电信号传输至电信号处理模块进行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各种地形的表面放射性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单元的升降控制算法如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各种地形的表面放射性监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步进电机、升降丝杆、避光密封橡胶套、探测单元、第一激光测距仪、第二激光测距仪,采用n*m个探测单元组成阵列,所述探测单元包括闪烁体承载体及导光筒,所述闪烁体承载体位于导光筒底部,用于安装闪烁体,导光筒内表面涂有漫反射材料,所述导光筒连接有导向杆与升降丝杆,步进电机带动升降丝杆旋转控制导光筒升降,导光筒与安装槽之间填充避光密封橡胶垫,避免外界干扰光进入,所述导光筒的前、后侧面分别设有第一激光测距仪、第二激光测距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各种地形的表面放射性监测仪,其特征在于:闪烁体经α、β射线粒子激发后产生荧光,荧光经导光筒疏导进入菲尼尔透镜,菲尼尔透镜将入射的荧光汇聚至光电倍增管,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蔺常勇任才王虎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