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混凝剂投加模型构建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混凝剂投加模型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5307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混凝剂投加模型构建方法,选取多个类型的影响混凝剂投加量的混凝影响因子作为自变量,混凝剂投加量作为因变量,构建混凝剂投加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灵活性差、准确性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具体是一种混凝剂投加模型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1、

2、在水处理工艺中,混凝效果的好坏会直接对自来水生产全过程产生巨大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混凝效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处理工艺、原水浊度、ph值、温度、制水量、氨氮、需氯量、配水方式、混凝剂种类、加药地点、混合方式、混凝剂浓度、投加量等。对于日常生产而言,在水厂稳定运行的前提下,一般通过调节加药量来实现混凝效果的调整。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混凝剂加药量需调控在最佳波动范围内,加药量太少则混凝效果不好,水中胶体未完全脱稳,水质得不到保证;加药量太多则会发生再稳现象,不仅出水效果变差,而且浪费混凝剂。准确控制混凝剂投加量可以有效减轻过滤、消毒设备负担,提高出水质量,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探索混凝剂加药量的最佳值在水厂投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在原水参数不同的情况下,如何准确控制混凝剂投加量是自来水生产领域的关注焦点。

3、然而,混凝剂自动化投加在我国水厂中的应用仍处于初步阶段。此外,影响混凝剂投加的因素有很多,如原水浊度、水温、ph值、碱度、氨氮、需氯量、制水量等。因此,亟需建立稳定、可靠并且能实现多因素综合考虑的混凝剂投加系统。

4、数学模型法是以原水参数,如浊度、ph值、水温、碱度、需氯量、氨氮、制水量等为自变量,建立其与混凝剂投加量(因变量)之间的相关函数从而实现合理投药量确定的方法。常用的数学模型有多元线性、幂模式或浊度幂模式等形式,其中以多元线性模型居多。在水处理中,采用前馈和后馈相结合的控制模式。前馈数学模型应选择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参数作为变量,例如原水浊度、ph、水温、碱度、氨氮、需氯量、制水量等。前馈控制确定一个给出量,然后以沉淀池、滤池出水浊度作为后馈信号来调节前馈给出量。由前馈给出量和后馈调节量就可获得合适的剂量。

5、综上所述,混凝剂投加数学模型的建立是实现水厂混凝剂投加自动化控制的关键。然而,数学模型法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依然存在巨大阻力,其原因主要包括:1.混凝过程影响因素众多,准确建模困难;2.建立数学模型,需要长期大量的准确历史数据的统计;3.所得数学模型往往只适用于单一生产模式,模型灵活性差,难以适应生产控制目标调整等变化,不具普遍性、兼容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剂投加模型构建方法,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灵活性差、准确性差等问题。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混凝剂投加模型构建方法,选取多个类型的影响混凝剂投加量的混凝影响因子作为自变量,混凝剂投加量作为因变量,构建混凝剂投加模型。

4、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影响混凝剂投加量的混凝影响因子的类型至少包括原水浊度,还包括以下类型的一种或多种:水温、氨氮量、需氯量、ph值、碱度、制水量。

5、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原水浊度的范围为(0,500ntu]。

6、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将原水浊度的范围划分为多个区间,形成多段式混凝剂投加模型。

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将原水浊度的范围划分为四个区间,分别为:(0、50ntu]、(50、100ntu]、(100、150ntu]、(150、500ntu]。

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将混凝剂投加模型的数学表达式通过加或减常数偏移量的方式划分为多种模式。

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将混凝剂投加模型的数学表达式通过加或减常数偏移量的方式划分为三种模式,分别为:

10、经济模式:在保证生产安全的前提下,以生产成本为重点考虑因素;

11、谨慎模式:在固定原水浊度的条件下,计算出的混凝剂投加量位于历史实际混凝剂投加量的中点,同时考虑水质安全和生产成本两方面;

12、安全模式:以水质安全为最重要考虑因素。

13、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混凝剂为聚氯化铝。

14、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采用spss模拟软件基于收集整理的历史生产数据模拟构建混凝剂投加模型。

15、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收集整理的历史生产数据为≥五年的生产数据。

16、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针对数学模型法在生产上推广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目前水厂在数学模型建立方面遇到的瓶颈,本专利技术对某自来水厂2003年-2022年20年历史数据进行了充分的统计,并剔除了异常历史数据,将某自来水厂20年生产数据进行整理汇总,作为数学模型建立的样本数据,并选取原水温度、浊度、ph值、碱度、需氯量、氨氮、制水量7个参数作为控制指标,利用专业数据分析软件(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水厂投药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数学模型,找到了一种实现混凝剂自动化投加灵活性差、准确性差等问题的有效方法,为水厂投药的自动化控制奠定了基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剂投加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多个类型的影响混凝剂投加量的混凝影响因子作为自变量,混凝剂投加量作为因变量,构建混凝剂投加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剂投加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影响混凝剂投加量的混凝影响因子的类型至少包括原水浊度,还包括以下类型的一种或多种:水温、氨氮量、需氯量、pH值、碱度、制水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剂投加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水浊度的范围为(0,500NTU]。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剂投加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原水浊度的范围划分为多个区间,形成多段式混凝剂投加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剂投加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原水浊度的范围划分为四个区间,分别为:(0、50NTU]、(50、100NTU]、(100、150NTU]、(150、500NTU]。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剂投加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混凝剂投加模型的数学表达式通过加或减常数偏移量的方式划分为多种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混凝剂投加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混凝剂投加模型的数学表达式通过加或减常数偏移量的方式划分为三种模式,分别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剂投加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凝剂为聚氯化铝。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混凝剂投加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SPSS模拟软件基于收集整理的历史生产数据模拟构建混凝剂投加模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混凝剂投加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收集整理的历史生产数据为≥五年的生产数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剂投加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多个类型的影响混凝剂投加量的混凝影响因子作为自变量,混凝剂投加量作为因变量,构建混凝剂投加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剂投加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影响混凝剂投加量的混凝影响因子的类型至少包括原水浊度,还包括以下类型的一种或多种:水温、氨氮量、需氯量、ph值、碱度、制水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剂投加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水浊度的范围为(0,500ntu]。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剂投加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原水浊度的范围划分为多个区间,形成多段式混凝剂投加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剂投加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原水浊度的范围划分为四个区间,分别为:(0、50ntu]、(5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雨霁田茹熊远辉雷济民杜济伶梁荣春程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