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具体为一种用于智慧园区的多功能安防巡检机器人。
技术介绍
1、随着智慧化、信息化的普及,园区管理也从传统的人工巡逻转向了智能化巡检,为了提高园区安全,提高巡检效率和减轻巡检人员的工作强度,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安防巡检机器人对园区进行巡检。
2、巡检机器人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做到实时检测环境、图像分析、人脸识别、智能导航、语音识别等功能,在巡检过程中,机器人可以通过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等设备积累数据,对设备进行功耗和温度等检测,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了人力维护的费用,此外,机器人还可以通过语音交互、智能语音识别等技术,与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方便人员查看与机器人进行的实时巡检记录,及时掌握园区安全状况。
3、多功能安防巡检机器人还具备以下特点:1.多样化的安防功能:机器人内置了高清摄像头、红外传感器、烟雾报警器等多种安防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园区内的异常情况,并发出警报,同时,机器人还支持视频分析和图像识别技术,能够准确识别出人员、车辆、物体等,帮助园区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智慧园区的多功能安防巡检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装配在所述机器人本体(1)外侧的镜头(100)、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1)内侧的传送带(11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10)侧部活动设置有卡接组件(120),所述卡接组件(120)外侧设置有壳体(130),所述壳体(130)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1)外侧,所述壳体(130)内部转动设置有凸轮(140),所述壳体(130)内部安装有螺纹杆(150),所述螺纹杆(150)中部套设有圆片(160),所述螺纹杆(150)端部螺纹连接有与所述圆片(160)滑动贴合的转盘(170),所述凸轮(14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慧园区的多功能安防巡检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装配在所述机器人本体(1)外侧的镜头(100)、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1)内侧的传送带(11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10)侧部活动设置有卡接组件(120),所述卡接组件(120)外侧设置有壳体(130),所述壳体(130)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1)外侧,所述壳体(130)内部转动设置有凸轮(140),所述壳体(130)内部安装有螺纹杆(150),所述螺纹杆(150)中部套设有圆片(160),所述螺纹杆(150)端部螺纹连接有与所述圆片(160)滑动贴合的转盘(170),所述凸轮(140)的短直径端靠近所述圆片(160),所述转盘(170)外侧安装有连接板(180),所述连接板(180)外侧弹性连接有清洗板(190),所述清洗板(190)侧部连接有清理片(200),所述清洗板(190)与所述连接板(180)之间安装有伸缩管(210),所述伸缩管(210)用于输送镜头清洗液,所述伸缩管(210)内侧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伸缩管(210)的封堵块(220),所述清洗板(190)内侧设置有用于打开封堵块(220)的顶针(2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慧园区的多功能安防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内侧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主动辊(111)和从动辊(112),所述机器人本体(1)内部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辊(111)的电机(113),所述电机(113)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辊(111)连接,所述传送带(110)套设在所述主动辊(111)和所述从动辊(112)侧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慧园区的多功能安防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120)包括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传送带(110)两侧的套筒(121)、滑动插设在所述套筒(121)内侧的插筒(122)、滚动插接在所述插筒(122)端部的滚球(123)、共同插设在所述套筒(121)和所述插筒(122)内侧的第一弹簧(124)、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套筒(121)外侧的连接架(125)、以及对称开设在所述传送带(110)两侧的卡槽(126),所述滚球(123)分别位于所述卡槽(126)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智慧园区的多功能安防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125)上侧安装有第一支撑杆(131),所述第一支撑杆(131)外侧安装有第一限位块(132),所述第一限位块(132)设置为“l”型,所述第一限位块(132)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132)分别对称的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杆(131)的两侧,所述机器人本体(1)内侧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块(132)滑动配合的槽体,所述第一限位块(132)分别滑动插接在所述机器人本体(1)内侧的槽体中,所述第一支撑杆(131)滑动插接在所述机器人本体(1)侧部,所述壳体(130)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31)的顶部连接,且所述壳体(130)的中心线与所述镜头(100)的中心线重合,所述机器人本体(1)内侧设置有阻拦条(133),所述壳体(130)与所述阻拦条(133)分别设置在所述传送带(11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杨,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泰洪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