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栓皮栎幼苗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栓皮栎幼苗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5033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栓皮栎幼苗培育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栓皮栎幼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称取丛枝菌根真菌样品20g;对丛枝菌根真菌样品进行菌剂扩繁培养,备用;配制培养基质,称取丛枝菌根真菌菌剂20g,均匀撒入灭菌后的培养基质的孔洞内部;将培育至4个月的栓皮栎幼苗移栽;每隔2天浇灌1次水,培养42天后检测侵染情况。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促进栓皮栎幼苗生长发育的办法,即通过用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栓皮栎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栓皮栎优质壮苗人工繁育难的问题。通过对丛枝菌根真菌进行菌剂扩繁,提高丛枝菌根真菌孢子及菌丝质量,以满足后续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栓皮栎菌量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栓皮栎幼苗培育,尤其是一种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栓皮栎幼苗的方法


技术介绍

1、栓皮栎是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在传统的培育栓皮栎幼苗的过程中通常包括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管理、病虫害防治、移栽、后期管理等工艺步骤。

2、例如,在专利公开号为 cn111386952a的专利文献中就公开了一种栓皮栎菌根化苗木的培育方法,其主要步骤包括育苗:于3-4月将筛选消毒后的栓皮栎种子播入已消毒的育苗基质中,培育20-40天,得到栓皮栎幼苗;施肥:将所得栓皮栎幼苗栽种于杀菌后的培养基质中,待栓皮栎幼苗的主根系长8-10cm,侧根发达后,将生物菌肥施于栓皮栎幼苗根系附近;所述生物菌肥为马勃子实体经分离、纯化、培养得到的生物活性菌肥;苗木管理:定期浇水除草,保持培养基质含水量30%-45%,培养温室温度保持在25℃-28℃,空气相对湿度60%-70%,空气流通,施肥后3-5个月,选择菌根发育良好的栓皮栎苗木进行大田定植。

3、通过上述的育苗方法可以看出,在现有技术中主要是增加了苗木根系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效解决栓皮栎幼苗根系不发达的问题。但是,在上述栓皮栎幼苗培育技术培育的过程中主要依靠生物活性菌肥实现对根系的培养,其整个培育周期内达到的整体培育的效果相对较差。

4、为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育苗菌群共生的新培育方法,用以更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栓皮栎幼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s1:称取丛枝菌根真菌样品20g;然后配制基质并将其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后作为扩繁基质;对丛枝菌根真菌样品进行菌剂扩繁培养,扩繁培养3个月后,收获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备用;

3、s2:配制培养基质,然后高温高压灭菌(121℃,30min);将处理后的培养基质分装到无纺布育苗容器中并至其容积的2/3处;在培养基质的中间挖取一个孔洞,称取丛枝菌根真菌菌剂20g,均匀撒入灭菌后的培养基质的孔洞内部;

4、s3:将培育至4个月的栓皮栎幼苗移栽到无纺布育苗容器内部的铺有丛枝菌根真菌菌剂的灭菌后的培养基质的孔洞内,然后再额外倒入灭菌后的培养基质将栓皮栎根部覆盖;

5、s4:每隔2天浇灌1次水,培养42天后检测侵染情况。

6、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扩繁基质包括如下体积比的组分:草炭土1份、蛭石1份、珍珠岩1份、河沙2份;步骤s1中的高温高压灭菌过程中控制温度为121℃、灭菌时长为30min。

7、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培养基质包括如下体积比的组分:草炭土1份:蛭石1份:软木粉1份:珍珠岩2份;步骤s2中的高温高压灭菌过程中控制温度为121℃、灭菌时长为30min。

8、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孔洞的直径尺寸控制在6cm-8cm之间。

9、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丛枝菌根真菌样品为rhizophagusintraradices;该丛枝菌根真菌菌种样品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丛枝菌根真菌种质资源库提供。

10、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步骤s1中丛枝菌根真菌进行扩繁培养的具体步骤为:

11、将灭菌后的扩繁基质铺设放置于塑料盆内并铺设至其高度的的2/3处,称取上述rhizophagus intraradices样品20g,将其均匀平铺在扩繁基质表面形成薄层,然后额外再覆灭菌后的扩繁基质,覆盖厚度为2 cm;浇水,播种鼎誉抗四高粱种子30粒/盆,覆盖0.5 cm后的灭菌基质培养;

12、配制霍格兰营养液,定期浇营养液,每盆每次浇注量80 ml,初期每隔三天浇一次,后期每隔一周浇一次;

13、培养3个月后,打孔检查孢子数量,检测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情况。

14、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步骤s1中收获丛枝菌根真菌菌剂的具体步骤为:

15、剪去扩繁培养的塑料盆内的高粱植株地上部分茎叶,收获盆中所有培养物(包括植物根系、菌丝、孢子和基质);

16、先用70% 酒精将操作桌面擦拭消毒,然后在桌面覆盖干净的纸,将盆中培养物倒在纸上,用消毒的剪刀剪碎;

17、用两张纸卷起剪碎的上述培养物并形成纸筒状,纸筒的一端插入预先准备的密封袋,轻轻取出纸,封上密封袋,然后在其外面套一个相同的密封袋,放温度为4℃ 冰箱中保藏。

18、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步骤s3中栓皮栎幼苗培育的步骤为:

19、按照体积比为:草炭土1份:蛭石1份:软木粉1份:珍珠岩2份的配比配制基质,经过高温高压灭菌(121℃、30min)后作为培养基质;

20、将栓皮栎种子依次用2% 的次氯酸钠消毒10min、70% 酒精消毒1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遍,使用湿润河沙混合种子催芽;

21、种子萌发后,掐掉种子根尖端,将种子播种在高温高压灭菌后的育苗基质中,每隔2天浇水一次,培养3个月,后期用于丛枝菌根真菌侵染。

22、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其中,鼎誉抗四高粱种子的被筛选的方法为:

23、选取鼎誉抗四、扫帚高粱、甜杆高粱、糯优1号四种高粱种子,各3个重复,每个20粒,在培养皿上铺棉花,加入适当水,使其湿润,以塑料薄膜封口,扎几个小孔;

24、将培养皿放置在22 ℃环境中培养,三天后统计发芽率,选取发芽率最高的高粱品种(鼎誉抗四)用于扩繁培养。

25、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其中,霍格兰培养液的配制方法为:

26、第1步:分别配制kh2po4(136g/l)、kno3(101g/l)、ca (no3)2(236g/l)、mgso4(246.5g/l)、h3bo3(2.86g/l)、mncl2·4h2o(1.81g/l)、znso4·7h2o(0.22g/l)、cuso4·5h2o(0.08g/l)、edta(7.45g/l)、feso4·7h2o(5.57g/l)母液;

27、第2步:分别吸取kh2po4(1ml)、kno3(5ml)、ca (no3)2(5ml)、mgso4(2ml)、h3bo3(1ml)、mncl2·4h2o(1ml)、znso4·7h2o(1ml)、cuso4·5h2o(1ml)、edta(1ml)、feso4·7h2o(1ml)母液,定容至1l。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29、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促进栓皮栎幼苗生长发育的办法,即通过用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栓皮栎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栓皮栎优质壮苗人工繁育难的问题。

30、2、通过使用专门配制的培养基质以及无纺布基质袋,保证栓皮栎幼苗生长所需的营养以及根部的透气性,通过称取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均匀撒入培养基质,以增加栓皮栎幼苗根部与rhizophagus in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栓皮栎幼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栓皮栎幼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繁基质包括如下体积比的组分:草炭土1份、蛭石1份、珍珠岩1份、河沙2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栓皮栎幼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质包括如下体积比的组分:草炭土1份:蛭石1份:软木粉1份:珍珠岩2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栓皮栎幼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的直径尺寸控制在6cm-8c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栓皮栎幼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丛枝菌根真菌样品为Rhizophagus intraradices;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栓皮栎幼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丛枝菌根真菌进行扩繁培养的具体步骤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栓皮栎幼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栓皮栎幼苗培育的步骤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栓皮栎幼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栓皮栎幼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栓皮栎幼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繁基质包括如下体积比的组分:草炭土1份、蛭石1份、珍珠岩1份、河沙2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栓皮栎幼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质包括如下体积比的组分:草炭土1份:蛭石1份:软木粉1份:珍珠岩2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栓皮栎幼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的直径尺寸控制在6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晶刘宝宣车钰莹孔勇郭文霞张淑彬刘建斌丁建莉赵晓斌宋尚文刘苗杜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栓皮栎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