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4984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技术领域。所述聚氨酯弹性体包括A、B、C三组原料,所述A组份为聚氨酯预聚体,所述B组份为氟化氧化石墨烯和端氨基聚醚共混物,所述C组份为骨料;所述A、B、C三组原料的质量比为70‑100:10‑20:10‑30。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对氟苯胺改性的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为原材料,氟元素具备优异的机械性能、较低的表面能、良好的热稳定性,氧化石墨烯具有紫外线阻隔、自由基清除和阻隔环境因子的能力;两种物质的加入不仅可以提高聚氨酯材料使用寿命期间的室外稳定性和耐腐蚀性,而且可以直接参与反应,均匀分散在基体中构建聚氨酯网络结构,赋予聚氨酯材料较好的韧性和耐候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具体涉及一种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无缝伸缩缝材料主要份为沥青弹性体和聚氨酯弹性体两大类,目前沥青弹性体存在使用寿命较低,高温低温环境下容易出现车辙、开裂、脱落的弊端。另一类聚氨酯弹性体具有养护时间短、拉伸强度高、韧性好、保水性好、路面附着力强等优点,基于此特点聚氨酯弹性体被广泛使用,但是聚氨酯弹性体也有一些弊端,比如受到阳光照射、温度变化、风吹雨淋等外界条件的影响后,容易出现开裂和强度下降等病害,这些弊端严重影响了聚氨酯弹性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目前的聚氨酯弹性体易开裂、强度下降等危害。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氨酯弹性体,所述聚氨酯弹性体包括a、b、c三组原料,所述a组份为聚氨酯预聚体,所述b组份为氟化氧化石墨烯和端氨基聚醚共混物,所述c组份为骨料;所述a、b、c三组原料的质量比为70-100:10-20:10-30。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氨酯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弹性体包括A、B、C三组原料,所述A组份为聚氨酯预聚体,所述B组份为氟化氧化石墨烯和端氨基聚醚共混物,所述C组份为骨料;所述A、B、C三组原料的质量比为70-100:10-20:10-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份的聚氨酯预聚体由聚酯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组成;所述聚酯多元醇为聚己二酸乙二醇酯、聚己内酯多元醇、聚碳酸酯二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多异氰酸酯为环己烷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6X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中的至少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弹性体包括a、b、c三组原料,所述a组份为聚氨酯预聚体,所述b组份为氟化氧化石墨烯和端氨基聚醚共混物,所述c组份为骨料;所述a、b、c三组原料的质量比为70-100:10-20:10-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份的聚氨酯预聚体由聚酯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组成;所述聚酯多元醇为聚己二酸乙二醇酯、聚己内酯多元醇、聚碳酸酯二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多异氰酸酯为环己烷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6x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b组份的氟化氧化石墨烯和端氨基聚醚共混物包括端氨基聚醚、氟化物、氧化石墨烯、增塑剂、扩链剂、消泡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氨基聚醚为聚天门冬氨酸酯、端氨基苯基聚丙二醇、amd-2000端氨基聚醚、zd-123端氨基聚醚中的至少一种;氧化石墨烯的直径0.5-5μm,纯度≥97wt%;氟化物为对氟苯胺、4-三氟甲基苯胺、3-氟苯胺中的至少一种;增塑剂为二价酸酯(dbe)、磷酸三乙酯(te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中的至少一种;扩链剂为联苯胺、1,4丁二胺、3,5-二氨基对氯苯甲酸异丁酯,二乙基甲苯二胺、3,5-二甲硫基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民刘攀王斌斌徐建晖董值槐范刚源李媛媛龚娅李凯万佳鑫全弘彬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智翔铺道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