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茶几底座的生产工艺及其制得的茶几底座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茶几底座的生产工艺及其制得的茶几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4966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几底座的生产工艺及其制得的茶几底座,涉及茶几底座生产领域。茶几底座的生产工艺包括:S1、在中纤板上沿中纤板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开设凹槽,中纤板的厚度为0.8‑1.0cm,凹槽的深度为中纤板厚度的65‑75%,相邻两凹槽之间的凸起部为凸沿,相邻两凸沿之间的间距为12‑15mm,凸沿的宽度与相邻两凸沿之间间距的比值为1.1‑1.2;S2、将凸沿的棱角精切为倒圆角;S3、对S2得到的板材进行弯折、对接、粘合,得到茶几底座坯体;S4、对茶几底座坯体的表面进行打磨,然后喷涂漆料、固化,得到茶几底座。本申请通过控制凹槽的深度、相邻两凸沿之间的间距以及凸沿与相邻两凸沿之间间距的比值,能够改善中纤板的弯折性,可将茶几底座的成材率提高到99%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几底座生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茶几底座的生产工艺及其制得的茶几底座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茶几不仅追求质量和实用性,也追求茶几的设计感。目前,我司推出了一款新型茶几底座,如图1-2,包括环形底座本体和沿环形底座本体周侧均匀设置的多个凸沿,相邻两个凸沿之间形成的区域为凹槽。其中,凸沿的边角处通过倒圆角圆滑过渡,整个茶几底座做喷漆处理,以提高茶几底座的整体美观性。通过多个凸沿的设置,增加茶几底座的线条感,有利于提升茶几底座的设计感。

2、在生产上述茶几底座时,通常以矩形的中纤板作为基材,首先沿中纤板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开设凹槽,相邻两个凹槽之间的凸起部为凸沿,然后对凸沿的棱角进行切割,使凸沿的边角变为倒圆脚,接着弯曲中纤板使中纤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对接、粘合,即可生产出上述茶几底座。

3、但是,在生产上述茶几底座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在弯曲中纤板使中纤板两端对接、粘合的过程中,容易发生中纤板断裂的问题,大大降低了茶几底座的成材率,另外,中纤板两端的连接处存在明显的分割线,影响茶几底座的整体美观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茶几底座的生产工艺及其制得的茶几底座,旨在改善相关技术中茶几底座成材率低以及茶几底座存在明显分割线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茶几底座的生产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茶几底座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s1、采用数控开槽机在中纤板上沿所述中纤板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开设凹槽,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中纤板的宽度方向一致,且所述中纤板的厚度为0.8-1.0cm,所述凹槽的深度为所述中纤板厚度的65-75%,相邻两所述凹槽之间的凸起部为凸沿,相邻两所述凸沿之间的间距为12-15mm,所述凸沿的宽度与相邻两所述凸沿之间间距的比值为1.1-1.2;

5、s2、采用数控开槽机沿所述凸沿的长度方向对所述凸沿的棱角进行精切,使所述凸沿的棱角变为倒圆角;

6、s3、对s2得到的板材进行弯折,使板材长度方向的两端对接、粘合,得到茶几底座坯体;

7、s4、对所述茶几底座坯体的表面进行打磨,然后喷涂漆料、固化,得到茶几底座。

8、本申请中,中纤板的长度根据茶几底座所需的大小进行选择,常见的为155-165cm,通过控制凹槽的深度、相邻两凸沿之间的间距以及凸沿与相邻两凸沿之间间距的比值,能够改善中纤板的弯折性,降低中纤板弯折容易断裂的问题,可将茶几底座的成材率提高到99%以上。另外,本申请将板材将弯折对接粘合后再进行喷涂漆料,能够将茶几底座连接处的分割线掩盖,有利于提升茶几底座的外观效果。

9、可选的,s4步骤中,对所述茶几底座坯体的表面进行打磨时,控制所述茶几底座坯体的表面粗糙度为60-80μm。

10、为了进一步提高茶几底座表面的光滑效果,并改善茶几底座表面漆层的附着稳定性,本申请对茶几底座坯体的表面进行打磨后再进行喷漆处理,其中,茶几底座坯体的表面粗糙度控制在60-80μm,该粗糙度大小适中,既能够确保漆层的光滑平整度,还能够提高漆层与茶几底座坯体的附着牢度。

11、可选的,s4步骤中,喷涂漆料时,采用改性聚氨酯乳液漆料进行喷涂,所述改性聚氨酯乳液漆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12、带有环氧基的聚丙烯酸酯乳液:150-250份;

13、聚氨酯乳液:750-850份;

14、颜料:80-120份;

15、溶剂:400-500份;

16、所述带有环氧基的聚丙烯酸酯乳液由35-42重量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12-18重量份伯羟基丙烯酸酯单体、4.5-5.5重量份苯乙烯、13.8-15.6重量份端乙烯基端环氧基硅油经共聚得到;所述聚氨酯乳液由75-85重量份聚合二元醇与35-40重量份二异氰酸酯经聚合制得。

17、本申请中,由于茶几底座存在较多的曲面,要获得光滑平整的漆层表面时,需要流动性、润湿性与柔韧性均较好的漆料,同时,漆层还需要兼具耐磨性,以防茶几安装或运输过程中漆膜遭受磨损。为此,专利技术人通过多次研究发现,漆料采用由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伯羟基丙烯酸酯单体、苯乙烯以及端乙烯基端环氧基硅油共聚得到的带有环氧基的聚丙烯酸酯乳液对聚氨酯乳液改性制得的改性聚氨酯乳液漆料时,所得的漆层不仅具有较好的哑光效果,而且具有较好的润湿性、流动性、柔韧性以及耐磨性,尤其适用于本申请的茶几底座,能够在不添加流平剂的前提下获得附着牢度高、平整度高、连续性好且光滑无开裂、耐磨、耐溶剂的漆膜。

18、可选的,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单体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伯羟基丙烯酸酯单体采用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19、本申请中,甲基丙烯酸酯单体能够提高漆膜的耐溶剂性,同时通过适量端乙烯基端环氧基硅油的配合,有利于适度改善聚丙烯酸酯的耐磨性,不会造成漆膜柔韧性的剧烈下降。伯羟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引入,能够提高带有环氧基的聚丙烯酸酯乳液与聚氨酯乳液之间的结合稳定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漆膜的耐溶剂性。

20、可选的,所述端乙烯基端环氧基硅油由双端氢硅油的一个端氢键与烯丙基缩水甘油醚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另一个端氢键与双端乙烯基硅油的其中一个乙烯键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得到。

21、本申请中,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相比,端乙烯基端环氧基硅油中含有柔性好的硅氧烷链段,通过端乙烯基端环氧基硅油往聚丙烯酸酯中引入环氧基,与直接通过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往聚丙烯酸酯中引入环氧基相比,以端乙烯基端环氧基硅油往聚丙烯酸酯中引入环氧基有利于适度改善聚丙烯酸酯的耐磨性,不会造成漆膜柔韧性的剧烈下降。

22、可选的,所述双乙烯基封端硅油的粘度为400-550cs,所述双乙烯基封端硅油采用双乙烯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双乙烯基封端聚二乙基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

23、本申请中,双乙烯基封端硅油的粘度在400-550cs有利于获得流动性好的漆料,对改善漆膜的成膜性有促进作用。

24、可选的,所述双端氢硅油的粘度为90-150cs,所述双端氢硅油采用双端氢聚二甲基氧烷、双端氢聚二乙基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

25、本申请中,双端氢硅油的粘度为90-150cs有利于获得流动性好的漆料,对改善漆膜的成膜性有促进作用。

26、可选的,所述聚合二元醇采用分子量为1000-2000的聚醚二元醇。

27、可选的,所述二异氰酸酯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28、可选的,所述溶剂采用乙醇、水中的至少一种。

29、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茶几底座由上述任意一种茶几底座的生产工艺制得。

30、采用上述方法生产茶几底座时,茶几底座坯体不会发生折断,茶几底座的成材率达99%以上。另外,采用改性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几底座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几底座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S4步骤中,对所述茶几底座坯体(1)的表面进行打磨时,控制所述茶几底座坯体(1)的表面粗糙度为60-80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几底座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S4步骤中,喷涂漆料时,采用改性聚氨酯乳液漆料进行喷涂,所述改性聚氨酯乳液漆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几底座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单体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伯羟基丙烯酸酯单体采用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几底座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乙烯基端环氧基硅油由双端氢硅油的一个端氢键与烯丙基缩水甘油醚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另一个端氢键与双端乙烯基硅油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得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茶几底座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乙烯基封端硅油的粘度为400-550cs,所述双乙烯基封端硅油采用双乙烯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双乙烯基封端聚二乙基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茶几底座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端氢硅油的粘度为90-150cs,所述双端氢硅油采用双端氢聚二甲基氧烷、双端氢聚二乙基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几底座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二元醇采用分子量为1000-2000的聚醚二元醇。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几底座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异氰酸酯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10.一种茶几底座,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茶几底座的生产工艺制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几底座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几底座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s4步骤中,对所述茶几底座坯体(1)的表面进行打磨时,控制所述茶几底座坯体(1)的表面粗糙度为60-80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几底座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s4步骤中,喷涂漆料时,采用改性聚氨酯乳液漆料进行喷涂,所述改性聚氨酯乳液漆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几底座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单体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伯羟基丙烯酸酯单体采用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几底座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乙烯基端环氧基硅油由双端氢硅油的一个端氢键与烯丙基缩水甘油醚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另一个端氢键与双端乙烯基硅油进行硅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水术林淑慧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斯高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