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春石斛的组培培养基和种苗快繁方法及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春石斛的组培培养基和种苗快繁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94915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春石斛的组培培养基和种苗快繁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春石斛的组培培养基包括种子萌发培养基、丛生芽诱导培养基和生根壮苗培养基;在1/2MS培养基、6‑BA、NAA、马铃薯汁、香蕉泥和活性炭共同作用下利于诱导春石斛种子萌发、原球茎分化成丛生芽,丛生芽生根获得种苗,尤其是在种子萌发培养基中添加香蕉泥,缩短了种子萌发的时间,且在丛生芽诱导培养基和生根壮苗培养基中添加马铃薯汁促进了春石斛原球发育生长,获得大量的茂盛丛生芽和健壮的种苗,使用水苔作为移栽基质,进一步提高了春石斛种苗的移栽成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的组织培养,具体涉及一种春石斛的组培培养基和种苗快繁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春石斛杂交种(nobile-type dendrobium)为兰科石斛属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因春天开花而得名。春石斛株形紧凑、花多色艳、有香味且易管理粗放等特点,深受种植者喜爱。目前,春石斛的繁殖采用常规分株、扦插等方式,繁殖效率比较低,导致春石斛产量低,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因此,开展春石斛种苗快速繁殖培养十分必要。但是目前的春石斛种子快速繁殖仍然存在种苗移栽成活率低的问题,使春石斛生产规模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春石斛的组培培养基和种苗快繁方法及应用,能够提高春石斛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获得健壮的春石斛种苗。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春石斛的组培培养基,所述组培培养基包括种子萌发培养基、丛生芽诱导培养基和生根壮苗培养基;

4、所述种子萌发培养基以1/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0.1~0.2mg/l naa、15~25g/l蔗糖、65~75g/l香蕉泥和6~8g/l琼脂;

5、所述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以1/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0.1~0.3mg/l 6-ba、0.1~0.2mg/l naa、70~90g/l马铃薯汁、20~40g/l蔗糖和6~8g/l琼脂;

6、所述生根壮苗培养基以1/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0.2~0.5mg/l naa、70~90g/l马铃薯汁、0.1~0.3g/l活性炭、20~40g/l蔗糖和6~8g/l琼脂。

7、优选的,所述种子萌发培养基的ph值为5.8~6.2;所述丛生芽诱导培养基的ph值为5.8~6.2;所述生根壮苗培养基的ph值为5.8~6.2。

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春石斛的种苗快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9、将春石斛蒴果消毒后取出春石斛种子;

10、将所述春石斛种子接种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种子萌发培养基上萌发培养得到原球茎;

11、再将所述原球茎接种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培养得到丛生芽;

12、将所述丛生芽接种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生根壮苗培养基上壮苗生根培养得到春石斛组培苗;

13、将所述春石斛组培苗进行炼苗和移栽,得到春石斛种苗。

14、优选的,所述春石斛蒴果消毒的方式包括:清洗后,先用体积浓度70%~75%酒精浸泡10~30s,用无菌水第一冲洗1~2次;再用质量浓度0.1%的升汞溶液表面消毒5~10min;最后用无菌水第二冲洗5~8次;无菌水第二冲洗每次3min;所述清洗包括流水冲洗,所述流水冲洗时间为5~10min。

15、优选的,将所述原球茎接种于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之前,还包括将所述原球茎团分成大小为(3~5)mm×(3~5)mm规格的原球茎团后接种;所述丛生芽切分为单芽或双芽后接种于生根壮苗培养基。

16、优选的,所述萌发培养的温度为25~27℃;

17、所述萌发培养在光暗交替条件下进行,光暗交替中的光照培养的时间为12~14h/d,光暗交替中的黑暗培养的时间为10~12h/d;所述光照培养的光照强度分别为1500-2000lx;每个光暗交替培养的周期为24h;

18、所述萌发培养的时间为18~22d。

19、优选的,所述诱导培养的温度为25~27℃;

20、所述诱导培养在光暗交替条件下进行,光暗交替中的光照培养的时间为12~14h/d,光暗交替中的黑暗培养的时间为10~12h/d;所述光照培养的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每个光暗交替培养的周期为24h;

21、所述诱导培养的时间为90~368d。

22、优选的,所述壮苗生根培养的温度为25~27℃;

23、所述壮苗生根培养在光暗交替条件下进行,光暗交替中的光照培养的时间为12~14h/d,光暗交替中的黑暗培养的时间为10~12h/d;所述光照培养的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每个光暗交替培养的周期为24h;

24、所述壮苗生根培养的时间为25~30d。

25、优选的,所述炼苗和移栽包括在炼苗间将所述种苗带瓶炼苗9~11d后再移栽于温室中进行移栽;所述移栽用基质包括水苔。

2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组培培养基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种苗快繁方法在提高春石斛种苗移栽成活率中的应用。

2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春石斛的组培培养基,所述组培培养基包括种子萌发培养基、丛生芽诱导培养基和生根壮苗培养基;

28、所述种子萌发培养基以1/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0.1~0.2mg/lnaa、15~25g/l蔗糖、65~75g/l香蕉泥和6~8g/l琼脂;

29、所述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以1/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0.1~0.3mg/l 6-ba、0.1~0.2mg/l naa、70~90g/l马铃薯汁、20~40g/l蔗糖和6~8g/l琼脂;

30、所述生根壮苗培养基以1/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0.2~0.5mg/l naa、70~90g/l马铃薯汁、0.1~0.3g/l活性炭、20~40g/l蔗糖和6~8g/l琼脂。

31、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组培培养基中,naa(1-萘乙酸)促进春石斛不定芽和根的生长;香蕉泥促进种子萌发;6-ba(6-苄氨基嘌呤)刺激细胞分裂促进丛生芽生长和发育;马铃薯汁促进原球茎生长发育和生根壮苗,活性炭有利于生根。在1/2ms培养基、6-ba、naa、香蕉泥、马铃薯汁和活性炭共同作用下利于诱导春石斛种子萌发、原球茎分化成丛生芽,获得大量的组培苗,组培苗经炼苗移栽后获得健壮种苗,使用水苔作为移栽基质,进一步提高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实施例结果表明:利用本专利技术的组培培养基可以提高春石斛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移栽成活率为9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春石斛的组培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培培养基包括种子萌发培养基、丛生芽诱导培养基和生根壮苗培养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培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萌发培养基的pH值为5.8~6.2;所述丛生芽诱导培养基的pH值为5.8~6.2;所述生根壮苗培养基的pH值为5.8~6.2。

3.一种春石斛的种苗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种苗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春石斛蒴果消毒的方式包括:清洗后,先用体积浓度70%~75%酒精浸泡10~30s,用无菌水第一冲洗1~2次;再用质量浓度0.1%的升汞溶液表面消毒5~10min;最后用无菌水第二冲洗5~8次;无菌水第二冲洗每次3min;所述清洗包括流水冲洗,所述流水冲洗时间为5~10min。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种苗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原球茎接种于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之前,还包括将所述原球茎团分成大小为(3~5)mm×(3~5)mm规格的原球茎团后接种;所述丛生芽切分为单芽或双芽后接种于生根壮苗培养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种苗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萌发培养的温度为25~27℃;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种苗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培养的温度为25~27℃;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种苗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壮苗生根培养的温度为25~27℃;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种苗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炼苗和移栽包括在炼苗间将所述种苗带瓶炼苗9~11d后再移栽于温室中进行移栽;所述移栽用基质包括水苔。

10.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培培养基或权利要求3~9任一项所述的种苗快繁方法在提高春石斛种苗移栽成活率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春石斛的组培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培培养基包括种子萌发培养基、丛生芽诱导培养基和生根壮苗培养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培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萌发培养基的ph值为5.8~6.2;所述丛生芽诱导培养基的ph值为5.8~6.2;所述生根壮苗培养基的ph值为5.8~6.2。

3.一种春石斛的种苗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种苗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春石斛蒴果消毒的方式包括:清洗后,先用体积浓度70%~75%酒精浸泡10~30s,用无菌水第一冲洗1~2次;再用质量浓度0.1%的升汞溶液表面消毒5~10min;最后用无菌水第二冲洗5~8次;无菌水第二冲洗每次3min;所述清洗包括流水冲洗,所述流水冲洗时间为5~10min。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种苗快繁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妙琴罗清沈丽娟陆祖正苏大宏张磊谢振兴秦志成邓淇云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