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4094861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2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用于降低半导体结构的寄生电容。半导体结构包括设置在衬底上的栅极、源极、漏极、位于栅极侧面的第一介电层以及层间介电层。其中,第一介电层还延伸至源极和漏极的顶面,且第一介电层和栅极的至少一个侧面之间具有空隙。层间介电层设置在第一介电层远离源极和漏极一侧。半导体结构还包括贯穿层间介电层和第一介电层、且与源极接触的源极接触部,以及贯穿层间介电层和第一介电层、且与漏极接触的漏极接触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半导体,尤其涉及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功能不断的区域丰富化、全面化,也趋使电子设备内的集成电路向小型化和密集化发展。

2、为了提高集成电路的封装密度以及实现集成电路小型化,就需要将集成电路上的半导体设计的更小。

3、然而,半导体结构的尺寸减小会带来半导体结构的性能降低等问题,导致集成电路的性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用于降低半导体结构的寄生电容。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半导体结构包括设置在衬底上的栅极、源极、漏极、位于栅极侧面的第一介电层以及层间介电层。其中,第一介电层还延伸至源极和漏极的顶面,且第一介电层和栅极的至少一个侧面之间具有空隙。层间介电层设置在第一介电层远离源极和漏极一侧。半导体结构还包括贯穿层间介电层和第一介电层、且与源极接触的源极接触部,以及贯穿层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结构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覆盖在所述空隙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还延伸至所述层间介电层上;所述保护层设置在所述层间介电层远离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的表面,且位于所述源极接触部和所述漏极接触部的外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空隙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结构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覆盖在所述空隙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还延伸至所述层间介电层上;所述保护层设置在所述层间介电层远离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的表面,且位于所述源极接触部和所述漏极接触部的外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空隙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位于所述衬底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的高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栅极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结构还包括栅极侧墙,所述栅极侧墙包裹在所述栅极的侧面;所述空隙位于所述栅极侧墙远离所述栅极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结构还包括第二介电层,所述第二介电层覆盖所述栅极和所述层间介电层的表面,且位于所述源极接触部和所述漏极接触部的外围。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峰溢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