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下胫腓联合复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下胫腓联合复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4607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下胫腓联合复位装置,包括枢轴相连的滑动臂和固定臂,其中,滑动臂的前端上设有用于顶套在内踝上的固定环,固定臂的前端上设有用于抵触在腓骨外侧上的夹紧面,且夹紧面与固定环的端面相对设置;固定臂的后端上形成有第一柄臂,滑动臂的后端上形成有第二柄臂,驱动第二柄臂和第一柄臂相互靠拢或分离,可驱使夹紧面和固定环相互靠近或远离,由于固定环是通过顶套在内踝上实现内踝侧固定的,与内踝的接触面较大,同时夹紧面的面积也较大,因此,不需要刺入皮肤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也不会陷入松质骨内损伤骨质,且由于与内踝和腓骨的接触面较大,可以有效抵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力量,避免下胫腓联合分离加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下胫腓联合复位装置


技术介绍

1、踝关节是人类足部与腿相连的部位,由胫骨、腓骨下端的关节面与距骨滑车构成。踝关节承受身体大部分负荷,腓骨负荷比例通过其相对于胫骨的运动和位置关系来调节,可随踝关节的运动发生旋转和平移的复合运动,以维持踝关节力学稳定。

2、踝关节扭伤和骨折常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其中,下胫腓联合由胫骨远端关节面、腓骨远端关节面和骨间韧带组成。下胫腓损伤的主流治疗方法是内固定研究学会(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internalfixation,ao)推荐的横行螺钉固定,但下胫腓联合分离螺钉内固定失败的临床病例普遍存在,螺钉固定位置不良不仅会破坏负重的传递和调节,造成踝关节负重生理特点改变,而且导致踝关节力学紊乱,使其无法在生理的力学环境下负重,出现行走和运动疼痛、关节软骨磨损等严重并发症。因此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准确复位与可靠固定,恢复其在踝关节活动中对距骨在冠状面上移动的限制作用,是解决下胫腓联合损伤、预防远期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的关键所在。

3、在现有的下胫腓联合治疗中,一般都是使用复位钳进行复位治疗。现用的复位钳包括上下相铰接的两个钳臂,钳柄的前端设置有钳头,钳臂的后端上设置有柄臂,手指分别控制两个钳柄分开或靠近,从而控制位于前端的两个所述钳头分开或靠近,但是,两个钳头都是较为尖锐的点状结构,在复位钳夹持下胫腓联合进行复位时,易出现以下问题:

4、1、钳头尖锐,在内侧把持点需将尖锐的钳头直接刺入皮肤,造成了不必要的损伤;

5、2、钳头尖锐,踝部固定部位骨质为松质骨,钳子头部易陷入松质骨内,损伤骨质;

6、3、在复位固定过程中,螺钉对下胫腓联合有顶开的力量,因为钳头尖锐,很容易因为钳头陷入松质骨而导致下胫腓联合分离加重。

7、因此,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复位钳进行下胫腓联合复位时,由于钳头尖锐,易导致患者损伤,且不利于复位状态的维持和有效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下胫腓联合复位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复位钳进行下胫腓联合复位时,由于钳头尖锐,易导致患者损伤,且不利于复位状态的维持和有效稳定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胫腓联合复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枢轴相连的滑动臂和固定臂,其中,所述滑动臂的前端上设有用于顶套在内踝上的固定环,所述固定臂的前端上设有用于抵触在腓骨外侧上的夹紧面,且所述夹紧面与所述固定环的端面相对设置;

3、所述固定臂的后端上形成有第一柄臂,所述滑动臂的后端上形成有第二柄臂,驱动所述第二柄臂和所述第一柄臂相互靠拢或分离,可驱使所述夹紧面和所述固定环相互靠近或远离。

4、进一步的,所述夹紧面的中心对准所述固定环的中心轴方向。

5、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臂包括第一柄臂、与所述第一柄臂弯折相连的第一中间臂、与所述第一中间臂弯折相连的第一前臂,所述夹紧面设置在所述第一前臂上;

6、所述滑动臂包括第二柄臂、与所述第二柄臂弯折相连的第二中间臂、与所述第二中间臂弯折相连的第二前臂,且所述固定环设置在所述第二前臂的前端上;

7、所述第一中间臂与所述第二中间臂交叉且可转动的连接,当所述第二柄臂趋向于靠近所述第一柄臂时,所述固定环沿所述固定环的中心轴方向靠近所述夹紧面;当所述第二柄臂趋向于远离所述第一柄臂时,所述固定环沿所述固定环的中心轴方向远离所述夹紧面。

8、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臂和所述固定臂之间还设有用于锁定或解锁所述夹紧面和所述固定环之间形成的夹持状态的锁定部,所述锁定部包括:

9、齿轮,设置在所述滑动臂上,且所述齿轮的边缘上设有第一轮齿;

10、锁定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臂上,所述锁定件上设有第二轮齿,且所述第二轮齿可与所述第一轮齿相啮合;

11、开关件,用于驱动所述锁定件向所述齿轮靠近或远离,以驱动所述第二轮齿与所述第一轮齿啮合或分离;且

12、当所述第二轮齿与所述第一轮齿相啮合时,所述第二轮齿限制所述齿轮沿第一方向转动,但允许所述齿轮沿第二方向转动;当所述第二轮齿与所述第一轮齿相分离时,所述齿轮可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转动;

13、其中,所述齿轮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固定环趋向远离所述夹紧面,所述齿轮沿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固定环趋向于靠近所述夹紧面。

14、进一步的,所述锁定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臂上,所述第二轮齿设置在所述锁定件的前端上,所述锁定件上设有自前端向后端延伸的滑道,所述滑道内形成有位于所述锁定件转动连接位置前端的前定位槽和位于所述锁定件转动连接位置后端的后定位槽;

15、所述开关件可沿前后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臂上,所述开关件上设有可伸缩的顶针,所述顶针的顶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道上,且:

16、当所述顶针顶住所述前定位槽时,所述锁定件的前端靠近所述齿轮至所述第二轮齿与所述第一轮齿相啮合;当所述顶针顶住所述后定位槽时,所述锁定件与所述齿轮相分离至所述第二轮齿与所述第一轮相分离。

17、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臂和所述固定臂之间还设有复位部,所述复位部包括限位件,所述固定臂固定在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上,所述限位件内设有供所述滑动臂穿过且允许所述滑动臂滑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臂的腔体;

18、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滑动臂抵触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腔体上所述固定臂所在一端的内腔面抵触连接。

19、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对准螺钉置入位置以辅助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的瞄准部。

20、进一步的,所述瞄准部包括:

21、设置在所述固定臂上的瞄准件,所述瞄准件上间隔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对准腓骨的瞄准孔,所述瞄准孔用于供导向器插入,所述导向器用于辅助所述螺钉置入。

22、进一步的,所述夹紧面上设有防滑结构。

2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环与内踝相抵触的一面呈凹槽状,所述凹槽内填充有软垫层。

24、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25、(1)通过设置固定环顶套在内踝上,并通过设置与所述固定环相对的夹紧面抵紧在对侧腓骨上,驱动第一柄臂和第二柄臂相互靠拢,即可使固定环和夹紧面相靠近,以实现从两侧向中间夹持下胫腓联合,从而驱动下胫腓联合复位,反之,即可松开对所述下胫腓联合的夹持;由于固定环是通过顶套在内踝上实现内踝侧固定的,与内踝的接触面较大,同时夹紧面的面积也较大,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装置不需要刺入皮肤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也不会陷入松质骨内损伤骨质,且由于与内踝和腓骨的接触面较大,可以有效抵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力量,避免下胫腓联合分离加重,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复位钳进行下胫腓联合复位时,由于钳头尖锐,易导致患者损伤,且不利于复位状态的维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胫腓联合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枢轴相连的滑动臂和固定臂,其中,所述滑动臂的前端上设有用于顶套在内踝上的固定环,所述固定臂的前端上设有用于抵触在腓骨外侧上的夹紧面,且所述夹紧面与所述固定环的端面相对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胫腓联合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面的中心对准所述固定环的中心轴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胫腓联合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包括第一柄臂、与所述第一柄臂弯折相连的第一中间臂、与所述第一中间臂弯折相连的第一前臂,所述夹紧面设置在所述第一前臂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胫腓联合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臂和所述固定臂之间还设有用于锁定或解锁所述夹紧面和所述固定环之间形成的夹持状态的锁定部,所述锁定部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下胫腓联合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臂上,所述第二轮齿设置在所述锁定件的前端上,所述锁定件上设有自前端向后端延伸的滑道,所述滑道内形成有位于所述锁定件转动连接位置前端的前定位槽和位于所述锁定件转动连接位置后端的后定位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胫腓联合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臂和所述固定臂之间还设有复位部,所述复位部包括限位件,所述固定臂固定在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上,所述限位件内设有供所述滑动臂穿过且允许所述滑动臂滑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臂的腔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胫腓联合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对准螺钉置入位置以辅助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的瞄准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下胫腓联合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瞄准部包括: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胫腓联合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面上设有防滑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胫腓联合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与内踝相抵触的一面呈凹槽状,所述凹槽内填充有软垫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胫腓联合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枢轴相连的滑动臂和固定臂,其中,所述滑动臂的前端上设有用于顶套在内踝上的固定环,所述固定臂的前端上设有用于抵触在腓骨外侧上的夹紧面,且所述夹紧面与所述固定环的端面相对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胫腓联合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面的中心对准所述固定环的中心轴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胫腓联合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包括第一柄臂、与所述第一柄臂弯折相连的第一中间臂、与所述第一中间臂弯折相连的第一前臂,所述夹紧面设置在所述第一前臂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胫腓联合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臂和所述固定臂之间还设有用于锁定或解锁所述夹紧面和所述固定环之间形成的夹持状态的锁定部,所述锁定部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下胫腓联合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臂上,所述第二轮齿设置在所述锁定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上海市青浦区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