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汽车配件,特别涉及一种车载充电机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快速发展,为满足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自动充满电的能力,车载充电机的安装于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极为重要。而就车载充电机在后地板的布置,目前车型中主要为后地板上部布置和后地板下部布置,而两种方式对于用户的体验感或是车辆生产的过程中皆有一定的不便利性。
2、目前车型中,车载充电机的安装结构可布置于车辆行李舱内部,然而,这种车载充电机在车辆行李舱内部安装时,有占用行李舱空间,无法满足车辆用户使用的缺点。
3、因此,本领域急需开发一种车载充电机的安装结构,该车载充电机的安装结构既能够使车辆后行李舱空间最大化,又能够实现安装简单精确、降低车辆行驶中车载充电机的振动,同时满足车载充电机安装的强度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充电机的安装结构,该车载充电机的安装结构既能够使车辆后行李舱空间最大化,又减小了多个安装点间的装配公差,同时满足车载充电机安装的强度需求。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充电机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电机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载充电机安装梁(21)和所述第二车载充电机安装梁(22)平行布置,所述第一车载充电机安装梁(21)结构与所述第二车载充电机安装梁(22)结构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充电机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212a)、第二安装孔(212b)、第三安装孔(222a)以及第四安装孔(222b)具有圆形凸台特征,所述圆形凸台的高度在2mm至3mm的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充电机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充电机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电机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载充电机安装梁(21)和所述第二车载充电机安装梁(22)平行布置,所述第一车载充电机安装梁(21)结构与所述第二车载充电机安装梁(22)结构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充电机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212a)、第二安装孔(212b)、第三安装孔(222a)以及第四安装孔(222b)具有圆形凸台特征,所述圆形凸台的高度在2mm至3mm的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充电机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腹板(212)和/或所述第二腹板(222)的截面宽度与所述第一面板(211)和/或所述第二面板(221)的截面宽度的比1/3至2/3的范围内,所述第一腹板(212)和/或所述第二腹板(222)的截面宽度在30mm至50mm的范围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充电机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211)和第一腹板(212)是一体成型的,所述第二面板(221)和所述第二腹板(222)是一体成型的,所述第一腹板(212)和/或所述第二腹板(222)为从所述第一面板(21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艺,孟伟,郑海龙,陈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埃维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