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除固体激光器空间烧孔效应的方法,具体的说就是将固体激光 器的增益介质固定在压电陶瓷上,通过驱动压电陶瓷使得增益介质在轴向产生位移,来消 除激光器工作物质的空间烧孔现象。
技术介绍
对于常见的驻波腔激光器来说,腔内振荡的纵模在空间上具有完全确定的驻波图 样,光强沿腔轴并不是均勻分布的,因此随着腔轴上各点的反转粒子数的不同,增益也就不 同。在某个纵模达到阈值并开始振荡后,随着激发的增强,在驻波波腹处的反转粒子数因被 该纵模大量消耗,其值变为最小,而在波节处则最大。因而增益沿腔轴呈周期性变化,这种 现象称为空间烧孔效应。由于增益空间烧孔效应的存在,凡满足驻波振荡条件的各纵模就 会利用空间不同部分的反转粒子数同时产生振荡,这一现象称为纵模的空间竞争。如果激 活粒子的空间转移很迅速,空间烧孔便无法形成。但是在固体工作物质中,激活粒子被束缚 在晶格上,借助粒子和晶格的能量交换形成激发态粒子是空间转移,激发态粒子在空间转 移半个波长所需的时间远远大于激光形成所需的时间,所以空间烧孔不容易消除。在未采取选频措施时,驻波腔激光器通常为多纵模运转。多纵模运转会引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过驱动固体激光器增益介质消除空间烧孔效应的装置,包括固体激光器、压电陶瓷和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压电陶瓷为长条形,被固定在固体激光器增益介质下面的底座上,压电陶瓷的轴向和增益介质的轴向方向一致;驱动电路为产生三角波信号的电路,其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和压电陶瓷连接,由于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和电致伸缩效应,压电陶瓷在轴向伸缩致使固体激光器的激光增益介质沿轴向产生λ/4位移,使固体激光器的增益介质得到有效的利用,从而消除固体激光器的空间烧孔效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通过驱动固体激光器增益介质消除空间烧孔效应的装置,包括固体激光器、压电陶瓷和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压电陶瓷为长条形,被固定在固体激光器增益介质下面的底座上,压电陶瓷的轴向和增益介质的轴向方向一致;驱动电路为产生三角波信号的电路,其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和压电陶瓷连接,由于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和电致伸缩效应,压电陶瓷在轴向伸缩致使固体激光器的激光增益介质沿轴向产生λ/4位移,使固体激光器的增益介质得到有效的利用,从而消除固体激光器的空间烧孔效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驱动固体激光器增益介质消除空间烧孔效应的装 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电路是频率和输出电压可调的电压驱动电源电路,其频率为 10Η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杰,常军,宋复俊,孔德龙,张燕,王宗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