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接线盒及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3860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接线盒及光伏组件,包括旁路件、第一散热件和第二散热件。旁路件具有引脚。第一散热件与旁路件的引脚接触。第二散热件与第一散热件接触,且第一散热件与第二散热件采用不同的材料制成。根据本技术的光伏接线盒,通过第一散热件与旁路件的引脚接触,第一散热件与第二散热件采用不同的材料制成。由此,第一散热件和第二散热件组合使用,有效地提升了光伏接线盒的散热效果,从而提升了旁路件的使用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而提升了旁路件的使用寿命,以及光伏接线盒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尤其是涉及一种光伏接线盒及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1、光伏接线盒是放置于太阳能电池片构成的太阳能电池方阵和太阳能充电控制装置之间的连接装置,其主要作用将太阳能电池方阵与外部线路连接,以传导太阳能电池方阵所产生的电流。

2、相关技术中,光伏接线盒通常使用铜板作为散热的媒介,光伏接线盒的电流越大,所需铜板也越大。然而,为了避免光伏接线盒遮挡阳光在太阳能电池方阵上形成热斑,光伏接线盒逐渐趋于小巧化。在有限的光伏接线盒的空间内,铜板无法满足电流的需求,且传统的铜板吸热快,但热传导效率低,导致热量在光伏接线盒内堆积,从而易破坏光伏接线盒内的电气元件,降低了光伏接线盒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伏接线盒,有效地提升了光伏接线盒的散热效果,从而提升了旁路件的使用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而提升了旁路件的使用寿命,以及光伏接线盒的使用寿命。

2、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采用上述光伏接线盒的光伏组件。

3、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光伏接线盒,包括旁路件,所述旁路件具有引脚;第一散热件,所述第一散热件与所述旁路件的所述引脚接触;第二散热件,所述第二散热件与所述第一散热件接触,且所述第一散热件与所述第二散热件采用不同的材料制成。

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光伏接线盒,通过第一散热件与旁路件的引脚接触,第一散热件与第二散热件采用不同的材料制成。由此,第一散热件和第二散热件组合使用,有效地提升了光伏接线盒的散热效果,从而提升了旁路件的使用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而提升了旁路件的使用寿命,以及光伏接线盒的使用寿命。

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散热件的材料为铜。

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散热件的材料为铝、氮化铝、石墨、石墨烯、铜铝合金、碳化硅或导热硅胶。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旁路件包括至少一个正极引脚和至少一个负极引脚,所述第一散热件设置有至少两组,所述至少两组所述第一散热件分别连接所述正极引脚和所述负极引脚。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散热件设置有一组,所述第二散热件通过导热绝缘材料与所述至少两组所述第一散热件连接;或者,所述第二散热件为至少两组,所述至少两组所述第二散热件间隔设置,且所述至少两组所述第二散热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散热件直接接触。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旁路件的所述引脚设在所述第一散热件与所述第二散热件接触的一侧表面;或者,所述旁路件的所述引脚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件远离所述第二散热件的一侧表面;或者,所述旁路件的所述引脚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件与所述第二散热件之间。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或所述第二散热件设置有折弯部。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部分所述第一散热件朝向所述旁路件的所述引脚的方向凸出形成第一凸出部,所述引脚与所述第一凸出部接触。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散热件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凸出部配合。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旁路件为旁路二极管或mos管。

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旁路件的所述引脚通过热熔叠加、超声波焊、电阻焊、锡膏焊、高频焊、激光焊、塞焊、氩弧焊或者紧固件与所述第一散热件连接。

15、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光伏组件,包括根据本技术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光伏接线盒。

1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件的材料为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件的材料为铝、氮化铝、石墨、石墨烯、铜铝合金、碳化硅或导热硅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件包括至少一个正极引脚和至少一个负极引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件设置有一组,所述第二散热件通过导热绝缘材料与所述至少两组所述第一散热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件的所述引脚设在所述第一散热件与所述第二散热件接触的一侧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或所述第二散热件设置有折弯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第一散热件朝向所述旁路件的所述引脚的方向凸出形成第一凸出部,所述引脚与所述第一凸出部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件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凸出部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件为旁路二极管或MOS管。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件的所述引脚通过热熔叠加、超声波焊、电阻焊、锡膏焊、高频焊、激光焊、塞焊、氩弧焊或者紧固件与所述第一散热件连接。

12.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光伏接线盒。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件的材料为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件的材料为铝、氮化铝、石墨、石墨烯、铜铝合金、碳化硅或导热硅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件包括至少一个正极引脚和至少一个负极引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件设置有一组,所述第二散热件通过导热绝缘材料与所述至少两组所述第一散热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件的所述引脚设在所述第一散热件与所述第二散热件接触的一侧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接线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骏熊震彭丽霞许浩良涂阳
申请(专利权)人: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