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源装置,具体涉及到一种实验室自动伸缩升降式供电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实验室中实验人员会进行多种实验,因此会运用到大量的实验仪器以及实验设备,目前,实验室插座通常采用固定在墙体的方式,难以满足实验室的日常供电需求。
2、在实验过程中,同时也需要根据需求调节电源插孔高度,当电源插孔的位置过高时,增加了实验操作者的使用困难,在保证实验室内工作区域的美观度的情况下,因此需要一种灵活调节高度、便于供电的电力接入的实验室自动伸缩升降式供电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调节高度、提高通电效率的实验室自动伸缩升降式供电装置。
2、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吊板上方设置有壳体,壳体底部转动安装有两个遮挡壳体底部开口的底板,壳体内部设置有带动两个底板打开的开启机构,壳体内部设置有电源座,电源座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供电的插孔,壳体内部设置有带动电源座沿垂直方向运动的升降伸缩机构,壳体内部设置有驱动升降伸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室自动伸缩升降式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吊板(2)上方设置有壳体(1),壳体(1)底部转动安装有两个遮挡壳体(1)底部开口的底板(3),壳体(1)内部设置有带动两个底板(3)打开的开启机构,壳体(1)内部设置有电源座(7),电源座(7)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供电的插孔(8),壳体(1)内部设置有带动电源座(7)沿垂直方向运动的升降伸缩机构,壳体(1)内部设置有驱动升降伸缩机构运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开启机构连接,升降伸缩机构带动多个插孔(8)在电源座(7)上沿垂直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自动伸缩升降式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自动伸缩升降式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吊板(2)上方设置有壳体(1),壳体(1)底部转动安装有两个遮挡壳体(1)底部开口的底板(3),壳体(1)内部设置有带动两个底板(3)打开的开启机构,壳体(1)内部设置有电源座(7),电源座(7)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供电的插孔(8),壳体(1)内部设置有带动电源座(7)沿垂直方向运动的升降伸缩机构,壳体(1)内部设置有驱动升降伸缩机构运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开启机构连接,升降伸缩机构带动多个插孔(8)在电源座(7)上沿垂直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自动伸缩升降式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底板(3)顶部分别设置有固定块(9),每个固定块(9)分别通过弹簧(10)与壳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自动伸缩升降式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滑孔(416)为弧形滑孔,第三滑孔(424)为垂直滑孔,第二滑孔(423)为弧形滑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自动伸缩升降式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内部顶端两侧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丝杆(409),第一丝杆(409)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与升降伸缩机构连接,其中一个第一丝杆(409)一端设置有与第三齿轮(414)啮合传动的第二齿轮(408),两个第一丝杆(409)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丝杆(409),两个第一丝杆(409)上的第四传动轮(428)通过第二链条(407)啮合触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验室自动伸缩升降式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为:壳体(1)内顶部两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架(501),每个第一支撑架(501)分别与第一丝杆(409)转动连接,升降伸缩机构上设置有与电源座(7)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撑架(502),第二支撑架(502)两侧分别加工有第四滑孔(503),每个第一丝杆(409)分别与滑块(511)螺纹连接,每个滑块(511)分别与第五连杆(510)一端转动连接,每个第五连杆(510)另一端分别与第四连杆(509)转动连接,第四连杆(509)一端与第一支撑架(501)转动安装,第四连杆(509)上加工有与第二滑杆(505)滑动连接的第五滑孔(512),第二滑杆(505)与第四滑孔(503)滑动连接,第二滑杆(505)上设置有第五齿轮(507),第四连杆(509)上设置有与第五齿轮(507)啮合传动的第一齿条(508),第二滑杆(505)上设置有用于缠绕绳子(504)的第一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术森,李厚重,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诺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