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模块的分合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3656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断路器模块的分合闸结构,具体涉及断路器领域,包括支撑板、线圈、铁芯以及顶针,支撑板顶端盘绕有线圈,线圈内插接有铁芯,铁芯底端设置有顶针,顶针底端衔接有平衡杆,平衡杆中部插接有第一轴杆,平衡杆一端底部连接有拉簧,平衡杆另一端连接有连接环,连接环顶端连接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上配合插接有第二轴杆,支撑板底端安装有导电杆,导电杆与线圈电性连接,平衡杆一端顶部安装有接电块,接电块上连接有输电线,平衡杆中部开设有滑槽,平衡杆一端开设有连接孔。本技术具有能够对短路状态中的线路进行迅速分闸断电,安全性高,且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以使得制造成本低,便于市场推广使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断路器,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断路器模块的分合闸结构


技术介绍

1、断路器按其使用范围分为高压断路器和低压断路器。低压断路器又称自动开关,俗称"空气开关"也是指低压断路器,它是一种既有手动开关作用,又能自动进行失压、欠压、过载、和短路保护的电器。它可用来分配电能,不频繁地启动异步电动机,对电源线路及电动机等实行保护,当它们发生严重的过载或者短路及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其功能相当于熔断器式开关与过欠热继电器等的组合,而且在分断故障电流后一般不需要变更零部件,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断路器如果进行分合闸操作,需要通过分合闸操作执行结构联动分闸半轴或合闸半轴实现分合闸目的。

2、专利公布号cn216288057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模块化机构脱扣的联锁结构,包括安装板、设置在安装板下部的花键主轴。该技术通过联锁板、合闸拐臂、合闸拉板、合闸半轴、合闸掣子、手动合闸杆、合分闸指示与拉配合簧组成的联锁装置,有效防止断路器合闸拉簧储能后自动合闸的情况发生,安全有效且适用性强。

3、但是该结构在实际使用时,该结构内部结构过多,提高了断路器的制造成本,同时,配合结构过多,从而导致容易受各个部件之间的摩擦力影响,从而导致分合闸不够顺畅,从而降低了断路器的使用效果,因此,现提出一种断路器模块的分合闸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技术方案针对于现有技术解决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断路器模块的分合闸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断路器模块的分合闸结构,包括支撑板、线圈、铁芯以及顶针,支撑板顶端盘绕有线圈,线圈内插接有铁芯,铁芯底端设置有顶针,顶针底端衔接有平衡杆,平衡杆中部插接有第一轴杆,平衡杆一端底部连接有拉簧,平衡杆另一端连接有连接环,连接环顶端连接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上配合插接有第二轴杆。

3、通过线圈与电路连接,通过对扳手向上推动,转盘以第二轴杆为转轴进行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对连接环进行下拉,从而使得连接环底部对平衡杆一端进行拉动下压,从而使得第一轴杆贴合在滑槽内部一侧,平衡杆另一端翘起,拉簧拉长进行蓄能,在扳手扳到最顶端时,连接环呈垂直状态与顶针平行,翘起的平衡杆顶部安装的接电块与导电杆底端导通,从而形成合闸状态,进行导电,而平衡杆的平衡通过连接环受到平衡杆向上的顶升力,而连接环顶端对转盘的顶升受到扳手外部断路器外壳的阻挡而进行支撑,所产生的支撑力略大于拉簧的拉力,从而呈现平衡状态。

4、在线路产生短路现象时,线圈内的电流迅速增大,使得线圈周围的磁性增强,从而使得铁芯下压,使得顶针对平衡杆翘起的一端进行下压,配合拉簧的拉力,使得平衡杆的平衡打破,从而使得平衡杆向拉簧的一端移动,第一轴杆贴合在滑槽内部另一侧,连接环呈现倾斜状态,平衡杆受到拉簧的拉力进行下降,从而使得连接环另一端拖动转盘转动,扳手迅速下降,从而实现接电块与导电杆快速分离,从而实现分闸效果,进行电路保护。

5、优选地,支撑板底端安装有导电杆,导电杆与线圈电性连接,以便于线圈连接的线路与导电杆连接。

6、优选地,平衡杆一端顶部安装有接电块,接电块上连接有输电线。

7、优选地,平衡杆中部开设有滑槽,平衡杆一端开设有连接孔,第一轴杆插接在滑槽内,连接环底端插接在连接孔内,以便于接电块与导电杆连接时,能够使输电线的电路连通,且滑槽的开设以便于对平衡杆进行支撑,且使得平衡杆受力时,能够对平衡杆两端所受的力进行调整,从而保障平衡杆能够持续平衡状态。

8、优选地,控制开关包括转盘,转盘套接安装在第二轴杆上,以便于对控制开关的位置进行固定。

9、拉孔,拉孔开设在转盘上,且连接环顶端插接在拉孔内,以便于使转盘与连接环进行连接。

10、扳手,扳手设置在转盘一侧,以便于对分合闸进行手动控制,同时能够对垂直状态的连接环产生的顶升力进行支撑。

11、优选地,连接环与顶针平行时,拉簧呈蓄能状态,第一轴杆处于靠近于拉簧一侧的滑槽内部边缘,且该状态下为合闸状态,平衡杆一端所受连接环的下压力略大于拉簧的拉力。

12、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3、本技术通过拉簧、平衡杆、滑槽、第一轴杆、连接环以及控制开关配合的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通过拨动控制开关,使得平衡杆进行翘起,使得电路进行导通,同时,利用连接环受到控制开关和拉簧的拉力配合,使得拉簧的拉力略小于控制开关对连接环的作用力,而使得平衡杆保持翘起,保障电路的导通,整体结构简单,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且反应迅捷,提高了断路器使用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断路器模块的分合闸结构,包括支撑板(1)、线圈(2)、铁芯(3)以及顶针(4),所述支撑板(1)顶端盘绕有线圈(2),所述线圈(2)内插接有铁芯(3),所述铁芯(3)底端设置有顶针(4),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4)底端衔接有平衡杆(6),所述平衡杆(6)中部插接有第一轴杆(5),所述平衡杆(6)一端底部连接有拉簧(7),所述平衡杆(6)另一端连接有连接环(8),所述连接环(8)顶端连接有控制开关(9),所述控制开关(9)上配合插接有第二轴杆(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模块的分合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底端安装有导电杆(11),所述导电杆(11)与线圈(2)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模块的分合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杆(6)一端顶部安装有接电块(14),所述接电块(14)上连接有输电线(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模块的分合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杆(6)中部开设有滑槽(12),所述平衡杆(6)一端开设有连接孔(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模块的分合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杆(5)插接在滑槽(12)内,连接环(8)底端插接在连接孔(13)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模块的分合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9)包括转盘(901),所述转盘(901)套接安装在第二轴杆(10)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模块的分合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8)与顶针(4)平行时,拉簧(7)呈蓄能状态,第一轴杆(5)处于靠近于拉簧(7)一侧的滑槽(12)内部边缘,且该状态下为合闸状态,平衡杆(6)一端所受连接环(8)的下压力略大于拉簧(7)的拉力。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模块的分合闸结构,包括支撑板(1)、线圈(2)、铁芯(3)以及顶针(4),所述支撑板(1)顶端盘绕有线圈(2),所述线圈(2)内插接有铁芯(3),所述铁芯(3)底端设置有顶针(4),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4)底端衔接有平衡杆(6),所述平衡杆(6)中部插接有第一轴杆(5),所述平衡杆(6)一端底部连接有拉簧(7),所述平衡杆(6)另一端连接有连接环(8),所述连接环(8)顶端连接有控制开关(9),所述控制开关(9)上配合插接有第二轴杆(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模块的分合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底端安装有导电杆(11),所述导电杆(11)与线圈(2)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模块的分合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杆(6)一端顶部安装有接电块(14),所述接电块(14)上连接有输电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道华徐广祥袁利斯
申请(专利权)人:欧培德电气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