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电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3622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手电筒,包括壳体、电池、开关、光源、聚光腔、透光板以及夹具,所述夹具设于壳体上部,所述聚光腔内置于壳体下部,所述光源设置在聚光腔内,所述透光板与聚光腔连接,所述光源产生的光通过聚光腔和透光板由壳体的正面倾斜向下射出,所述电池用于为光源供电,所述开关用于控制光源的启闭;该手电筒通过夹具可以将该手电筒方便地固定在使用者的衣服上,解放使用者的双手,光由壳体正面倾斜向下射出,便于照亮使用者的前路,大大增强了该手电筒的便利性和实用性;还可以通过在壳体背面设置磁铁,使其可以吸附在雨伞伞柄上,或者通过挂绳配合连接孔使用,将手电筒挂在胸前,解放使用者的双手,方便携带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照明用具,具体涉及一种手电筒


技术介绍

1、手电筒是日常家庭生活必备的小型电器之一,随着人们生活的需要,手电筒也在不断的改善,各式各样的手电筒出现在我们生活之中,虽然手电筒种类繁多,功能越来越强大,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美中不足的是:一般手电筒只能够拿在手上照明,在某些工作场所以及一些日常生活场景中,比如在工况下进行机器操作、夜间走路时,或者日常生活中肩扛手提一些东西、玩手机等活动于暗处,此时在进行正常活动的同时,还需要腾出一只手来握持手电筒,影响正常活动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手电筒,真正在使用时解放用户的双手,投射出倾斜向下的光,方便用户看清前路,便利性和实用性大大提升。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3、一种手电筒,包括壳体、电池、开关、光源、聚光腔、透光板以及夹具,所述夹具设于壳体上部,所述聚光腔内置于壳体下部,所述光源设置在聚光腔内,所述透光板与聚光腔连接,所述光源产生的光通过聚光腔和透光板由壳体的正面倾斜向下射出,所述电池用于为光源供电,所述开关用于控制光源的启闭。

4、优选地,所述聚光腔为无下底的梯形腔体,所述透光板作为聚光腔的下底与聚光腔连接,所述透光板为平面,所述聚光腔的上底相对于下底的平面为倾斜向下的斜面,其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光源的安装孔,所述聚光腔的各个侧面与其上底之间的夹角均为钝角。

5、优选地,所述聚光腔的四个侧面中,第一侧面与上底之间的夹角小于位于第一侧面对立面的第二侧面与上底之间的夹角第三侧面与上底之间的夹角与位于第三侧面对立面的第四侧面与上底之间的夹角相等。

6、优选地,所述聚光腔的相邻侧面之间均圆角过渡。

7、优选地,所述光源为点阵rgb灯珠,所述rgb灯珠固定在电路板的凸块上,所述凸块与安装孔匹配,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斜块上,所述斜块固定在壳体中,所述斜块的斜度与聚光腔上底的斜度匹配。

8、优选地,所述壳体为长方体形,所述透光板设于壳体的正面下部,所述壳体的背面设置有磁铁。

9、优选地,所述夹具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呈“匚”字形,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宽度与壳体的宽度匹配,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两端内侧均设置有限位卡块,所述壳体两侧与各所述第一夹持部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连接孔,各所述限位卡块均卡入与其对应的连接孔中,所述第二夹持部设于第一夹持部的后侧,所述第二夹持部为弹性夹片,且位于壳体的背面。

10、优选地,所述第二夹持部远离第一夹持部的一端且朝向壳体的一面设置有限位凸块。

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2、本技术提供的手电筒通过夹具可以将该手电筒方便地固定在使用者的衣服上,解放使用者的双手,光由壳体正面倾斜向下射出,便于照亮使用者的前路,大大增强了该手电筒的便利性和实用性;还可以通过在壳体背面设置磁铁,使其可以吸附在雨伞伞柄上,或者通过挂绳配合连接孔使用,将手电筒挂在胸前,解放使用者的双手,方便携带和使用;该手电筒不仅提供光照功能,还配备了点阵rgb灯珠,可以实现多种颜色的组合和变换效果,增加了灯光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通过在壳体顶部设置充电接口,方便用户充电,省去了更换电池的麻烦,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电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池、开关、光源、聚光腔、透光板以及夹具,所述夹具设于壳体上部,所述聚光腔内置于壳体下部,所述光源设置在聚光腔内,所述透光板与聚光腔连接,所述光源产生的光通过聚光腔和透光板由壳体的正面倾斜向下射出,所述电池用于为光源供电,所述开关用于控制光源的启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腔为无下底的梯形腔体,所述透光板作为聚光腔的下底与聚光腔连接,所述透光板为平面,所述聚光腔的上底相对于下底的平面为倾斜向下的斜面,其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光源的安装孔,所述聚光腔的各个侧面与其上底之间的夹角均为钝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腔的四个侧面中,第一侧面与上底之间的夹角小于位于第一侧面对立面的第二侧面与上底之间的夹角第三侧面与上底之间的夹角与位于第三侧面对立面的第四侧面与上底之间的夹角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腔的相邻侧面之间均圆角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点阵RGB灯珠,所述RGB灯珠固定在电路板的凸块上,所述凸块与安装孔匹配,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斜块上,所述斜块固定在壳体中,所述斜块的斜度与聚光腔上底的斜度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长方体形,所述透光板设于壳体的正面下部,所述壳体的背面设置有磁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呈“匚”字形,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宽度与壳体的宽度匹配,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两端内侧均设置有限位卡块,所述壳体两侧与各所述第一夹持部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连接孔,各所述限位卡块均卡入与其对应的连接孔中,所述第二夹持部设于第一夹持部的后侧,所述第二夹持部为弹性夹片,且位于壳体的背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远离第一夹持部的一端且朝向壳体的一面设置有限位凸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电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池、开关、光源、聚光腔、透光板以及夹具,所述夹具设于壳体上部,所述聚光腔内置于壳体下部,所述光源设置在聚光腔内,所述透光板与聚光腔连接,所述光源产生的光通过聚光腔和透光板由壳体的正面倾斜向下射出,所述电池用于为光源供电,所述开关用于控制光源的启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腔为无下底的梯形腔体,所述透光板作为聚光腔的下底与聚光腔连接,所述透光板为平面,所述聚光腔的上底相对于下底的平面为倾斜向下的斜面,其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光源的安装孔,所述聚光腔的各个侧面与其上底之间的夹角均为钝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腔的四个侧面中,第一侧面与上底之间的夹角小于位于第一侧面对立面的第二侧面与上底之间的夹角第三侧面与上底之间的夹角与位于第三侧面对立面的第四侧面与上底之间的夹角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腔的相邻侧面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亮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安士精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