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机制砂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3516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机制砂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固定有进料座,所述进料座的内部通过轴承等距转动安装有多个啮合齿,每两个所述啮合齿之间为啮合连接,所述进料座的一侧上表面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啮合齿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进料座的一侧外壁固定有出料筒。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机制砂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下料的过程中使用者可以通过启动两个伸缩气缸,当两个伸缩气缸启动后其输出轴向前延伸,便会通过第一转动座、第二转动座与定位角轴之间的转动配合带动下料板进行转动调节下料角度,以便使用者可以便捷的进行下料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生产,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机制砂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混凝土,简称为"砼":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也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2、现有的新型机制砂超高性能混凝土在进行下料的过程中,大多其下料机构为倾斜状的下料斗,以便混凝土可以进行便捷下料,但是大多下料斗在下料的过程中不便进行调节下料角度因此具有一定的缺陷。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机制砂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机制砂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新型机制砂超高性能混凝土在进行下料的过程中,大多其下料机构为倾斜状的下料斗,以便混凝土可以进行便捷下料,但是大多下料斗在下料的过程中不便进行调节下料角度因此具有一定的缺陷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机制砂超高性能混凝土,包括混凝土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主体包括有波特兰水泥、硅灰、磨细石英砂、金属纤维、减水剂、自来水、胶凝剂和细砂,所述波特兰水泥重量百分比为27.0-38.0、硅灰重量百分比为8.5-9.5、磨细石英砂重量百分比为0.0-8.0、金属纤维重量百分比为5.5-8.0、减水剂重量百分比为0.5-1.0,自来水重量百分比为5.5-8.0、胶凝剂重量百分比为0.05-0.1和细砂重量百分比为39.0-41.0。

2.一种新型机制砂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新型机制砂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机制砂超高性能混凝土,包括混凝土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主体包括有波特兰水泥、硅灰、磨细石英砂、金属纤维、减水剂、自来水、胶凝剂和细砂,所述波特兰水泥重量百分比为27.0-38.0、硅灰重量百分比为8.5-9.5、磨细石英砂重量百分比为0.0-8.0、金属纤维重量百分比为5.5-8.0、减水剂重量百分比为0.5-1.0,自来水重量百分比为5.5-8.0、胶凝剂重量百分比为0.05-0.1和细砂重量百分比为39.0-41.0。

2.一种新型机制砂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新型机制砂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机制砂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新型机制砂超高性能混凝土时需要使用到制备设备,所述制备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固定有进料座,所述进料座的内部通过轴承等距转动安装有多个啮合齿,每两个所述啮合齿之间为啮合连接,所述进料座的一侧上表面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啮合齿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进料座的一侧外壁固定有出料筒,所述出料筒的内部且位于进料座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螺旋轴,所述进料座的一侧外壁固定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旋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且位于支撑架的侧边固定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的一侧外壁转动安装有下料板,所述下料板的下表面两侧与定位座的外壁两侧均固定有第二转动座,且第二转动座的数量为四个,每两个所述第二转动座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定位角轴,所述定位座的外壁两侧且位于两个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谯林波王玉玺杨择马涛涂家海杨松向佳谭赛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筑城恒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