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堵水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3422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4
本技术属于堵水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折叠堵水墙,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方设置有盖板,所述基座顶端的两侧皆开设有放置槽一,所述盖板与基座的中间处设置有四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皆与盖板底端的四个顶角铰接连接,所述盖板的右侧铰接连接有支撑架,所述堵水板的左侧设置有三个分流板,所述堵水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三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分流板之间的位置相互对应,将堵水板和支撑架折叠起,然后将基座和盖板折叠至重合,使得该装置的整体体积大大减小,然后方便用户放置在车内携带,大大降低了在车内占用的空间,使得用户可以存放更多的物体,或在针对大面积地区减小堵水时,使得用户一辆车可以将该装置携带更多的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堵水墙,具体为一种折叠堵水墙


技术介绍

1、堵水墙是用于隔绝水流的一种工具,一般多雨季节用于城市内居住区和道路上,大雨天气时,城市或者道路排水系统无法快速将雨水排走,则雨水会在低洼地区积攒,导致行人无法通过且车辆无法通过,其中道路桥洞多为低洼地势,容易积攒雨水;

2、现阶段的堵水墙一般通过袋子装载沙土,然后多个沙袋垒积成墙状,或者部分一体式的堵水墙也是矩形袋装,使用时向内部填充重物将其撑起,但是无论是通过沙袋垒积还是袋装堵水墙,在使用前都需要进行填充,耗费大量时间,若在水流湍急时,无法及时的进行堵水操作,且袋装堵水墙容易在水流较多时,受冲击倾倒。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堵水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阶段的堵水墙一般通过袋子装载沙土,然后多个沙袋垒积成墙状,或者部分一体式的堵水墙也是矩形袋装,使用时向内部填充重物将其撑起,但是无论是通过沙袋垒积还是袋装堵水墙,在使用前都需要进行填充,耗费大量时间,若在水流湍急时,无法及时的进行堵水操作,且袋装堵水墙容易在水流较多时,受冲击倾倒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叠堵水墙,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方设置有盖板,所述基座顶端的两侧皆开设有放置槽一,所述盖板与基座的中间处设置有四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皆与盖板底端的四个顶角铰接连接,所述盖板的左侧铰接连接有堵水板,所述盖板的右侧铰接连接有支撑架,所述堵水板的左侧设置有三个分流板,所述堵水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三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分流板之间的位置相互对应。

3、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底端接铰接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皆位于放置槽一的内部,所述滑块可在连接孔的内部自由移动但无法分离,所述支撑柱可完全嵌入放置槽一的内部,同侧两侧所述支撑柱组成八字形。

4、优选的,所述基座前后两侧的内壁皆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柱,所述盖板的前后两侧皆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套,同侧所述连接柱和连接套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连接柱的底端可插入对应位置连接套的内部。

5、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槽孔,所述分流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位于连接板的内部,所述连接板内部的槽孔与连接块的横截面皆为t形,即所述连接块只可在连接板的内部上下移动,所述分流板的横截面为拱形。

6、优选的,所述支撑架无法顺时针旋转至与盖板垂直,所述支撑架与盖板形成六十度夹角,所述支撑架的底端呈锯齿状。

7、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右侧开设有放置槽二,所述放置槽二内部的下方通过轴承连接有加固架,所述加固架可嵌入加固架的内部,所述加固架与地面平行并接触。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9、1、本装置不需要像传统的堵水墙一样向内部填充重物或者沙袋,直接运输至目的地展开即可使用,且增加了与地面的抵触提高该装置的稳定性,使得该装置在针对大水量的情况下,可以更好的完成堵水的目的,避免因为水流较大,该装置被冲走,且可以通过分流板将水流分流,使得水流的冲击将不会直接同时作用在整个装置上,并且通过加固架增加与地面的接触,提高抵触效果,而不会像传统的堵水墙一样直接被冲击造成移动;

10、2、该装置不使用或者需要运输时,可以将堵水板和支撑架折叠起,然后将基座和盖板折叠至重合,使得该装置的整体体积大大减小,然后方便用户放置在车内携带,大大降低了在车内占用的空间,使得用户可以存放更多的物体,或在针对大面积地区减小堵水时,使得用户一辆车可以将该装置携带更多的数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堵水墙,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上方设置有盖板(2),所述基座(1)顶端的两侧皆开设有放置槽一(3),所述盖板(2)与基座(1)的中间处设置有四个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的顶端皆与盖板(2)底端的四个顶角铰接连接,所述盖板(2)的左侧铰接连接有堵水板(5),所述盖板(2)的右侧铰接连接有支撑架(6),所述堵水板(5)的左侧设置有三个分流板(10),所述堵水板(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三个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与分流板(10)之间的位置相互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堵水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4)的底端接铰接连接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皆位于放置槽一(3)的内部,所述滑块(12)可在连接孔(13)的内部自由移动但无法分离,所述支撑柱(4)可完全嵌入放置槽一(3)的内部,同侧两侧所述支撑柱(4)组成八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堵水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前后两侧的内壁皆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柱(7),所述盖板(2)的前后两侧皆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套(8),同侧所述连接柱(7)和连接套(8)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连接柱(7)的底端可插入对应位置连接套(8)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堵水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9)的内部开设有槽孔,所述分流板(1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1),所述连接块(11)位于连接板(9)的内部,所述连接板(9)内部的槽孔与连接块(11)的横截面皆为T形,即所述连接块(11)只可在连接板(9)的内部上下移动,所述分流板(10)的横截面为拱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堵水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6)无法顺时针旋转至与盖板(2)垂直,所述支撑架(6)与盖板(2)形成六十度夹角,所述支撑架(6)的底端呈锯齿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堵水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6)的右侧开设有放置槽二(14),所述放置槽二(14)内部的下方通过轴承连接有加固架(15),所述加固架(15)可嵌入加固架(15)的内部,所述加固架(15)与地面平行并接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堵水墙,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上方设置有盖板(2),所述基座(1)顶端的两侧皆开设有放置槽一(3),所述盖板(2)与基座(1)的中间处设置有四个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的顶端皆与盖板(2)底端的四个顶角铰接连接,所述盖板(2)的左侧铰接连接有堵水板(5),所述盖板(2)的右侧铰接连接有支撑架(6),所述堵水板(5)的左侧设置有三个分流板(10),所述堵水板(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三个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与分流板(10)之间的位置相互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堵水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4)的底端接铰接连接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皆位于放置槽一(3)的内部,所述滑块(12)可在连接孔(13)的内部自由移动但无法分离,所述支撑柱(4)可完全嵌入放置槽一(3)的内部,同侧两侧所述支撑柱(4)组成八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堵水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前后两侧的内壁皆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柱(7),所述盖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志鹏刘剑波欧阳前超吴彩锋秦振雄李浩轩卢彩薇夏江高飞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