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自动过坝的拦污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1651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自动过坝的拦污漂装置,属于拦污漂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驱动组和承载组件,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端部铰接,第二支撑杆为水平设置,第一支撑杆为竖直设置,第二支撑杆设置在水下,第一支撑杆与坝体连接,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远离铰接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延伸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延伸结构,能够根据实际工况改变第一支撑杆和第一延伸杆的竖直高度以及第二支撑杆和第二延伸杆的水平长度,从而改变驱动组的运行方向,进而改变垃圾阻拦收集后的运动方向,拦污漂装置的自由调节程度更高,拓宽了拦污漂装置的适应场景。拓宽了拦污漂装置的适应场景。拓宽了拦污漂装置的适应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自动过坝的拦污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垃圾自动过坝的拦污漂装置,属于拦污漂


技术介绍

[0002]传统拦污漂仅为被动拦截,通过阻拦垃圾的运动起到将垃圾限制的作用,当下大多将垃圾传送装置和拦污漂共同使用以同时达到将垃圾收集和转运的目的。
[0003]常规垃圾传送装置以及拦污漂无法根据实际安装位置进行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调节,导致其可适配的使用场景较少,存在一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垃圾自动过坝的拦污漂装置,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常规垃圾传送装置以及拦污漂无法根据实际安装位置进行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调节,导致其可适配的使用场景较少的问题。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垃圾自动过坝的拦污漂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驱动组和承载组件,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端部铰接,第二支撑杆为水平设置,第一支撑杆为竖直设置,第二支撑杆设置在水下,第一支撑杆与坝体连接,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远离铰接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延伸结构,驱动组安装在延伸结构上,承载组件安装在驱动组上,驱动组用于驱动承载组件循环往复运动,延伸结构包括第一延伸杆、第二延伸杆和限位插孔,第一延伸杆沿第一支撑杆的延伸方向插入第一支撑杆远离铰接的一端,第二延伸杆沿第二支撑杆的延伸方向插入第二支撑杆远离铰接的一端,限位插孔分别位于第一支撑杆和第一延伸杆的连接处以及第二支撑杆和第二延伸杆的连接处,限位插孔内设置插入设置有限位栓,限位栓分别与第一延伸杆和第二延伸杆卡接。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延伸结构,能够根据实际工况改变第一支撑杆和第一延伸杆的竖直高度以及第二支撑杆和第二延伸杆的水平长度,从而改变驱动组的运行方向,进而改变垃圾阻拦收集后的运动方向,同时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铰接角度能够自行调节,使得拦污漂装置的自由调节程度更高,拓宽了拦污漂装置的适应场景。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驱动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轴、传动轮和从动轴,驱动电机固定在第一延伸杆远离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主动轴穿过第一延伸杆并与第一延伸杆转动连接,主动轴分别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延伸方向均垂直,主动轴与驱动电机动力连接,从动轴设置在第二延伸杆远离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从动轴穿过第二延伸杆并与第二延伸杆转动连接,从动轴分别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延伸方向均垂直,传动轮分别配合安装在从动轴和主动轴上,两个传动轮之间绕设有传送带,传送带和两个传动轮形成带轮组,承载组件安装在传送带上跟随传送带往复运动。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轴转动,从驱动传动轮转动,由于传送带和两个传动轮形成带轮组,此时传动轮和传送带的运动方式为皮带轮运动方式,在传送
带上安装的承载组件跟随传送带往复运动,在承载组件的运动轨迹中的垃圾能够被承载组件从水中托起,而后随着传送带的运转将垃圾转运,从而达到对垃圾的收集清理目的。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承载组件包括承载板、透水孔和限位结构,承载板垂直固定在传送带外侧面,透水孔设置在承载板上,透水孔将承载板贯穿,限位结构设置在承载板远离传送带的一端。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入承载组件内的垃圾残留的水分能够通过透水孔流出,避免垃圾在转运过程中连同水分一同转运,从而降低了转运时垃圾的重量,使得收集的垃圾更容易被转运。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承载板呈类L形设置,承载板类L形的折弯角大于一百二十度。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折弯角能够使在承载板上的垃圾在运动过程中不易与承载板发生相对滑动,通过与承载板折弯的一端抵接能够对垃圾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提高了垃圾在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限位结构包括拦截板和扭簧,拦截板铰接在承载板远离传送带的一端,扭簧设置在拦截板与承载板的铰接轴处,常态下拦截板与承载板靠近传送带的部分平行。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拦截板在扭簧的作用下保持与承载板靠近传送带的部分平行的状态,当垃圾进入承载板上时在重力作用下拦截板沿铰接处朝向承载板翻转使垃圾进入承载板上,当垃圾与拦截板脱离连接时在扭簧作用下拦截板反向翻转,此时垃圾若与承载板发生相对滑动时,拦截板能够阻拦垃圾运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垃圾在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二延伸杆远离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固定有拦污漂,拦污漂远离第二延伸杆的一端与河岸或另一个拦污漂装置上的拦污漂端部连接,拦污漂能够在水面上漂浮。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垃圾跟随水流通过拦污漂时能够被拦污漂拦截,从而使垃圾在拦污漂范围内运动,最终使垃圾运动至承载组件处被承载板转运,结构简单,且拦污漂的更换成本较低,降低了拦污漂装置的维修成本。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通过设置延伸结构,能够根据实际工况改变第一支撑杆和第一延伸杆的竖直高度以及第二支撑杆和第二延伸杆的水平长度,从而改变驱动组的运行方向,进而改变垃圾阻拦收集后的运动方向,拦污漂装置的自由调节程度更高,增强了拦污漂装置的适应场景。
[0019]2.拦截板在扭簧的作用下保持与承载板靠近传送带的部分平行的状态,当垃圾进入承载板上时在重力作用下拦截板沿铰接处朝向承载板翻转使垃圾进入承载板上,当垃圾与拦截板脱离连接时在扭簧作用下拦截板反向翻转,此时垃圾若与承载板发生相对滑动时,拦截板能够阻拦垃圾运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垃圾在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中承载板未承载垃圾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中拦截板被垃圾按压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0、第一支撑杆;11、第一延伸杆;12、第二支撑杆;13、第二延伸杆;14、限位插孔;15、限位栓;20、驱动电机;21、主动轴;22、传动轮;23、传送带;24、从动轴;30、承载组件;31、承载板;32、拦截板;33、透水孔;40、拦污漂。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5]如图1

3所示,一种垃圾自动过坝的拦污漂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10、第二支撑杆12、驱动组和承载组件30,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12端部铰接,第二支撑杆12为水平设置,第一支撑杆10为竖直设置,第二支撑杆12设置在水下,第一支撑杆10与坝体或靠近坝体的支撑结构连接,拦污漂装置靠近坝体的一侧安装有收集垃圾的垃圾箱。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12远离铰接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延伸结构,驱动组安装在延伸结构上,承载组件30安装在驱动组上,驱动组用于驱动承载组件30循环往复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自动过坝的拦污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杆(10)、第二支撑杆(12)、驱动组和承载组件(30),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12)端部铰接,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12)远离铰接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延伸结构,驱动组安装在延伸结构上,承载组件(30)安装在驱动组上,驱动组用于驱动承载组件(30)循环往复运动,延伸结构包括第一延伸杆(11)、第二延伸杆(13)和限位插孔(14),第一延伸杆(11)沿第一支撑杆(10)的延伸方向插入第一支撑杆(10)远离铰接的一端,第二延伸杆(13)沿第二支撑杆(12)的延伸方向插入第二支撑杆(12)远离铰接的一端,限位插孔(14)分别位于第一支撑杆(10)和第一延伸杆(11)的连接处以及第二支撑杆(12)和第二延伸杆(13)的连接处,限位插孔(14)内设置插入设置有限位栓(15),限位栓(15)分别与第一延伸杆(11)和第二延伸杆(13)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自动过坝的拦污漂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组包括驱动电机(20)、主动轴(21)、传动轮(22)和从动轴(24),驱动电机(20)固定在第一延伸杆(11)远离第一支撑杆(10)的一端,主动轴(21)穿过第一延伸杆(11)并与第一延伸杆(11)转动连接,主动轴(21)分别与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12)的延伸方向均垂直,主动轴(21)与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苏忠吴彩荷李浩轩周大伟金玉杰陈翀曹倩倩高佳欣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