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水污染治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1169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河道水污染治理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有两个T型板,两个所述T型板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传动辊,两个所述传动辊的表面安装有传送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安装板、T型板、传动辊、传送带、第一转轴、支撑杆、打捞框、第二转轴、第一齿轮和第一电机,水污染治理过程中需要对漂浮垃圾进行打捞时,可将治理装置安装在打捞小船上,工作人员通过操作此治理装置,便可自动将河道内部的垃圾进行打捞输送,通过设置粉碎箱、粉碎辊、第二齿轮和第三电机,可对打捞上来的河道漂浮物垃圾进行粉碎,从而能够减小垃圾占用的空间,使得打捞小船的可用空间得到充分利用。捞小船的可用空间得到充分利用。捞小船的可用空间得到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水污染治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污染治理
,具体为一种河道水污染治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城市河道是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提供水源、运输、防洪排涝、调节气候及降低环境污染的作用,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河道的治理对于城市更好的发展显得非常重要,而河道水面经常会漂浮有很多垃圾和树叶,水污染治理时,就需要将这些漂浮垃圾进行清理,从而防止河道水进一步发生污染,在对河道水上漂浮的垃圾进行清理时,一般通过工作人员驾驶小船对漂浮垃圾进行清理,但是在清理过程中,由于小船的空间有限,而垃圾堆放后较为杂乱,导致垃圾会占用较大空间,从而对小船的可利用空间造成影响,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河道水污染治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河道水污染治理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河道水污染治理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有两个T型板,两个所述T型板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传动辊,两个所述传动辊的表面安装有传送带,两个所述T型板的一侧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均固定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有打捞框,其中一个所述T型板的一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表面均固定有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其中一个所述T型板的一侧壁固定有两个第一电机,其中一个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传动辊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个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有粉碎箱,所述粉碎箱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粉碎辊,所述粉碎辊的一端均固定有第二齿轮,两个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粉碎箱的一侧壁固定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粉碎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粉碎箱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粉碎箱一侧壁开设有出料口。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口的顶部固定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位于传送带的排料口下方。
[0009]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的外部固定有围框,所述围框的插槽内部紧密插设有挡板。
[0010]进一步地,所述粉碎箱的内部固定有斜板,所述斜板的顶部等距开设有过滤孔。
[0011]进一步地,所述粉碎箱的一侧壁连通固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安装有阀门。
[0012]进一步地,所述粉碎箱的一侧壁设置有可视观察窗。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河道水污染治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通过设置安装板、T型板、传动辊、传送带、第一转轴、支撑杆、打捞框、第二转轴、第一齿轮和第一电机,水污染治理过程中需要对漂浮垃圾进行打捞时,可将治理装置安装在打捞小船上,工作人员通过操作此治理装置,便可自动将河道内部的垃圾进行打捞输送,通过设置粉碎箱、粉碎辊、第二齿轮和第三电机,可对打捞上来的河道漂浮物垃圾进行粉碎,从而能够减小垃圾占用的空间,使得打捞小船的可用空间得到充分利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第一视角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第二视角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T型板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粉碎辊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粉碎箱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安装板;2、T型板;3、传动辊;4、传送带;5、第一转轴;6、支撑杆;7、打捞框;8、第二转轴;9、第一齿轮;10、第一电机;11、粉碎箱;12、粉碎辊;13、第二齿轮;14、第三电机;15、进料口;16、出料口;17、进料斗;18、围框;19、挡板;20、斜板;21、过滤孔;22、排水管;23、可视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0023]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河道水污染治理装置,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的顶部固定有两个T型板2,两个T型板2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传动辊3,两个传动辊3的表面安装有传送带4,两个T型板2的一侧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5,第一转轴5的表面均固定有支撑杆6,两个支撑杆6的底部固定有打捞框7,其中一个T型板2的一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8,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8的表面均固定有第一齿轮9,两个第一齿轮9啮合连接,其中一个T型板2的一侧壁固定有两个第一电机10,其中一个第一电机10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传动辊3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个第一电机10的输出端与第二转轴8的一端固定连接,安装板1的顶部固定有粉碎箱11,粉碎箱11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粉碎辊12,粉碎辊12的一端均固定有第二齿轮13,两个第二齿轮13啮合连接,粉碎箱11的一侧壁固定有第三电机14,第三电机14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粉碎辊12的一端固定连接,粉碎箱11顶部开设有进料口15,粉碎箱11一侧壁开设有出料口16,在使用此治理装置时,可将治理装置安装在打捞小船上,对漂浮垃圾进行清理时,
可启动其中一个第一电机10,当第一电机10转动时会带动第二转轴8转动,在两个第一齿轮9的配合下,可同时带动第一转轴5转动,当第一转轴5转动时会带动支撑杆6转动,支撑杆6此时会带动打捞框7转动伸入到河道水内部,接着可启动第一电机10反转,此时漂浮物垃圾会存留在打捞框7的内部,然后继续转动打捞框7,此时其内部的垃圾会滑落至传送带4上,在两个传动辊3的作用下带动传送带4转动,然后将垃圾输送至粉碎箱11的内部,开启第三电机14,第三电机14会带动其中一个粉碎辊12转动,在两个第二齿轮13的配合下,两个粉碎辊12同时反方向转动,从而可对倒入粉碎箱11内部的垃圾进行粉碎,避免其存放时会占用较大空间。
[0024]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料口15的顶部固定有进料斗17,进料斗17位于传送带4的排料口下方,方便传送带4将垃圾送入到粉碎箱11的内部。
[0025]如图2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出料口16的外部固定有围框18,围框18的插槽内部紧密插设有挡板19,可以对粉碎后的垃圾进行阻挡,需要将其排出时,只需将挡板19从围框18的内部拔出即可。
[0026]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粉碎箱11的内部固定有斜板20,斜板20的顶部等距开设有过滤孔21,可以方便对粉碎垃圾中残留的水分进行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水污染治理装置,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顶部固定有两个T型板(2),两个所述T型板(2)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传动辊(3),两个所述传动辊(3)的表面安装有传送带(4),两个所述T型板(2)的一侧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5),所述第一转轴(5)的表面均固定有支撑杆(6),两个所述支撑杆(6)的底部固定有打捞框(7),其中一个所述T型板(2)的一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8),所述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8)的表面均固定有第一齿轮(9),两个所述第一齿轮(9)啮合连接,其中一个所述T型板(2)的一侧壁固定有两个第一电机(10),其中一个第一电机(10)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传动辊(3)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个第一电机(10)的输出端与第二转轴(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1)的顶部固定有粉碎箱(11),所述粉碎箱(11)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粉碎辊(12),所述粉碎辊(12)的一端均固定有第二齿轮(13),两个第二齿轮(13)啮合连接,所述粉碎箱(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亮张云逸唐胜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泓铭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