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安装构造及具有安装构造的车辆制造技术_技高网

安装构造及具有安装构造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3363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装构造及具有安装构造的车辆,具有良好隔音效果与结构强度,能避免控制单元损坏。安装构造设置在车辆中,用以安装控制单元,包括:地板面板,构成车辆的车身的下部;地板通道,设置在地板面板中,在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中央,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并朝向车辆的上方突出;一对支架,连接到由地板通道的侧表面和上表面所构成的角部上;绝缘体,配置成覆盖地板面板和支架;地毯,设置在绝缘体上;及支架凸部,构成为:与地板通道的上表面隔开,且在支架凸部上固定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固定在:从设置在绝缘体和地毯中的开口露出的支架凸部上。绝缘体和地毯,设置在控制单元和地板通道之间。在控制单元与地板通道之间设置有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装构造(installation structure),尤其涉及一种在车辆中用以安装控制单元(control unit)的安装构造。


技术介绍

1、近年来,努力地提供了可持续输送系统,以将处于弱势立场的中老年人或儿童等,纳入到交通参与人中。为了实现所述目的,通过与车辆宜居性有关的研究开发,而致力于更进一步改善交通的安全性或便利性。可是,在车辆宜居性的研究开发中,车辆的结构强度与隔音性能是课题。

2、在现有技术中,在车辆的中央通道的上部,具有用于安装侧面碰撞检测部的大致m字状的支架。所述支架是由板面朝向宽度方向的垂直板状的左右脚部、和位于左右脚部之间且板面朝向上下方向的水平板状的中间部所构成。所述中间部设置成低于所述脚部的上端;并且,用于安装侧面碰撞检测部的左右安装部,形成在脚部的上端和中间部之间。结果是,无论中央通道的高度如何,侧面碰撞检测部的高度都可以针对每种车型而进行适当的设置,并且,侧面碰撞负载可以在尽可能不减速的情况下快速传递。

3、然而,在中央通道的没有设置支架的部分,容易发生振动。此外,在安装绝缘体和地毯时,m字状的支架的间隙会减少绝缘体和地毯的面积,而会降低隔音性能。因此,有需要对车辆中的上述结构进行改良。

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所述课题而以达成良好隔音效果与结构强度为目的。而且,进而有助于发展可持续输送系统。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愿2015-155227号(日本专利特开2017-030670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装构造,能够达成良好隔音效果,并提升结构强度。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装构造,设置在车辆中,所述安装构造用以安装控制单元,所述安装构造包括:地板面板,构成所述车辆的车身的下部;地板通道,设置在所述地板面板中,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中央,沿着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并朝向所述车辆的上方突出;一对支架,连接到由所述地板通道的侧表面和上表面所构成的角部上;绝缘体,配置成覆盖所述地板面板和所述支架;地毯,设置在所述绝缘体上;以及支架凸部,构成为:与所述地板通道的所述上表面隔开,且在所述支架凸部上固定有所述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固定在:从设置在所述绝缘体和所述地毯中的开口露出的所述支架凸部上;所述绝缘体和所述地毯,设置在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地板通道之间;在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地板通道之间设置有空间。

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基座;单元壳体,在所述单元壳体的内部收纳有所述基座;以及脚部,从所述单元壳体的侧面的下端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并且,所述脚部固定于所述支架凸部的上表面。

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地板通道具有凹部,所述凹部位在所述地板通道的所述上表面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央,且所述凹部沿着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

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上,所述支架的上表面设置在与所述地板通道的所述凹部不重叠的位置。

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述地板通道的所述角部,位在所述地板通道的所述凹部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所述地板通道的所述角部,构成为: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位于所述车辆的下方的阶梯状。

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两侧的所述绝缘体和所述地毯上,设置有切口;所述切口构成为:沿着所述支架凸部和所述控制单元的固定部而设置。

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构成为:从所述地板通道而逐渐倾斜;所述绝缘体和所述地毯,设置在所述支架的倾斜位置。

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的所述脚部的下表面,设置在比所述单元壳体的下表面的更下方。

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构成为l形,所述控制单元固定在所述支架的悬臂截面上。

11、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具有上述的安装构造。

12、基于上述,在本专利技术的安装构造及具有安装构造的车辆中,通过将一对支架连接到地板通道的角部,来增加地板通道的刚度的同时,在控制单元和地板通道之间的支架上方设置了绝缘体与地毯;并且,在地板通道的固定部处设置了开口,因此,本专利技术能够增加设置绝缘体与地毯的面积,进而提高隔音效果。此外,通过在地毯和控制单元之间设置了空间,可以防止来自地毯的杂质(水分等)粘附到控制单元的基座上,以避免基座的腐蚀。

13、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设置在车辆中,所述安装构造用以安装控制单元,所述安装构造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设置在车辆中,所述安装构造用以安装控制单元,所述安装构造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松佑纪小村辉基尾﨑智昭山﨑敦弘赤上猛土居隆之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