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折叠拖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对折型折叠拖车车架。
技术介绍
1、折叠拖车,一种可折叠、可拖行的载物车,因其使用简单,可载物,收纳方便,省时省力,在搬运东西时得到广泛的应用,现常被用于户外活动或是短途运输中。
2、现有的拖车车架如专利号cn202320665465.3(一种可折叠的露营车)其公开了前支架、后支架和底支架,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分别竖立固定在底支架两端;所述底支架包括左架和右架,所述左架和右架连接处通过转轴转动铰接实现折叠;底支架两侧分别设有侧围,所述侧围可折叠;侧围和底支架之间设有连接铁片。侧围通过多根铰接杆互相铰接,多根铰接杆形成交叉,连接铁片连接在多根铰接杆形成交叉的交叉点。前支架的外侧固定拉把,底支架的底部四角均设有轮子;此种结构能够实现折叠,缩减占用空间,但是通过其的附图及说明书的记载可知,其的侧围由于和前后支架转动连接的,且不具备限位的结构,因此导致其在使用时,力容易集中,车体容易受力的影响导致变形,且其的连接铁片是用于拉住底支架,防止底支架下沉,这就导致力进一步作用在侧围上,更会导致其变形,承重能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折型折叠拖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支架组件,所述底支架组件可相对折叠,所述底支架组件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端支架组件,两个所述端支架组件的同一侧之间均设有侧支架组件,所述侧支架组件位于所述底支架组件的侧部,所述端支架组件用于连接所述侧支架组件和限制所述侧支架组件的转动角度,前端的所述端支架组件设有第一车轮,后端的所述端支架组件设有第二车轮;每个所述侧支架组件的顶部两端分别连接有转接杆,所述转接杆远离所述侧支架组件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端的所述端支架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折型折叠拖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支架组件包括:第一底托、第二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折型折叠拖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支架组件,所述底支架组件可相对折叠,所述底支架组件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端支架组件,两个所述端支架组件的同一侧之间均设有侧支架组件,所述侧支架组件位于所述底支架组件的侧部,所述端支架组件用于连接所述侧支架组件和限制所述侧支架组件的转动角度,前端的所述端支架组件设有第一车轮,后端的所述端支架组件设有第二车轮;每个所述侧支架组件的顶部两端分别连接有转接杆,所述转接杆远离所述侧支架组件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端的所述端支架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折型折叠拖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支架组件包括:第一底托、第二底托;所述第一底托和所述第二底托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底托和所述第二底托相互远离的一端两侧分别与对应端的所述端支架组件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折型折叠拖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托和所述第二底托连接的一端底面部分开口,所述第二底托与所述第一底托连接的一端部分插入所述开口内,所述第一底托远离所述第二底托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方向横杆,所述方向横杆的中部转动有方向转接杆,所述方向转接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方向拉杆,所述第一车轮位于所述方向横杆的两端并与所述方向转接杆的底部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折型折叠拖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端支架组件包括:支撑杆、连接座、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杆分别位于所述底支架组件的一端两侧,所述连接座固定设于每个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和底端,所述支撑杆的底端通过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底支架组件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折型折叠拖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呈“x”型交叉状设于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连接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折型折叠拖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每个位于顶部的所述连接座皆设有用于限制所述转接杆转动的安装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折型折叠拖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轮和/或所述第二车轮用于驱动所述底支架组件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折型折叠拖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支架组件皆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海成,李秀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云睿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