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具体为一种汽车车灯智能制造用气密性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新能源领域的飞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在新能源汽车生产过程中,车灯的加工,占据一定的比重,车灯大都置于外部,容易受雨水侵扰,进而车灯的气密性要求较高,在车灯的制造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其进行气密性测试,但是现有的气密性测试系统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2、针对车灯的气密性测试,现有技术大都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采用充气加压设备和测压设备进行测试,另一种是将车灯放入水中进行加压测试,这两种方式,一方面需要对车灯进行夹紧固定,而采用夹紧的方式,使得车灯会受到较大的压力,接缝处的一些微小漏点容易被压紧,此时再进行加压测试,无疑是不准确的,同时采用测压设备配合加压设备,即使存在泄露,也不方便获知何处泄露,影响后续的返修,另一方面,直接放入水中,存在泄露点的车灯内部会进入大量水,严重的会造成该车灯报废,浪费资源,不方便对车灯进行便捷稳定的气密性测试。
3、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气密性测试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r/>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车灯智能制造用气密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边缘处安装有充气泵(2),且底座(1)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并且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的内壁上均安装有外固定头(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灯智能制造用气密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槽(19),所述活动槽(19)开设于底座(1)顶部的两侧,且活动槽(19)内横向转动安装有第二螺杆(20),所述第二螺杆(20)上螺纹套设有活动座(21),且左侧和右侧活动座(21)的顶部空腔内分别嵌入式转动安装有第一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灯智能制造用气密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边缘处安装有充气泵(2),且底座(1)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并且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的内壁上均安装有外固定头(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灯智能制造用气密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槽(19),所述活动槽(19)开设于底座(1)顶部的两侧,且活动槽(19)内横向转动安装有第二螺杆(20),所述第二螺杆(20)上螺纹套设有活动座(21),且左侧和右侧活动座(21)的顶部空腔内分别嵌入式转动安装有第一齿环(22)和第二齿环(23),所述活动座(21)内部嵌入式安装有传动齿轮(24),且传动齿轮(24)通过电机驱动,并且传动齿轮(24)与第一齿环(22)和第二齿环(23)相啮合,所述第一齿环(22)顶部的内部固定有轨迹座(25),且轨迹座(25)的底部空腔内通过第三弹簧(26)贴合滑动安装有轨迹杆(27),并且轨迹杆(27)底部安装有滚轮,所述第二齿环(23)顶部的内部固定有喷洒座(28),且喷洒座(28)底部空腔内通过第四弹簧(29)贴合滑动设置有安装杆(30),并且安装杆(30)的底部连接有喷头(31),所述喷头(31)通过软管与液箱(32)泵送连接,且液箱(32)固定于第二支撑板(4)的顶部,所述支撑座(6)的顶部安装有调节组件(33),所述轨迹杆(27)通过调节组件(33)调整喷头(31)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灯智能制造用气密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固定头(12)在支撑座(6)左侧位置处前后方向上等间距分布,且标准固定头(12)与测试固定头(15)的分布位置相对应,并且标准固定头(12)与外固定头(5)的分布位置相对应,所述标准固定头(12)的端部与第一支撑板(3)上安装的外固定头(5)端部之间的距离大于吸盘(16)与第二支撑板(4)上安装的外固定头(5)端部之间的距离,且标准固定头(12)的外端采用橡胶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灯智能制造用气密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组件(18)包括第一齿条(181),所述第一齿条(181)固定于标准固定头(12)的底部,且第一齿条(181)在支撑座(6)内限位滑动,所述第一齿条(181)的上方设置有第二齿条(182),且第二齿条(182)固定于测试固定头(15)的底部,所述第一齿条(181)和第二齿条(182)之间啮合设置有第一齿辊(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意德,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诺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