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混凝沉淀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2656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9
本技术涉及混凝沉淀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混凝沉淀桶;其可有效降低污水进水水压,降低污水对沉降污泥的影响,并提高絮凝剂投加均匀性;包括投药沉降一体机构,所述投药沉降一体机构包括桶体、与桶体中心轴线共线的内筒、套设于桶体上部的溢流筒、贯穿桶体并伸入至内筒中部的进水管和减压投药组件,所述桶体的顶部低于溢流筒的顶部,所述减压投药组件包括投药箱以及与投药箱连通的缩口投药管,所述缩口投药管的中心轴线与内筒的中心轴线共线,所述缩口投药管内设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放置有与缩口投药管缩口部契合的配重球,所述桶体底部设有第一排泥管,所述溢流筒处安装有伸入溢流筒内底部的第一排水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混凝沉淀设备的,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混凝沉淀桶


技术介绍

1、众所周知,沉淀法是污水处理中一种最基本的物理处理方法,它利用重力使得污水中的悬浮物质缓慢下沉,从而达到分离去除污染物的目的。沉淀法所需要的设备即为沉淀池。

2、如中国技术专利,公告号cn219314696u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絮凝沉淀池。其技术方案包括:罐体,罐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密封罩,且密封罩顶部的中央位置处固定安装有进入管,进入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布水管,且布水管的底部等距离固定安装有多组喷头,进入管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排气扇,且排气扇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管。

3、然而,本专利技术人具体实施此装置时,发现存在以下缺陷:污水进入至沉淀池内形成的水流对沉淀池内沉降的污泥形成冲击,不利于污泥的沉降;为提高沉降效果,需向沉淀池内投加絮凝剂,絮凝剂的投加均匀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有效降低污水进水水压,降低污水对沉降污泥的影响,并提高絮凝剂投加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混凝沉淀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投药沉降一体机构,所述投药沉降一体机构包括桶体(1)、与桶体(1)中心轴线共线的内筒(2)、套设于桶体(1)上部的溢流筒(3)、贯穿桶体(1)并伸入至内筒(2)中部的进水管(4)和减压投药组件,所述桶体(1)的顶部低于溢流筒(3)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混凝沉淀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流沉淀箱(9),所述投药沉降一体机构为两组,两组投药沉降一体机构上的第一排水管(8)均伸入至平流沉淀箱(9)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混凝沉淀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流沉淀箱(9)内安装有挡流堰(10),所述挡流堰(10)将平流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混凝沉淀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投药沉降一体机构,所述投药沉降一体机构包括桶体(1)、与桶体(1)中心轴线共线的内筒(2)、套设于桶体(1)上部的溢流筒(3)、贯穿桶体(1)并伸入至内筒(2)中部的进水管(4)和减压投药组件,所述桶体(1)的顶部低于溢流筒(3)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混凝沉淀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流沉淀箱(9),所述投药沉降一体机构为两组,两组投药沉降一体机构上的第一排水管(8)均伸入至平流沉淀箱(9)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混凝沉淀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流沉淀箱(9)内安装有挡流堰(10),所述挡流堰(10)将平流沉淀箱(9)分为二沉腔(11)和三沉腔(12),所述投药沉降一体机构上的第一排水管(8)的输出端均伸入至二沉腔(11)内,所述平流沉淀箱(9)上设有与三沉腔(12)连通的第二排水管(13),所述平流沉淀箱(9)的底部两侧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力仁王悦辉林凯文刘东生沈赵兵刘莹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徽能新邦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