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是一种寒区输变电混凝土基础冻融循环自适应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输变电工程的发展,大量输变电工程建设逐渐由东部平原转向海拔较高、环境条件较为复杂的西北高海拔地区。但由于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影响,西北高海拔地区会面临常年低温、相对湿度较低等复杂环境。对于西北高海拔寒区,混凝土冻融循环作用会对输变电基础造成破坏,降低混凝土性能。
2、输变电混凝土基础位于冻土区埋藏较浅的活动层,每年都会发生季节性的融化和冻结,易造成基础的冻胀现象,当混凝土基础埋于冻结层中时,基础侧表面会受到由于土体冻胀产生的切向冻胀力,在冻融循环的长期作用下,会导致输电杆塔塔体出现倾斜、混凝土结构破碎与钢结构受损的重大安全事故,极大威胁了输变电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3、因此,为减小寒区环境对混凝土基础的影响,从而降低安全隐患,亟需一种能够适应寒区输变电混凝土基础的冻融循环自适应装置,以减小寒区土体冻融循环对输变电基础的不利影响,进而控制冻融破坏对基础造成的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寒区输变电混凝土基础冻融循环自适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基础(1)、自适应装置(2)、电渗透系统(3)、四根抗拔杆(4)以及四个挡板单元(5),所述自适应装置(2)包括中心位置承载于所述混凝土基础(1)底部的底板(21)以及均匀布置在所述底板(21)表面四角位置的四个挤压单元,每个所述挤压单元包括外形呈L形并与底板(21)一体成型的侧壁板(22)以及设置在所述侧壁板(22)两支臂内侧边缘处的两个挤压板(23),每个所述挤压板(23)背面与侧壁板(22)对应支臂之间通过气杆(24)连接,所述气杆(24)处于伸长状态下两个挤压板(23)能够呈L形对接接触,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寒区输变电混凝土基础冻融循环自适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基础(1)、自适应装置(2)、电渗透系统(3)、四根抗拔杆(4)以及四个挡板单元(5),所述自适应装置(2)包括中心位置承载于所述混凝土基础(1)底部的底板(21)以及均匀布置在所述底板(21)表面四角位置的四个挤压单元,每个所述挤压单元包括外形呈l形并与底板(21)一体成型的侧壁板(22)以及设置在所述侧壁板(22)两支臂内侧边缘处的两个挤压板(23),每个所述挤压板(23)背面与侧壁板(22)对应支臂之间通过气杆(24)连接,所述气杆(24)处于伸长状态下两个挤压板(23)能够呈l形对接接触,所述电渗透系统(3)分为四个子系统与四个挤压单元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子系统采用串联形式并包括直流电源箱(31)、温控开关、固定在侧壁板(22)内侧夹角处的负极管(32)和正极管(33)以及固定在其中一个挤压板(23)接触端面的触发式电感传感器,其中,所述温控开关和所述触发式电感传感器共同作为开关,在温控开关检测到温度在0℃以下且触发式电感传感器未被两个挤压板(23)挤压的条件下子系统工作,所述四根抗拔杆(4)中间固定在底板(21)四角位置并与四个子系统的所述负极管(32)一一对应设置,抗拔杆(4)顶端套装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安宁,曹有财,金浩,张子堂,陈廷彧,陈鸿博,李正发,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建设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