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源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2568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8
本技术涉及半导体发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源器件,其包括支架、发光芯片、第一透光胶层、高反射胶层和第二透光胶层。发光芯片设于支架内。第一透光胶层覆盖发光芯片的正面和侧面。高反射胶层设于第一透光胶层的外周、支架内。第一透光胶层与高反射胶层的交界面设置为与发光芯片的正面呈一定角度的反射面。第二透光胶层设于高反射胶层的上方且完全覆盖第一透光胶层,第二透光胶层用于对光束进行优化、整形或者改变出光颜色。本技术的的光源器件实现正面出光,充分利用侧面光,光能利用率高且亮度好。同时,本技术将含荧光粉的第二透光胶层与发光芯片分离设置,发光效率高、发光颜色均匀稳定且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半导体发光,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源器件


技术介绍

1、为了实现光源器件的特殊光学功能,需在发光芯片的表面涂覆透光胶层或者荧光胶层,目前涂覆工艺主要利用电泳、喷涂、溅射等方法实现, 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过程复杂,设备昂贵,物料浪费严重,导致工艺成 本过高,不适用于低成本的批量生产。

2、而现有技术通过碗杯结构的支架承载荧光胶的形式实现,在碗杯结构限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低成本的批量生产。参照图3,现有技术的光源器件包括支架1、设于支架1内的发光芯片2,发光芯片2的正面和侧面覆盖第一透光胶层3,第一透光胶层3的侧面外周围绕有高反射胶层4。第一透光胶层3可设置为荧光胶层。由于高反射胶层4的存在,发光芯片2的侧面光会被反射回的第一透光胶层3内,实现发光芯片2的正面出光。但是存在的问题,第一透光胶层3与高反射胶层4的交界面为竖平面,当发光芯片2的侧面发出的光入射至高反射胶层4后返回到发光芯片2的侧面。发光芯片2的侧面的发射光来回在第一透光胶层3与高反射胶层4之间传播,数次往返后光被材料本身吸收,发光芯片2的侧面的光能到达正面出光的寥寥无几,光能利用率低。

3、另外,当第一透光胶层3设置为荧光胶层时,荧光粉胶层与发光芯片2直接接触,而发光芯片2在工作时荧光粉胶层的温度会迅速升高,荧光粉胶层会因发光芯片2发光产生的热量而老化,致使其发光效率下降。此外,荧光粉胶层的色坐标也会因工作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发生偏移,最终影响光源器件的发光效率、发光颜色和使用寿命。

4、基于上述,目前要解决的问题:提供一种正面出光、光能利用率高、发光颜色均匀稳定、使用寿命长,光斑品质高的光源器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种一种光源器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光源器件光能利用率低、发光颜色不均匀、易老化,光斑品质不理想。

2、光源器件,包括:

3、支架;

4、发光芯片,其设于所述支架内;

5、第一透光胶层,其覆盖所述发光芯片的正面和侧面;

6、高反射胶层,其设于所述第一透光胶层的外周、所述支架内;所述第一透光胶层与所述高反射胶层的交界面设置为与所述发光芯片的正面呈一定角度的反射面,所述反射面用于将所述发光芯片的侧面的发射光反射至正面出光;

7、第二透光胶层,其设于所述高反射胶层的上方且完全覆盖所述第一透光胶层,所述第二透光胶层用于对光束进行优化、整形或者改变出光颜色。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光胶层与所述第二透光胶层为紧密贴合或者所述第一透光胶层与所述第二透光胶层之间设有空腔结构。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透光胶层设为至少包括荧光粉的透光介质。

10、进一步的,所述反射面的截面沿所述发光芯片的正面向所述发光芯片的底面方向渐缩。

11、进一步的,所述反射面设置为平面或者曲面。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光胶层的正面为平面或者微弧面。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透光胶层的发光面设置为平面或者自由曲面。

14、本技术在发光芯片的侧面设置有与发光芯片的正面呈一定角度的反射面,反射面为第一透光胶层与高反射胶层之间的交界面。反射面可将发光芯片的侧面的发射光反射至发光芯片的正面出光,较现有技术,参照图3,充分利用侧面光,进一步提升正面出光的亮度,提高光能利用率。第二透光胶层贴合于高反射胶层的上方且完全覆盖第一透光胶层的正面。光束经过第一透光胶层作用后,从第一透光胶层的正面出射后,进入第二透光胶层,第二透光胶层对入射光束进行优化、整形,以达到预设的出光角度、亮度和均匀度等,保证了光斑的高品质。

15、第二透光胶层可设置为至少包括荧光粉的透光介质。传统方式将荧光粉胶层直接覆盖发光芯片,发光芯片在工作时荧光粉胶层的温度会迅速升高,荧光粉胶层会因发光芯片发光产生的热量而老化,致使其发光效率下降。此外,荧光粉胶层的色坐标也会因工作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发生偏移,最终影响光源器件的发光效率、发光颜色和使用寿命。而本技术将具有荧光粉的第二透光胶层与发光芯片分离设置,可解决上述问题,再结合第二透光胶层的面型设置,使得光源器件的发光效率高、发光颜色均匀稳定和使用寿命长,保证了光斑的高品质。本技术的结构合理简单、易于制作、生产成本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源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胶层(3)与所述第二透光胶层(5)为紧密贴合或者所述第一透光胶层(3)与所述第二透光胶层(5)之间设有空腔结构(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光胶层(5)设为至少包括荧光粉的透光介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41)的截面沿所述发光芯片(2)的正面向所述发光芯片(2)的底面方向渐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41)设置为平面或者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胶层(3)的正面为平面或者微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光胶层(5)的发光面(51)设置为平面或者自由曲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源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胶层(3)与所述第二透光胶层(5)为紧密贴合或者所述第一透光胶层(3)与所述第二透光胶层(5)之间设有空腔结构(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光胶层(5)设为至少包括荧光粉的透光介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曹宇星汪洋李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循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