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信号传输的冠簧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2371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信号传输的冠簧端子,涉及冠簧端子技术领域,包括一对导电接触圈,上侧所述导电接触圈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若干组第一固定筋条和第二固定筋条,下侧所述导电接触圈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若干组第一固定筋条和第二弹性筋条,两个所述导电接触圈之间通过间隔设置的弹性梁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梁的内部开设有一对第一通槽,两个所述弹性梁之间的间隔形成第二通槽,本冠簧端子具有与插针接触的触点多,接触面积大,接触电阻小,导电能力强的特点,且第一弹性筋条和第二弹性筋条均采用悬臂结构,有较大的伸缩自由度,可减小插拔带来的摩擦,使插拔动作柔和,提高使用寿命,以满足汽车信号传输中对冠簧端子接触电阻和插拔力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冠簧端子,具体是涉及一种汽车信号传输的冠簧端子


技术介绍

1、冠簧端子也称插孔端子,是用于实现电连接器中与插针连接的导电接触端子,因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地用以传输大电流电力供应系统,尤其被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源供应系统。

2、新能源汽车中电连接器是汽车线束的信号传输神经,而连接器中的冠簧端子起着重要作用。现有技术中的冠簧端子一般呈笼形,即为两端大中间小的结构,其两端的连接带中间设置有矩形的簧片,簧片的中部向圆筒的轴心凸起,通过凸起部位与插针接触,起到导通电路的作用,其接触面积较小,导致接触电阻较大,且接触点一般都集中在圆筒的中部,故接触点较少且插拔力较大,无法满足汽车大电流传输中对接触电阻和插拔力越来越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汽车信号传输的冠簧端子,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的冠簧端子一般呈笼形,通过凸起部位与插针接触,起到导通电路的作用,其接触面积较小,导致接触电阻较大,以及接触点一般都集中在圆筒的中部,故接触点较少且插拔力较大,无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信号传输的冠簧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导电接触圈(1),上侧所述导电接触圈(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若干组第一固定筋条(4)和第二固定筋条(6),且所述第一固定筋条(4)和第二固定筋条(6)相互间隔设置,下侧所述导电接触圈(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若干组第一固定筋条(4)和第二弹性筋条(5),且所述第一固定筋条(4)和第二弹性筋条(5)相互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导电接触圈(1)之间通过间隔设置的弹性梁(2)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梁(2)的形状呈“H”型设置,所述弹性梁(2)的内部开设有一对第一通槽(201),两个所述弹性梁(2)之间的间隔形成第二通槽(202),所述弹性梁(2)的中部固定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信号传输的冠簧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导电接触圈(1),上侧所述导电接触圈(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若干组第一固定筋条(4)和第二固定筋条(6),且所述第一固定筋条(4)和第二固定筋条(6)相互间隔设置,下侧所述导电接触圈(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若干组第一固定筋条(4)和第二弹性筋条(5),且所述第一固定筋条(4)和第二弹性筋条(5)相互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导电接触圈(1)之间通过间隔设置的弹性梁(2)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梁(2)的形状呈“h”型设置,所述弹性梁(2)的内部开设有一对第一通槽(201),两个所述弹性梁(2)之间的间隔形成第二通槽(202),所述弹性梁(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一对第一弹性筋条(3),且两个所述第一弹性筋条(3)关于所述弹性梁(2)的中部对称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信号传输的冠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筋条(3)和所述第一固定筋条(4)均设置在第一通槽(201)的内部,且所述第一弹性筋条(3)为悬臂结构,与所述第一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月灯王振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富港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