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内车辆异常指示照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92310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内车辆异常指示照明系统,包括:红外传感模块、延时模块、切换模块、控制模块和指示模块;本技术通过红外传感器U1对周围的遮挡物进行检测,从而判断该区域内是否存在异常物体的停留,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对遮挡物的停留时间进行计时,从而判定遮挡物是都可以移动,避免车辆行驶过程中对红外传感器U1进行遮挡出现误操作,造成车辆的拥堵,电阻器TR1调整三极管Q2所需电压值,从而控制三极管Q2的相应时间,继电器T根据可控硅U2的触发导通,判断该区域存在异常物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异常检测,尤其是一种隧道内车辆异常指示照明系统


技术介绍

1、指示照明是对路面进行照明,指引车辆行驶的路径范围。

2、而现有技术中隧道内的指示照明只能提供照明工作,无法根据隧道内的实时状态进行指示照明的功能切换,例如:对隧道进行维修或改善,需要放置警示标志提醒来往的车辆,而车辆的抛锚或在隧道内发生碰撞需要放置警示标志,因此警示标志的放置需要人员的拿取放置,而这个放置过程中,使隧道内行驶的车辆无法及时的观察到并做出判断,容易出现危险,此外驾驶人员在隧道内出现事故时,人员的昏厥以及人员的意识下降,都会造成错误的示范,无法对后行驶的车辆进行提示。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目的:提供一种隧道内车辆异常指示照明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2、技术方案:一种隧道内车辆异常指示照明系统,包括:

3、红外传感模块,通过红外传感器u1对隧道内的遮挡物进行检测;

4、延时模块,通过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对遮挡物的停留时间进行计时,并对计时时间进行控制;

5、切换模块,通过继电器t获取计时后的触发电压,使常开触点s1输出电压;

6、控制模块,通过电阻器tr2获取输出电压并进行阻值的调节,经振荡器u4输出矩形脉冲电压;

7、指示模块,通过可控硅u3获取脉冲电压使指示灯l2闪烁。

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红外传感模块包括红外传感器u1、开关s、二极管d1、电阻r1和三极管q1,其中,所述开关s的一端与输入电源端连接,所述开关s的另一端分别与红外传感器u1引脚1和二极管d1正极端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u1引脚3与电阻r1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另一端与三极管q1基极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集电极端与二极管d1负极端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u1引脚2与地线gnd连接。

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延时模块包括电容c1、电阻器tr1、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其中,所述电容c1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1发射极端、电阻器tr1引脚2、三极管q2集电极端和三极管q3集电极端连接,所述电容c1另一端与红外传感器u1引脚2连接,所述电阻器tr1引脚1和引脚3均与三极管q2基极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发射极端与三极管q3基极端连接。

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切换模块包括可控硅u2、继电器t和常开触点s1,其中,所述可控硅u2正极端与三极管q3集电极端连接,所述可控硅u2引脚1与三极管q3发射极端连接,所述可控硅u2负极端与继电器t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t另一端与地线gnd连接,所述常开触点s1一端与二极管d1负极端连接。

1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阻器tr2、电阻r2、电容c3、二极管d2和振荡器u4,其中,所述电阻器tr2引脚2分别与振荡器u4引脚4和常开触点s1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器tr2引脚2和引脚3均与电阻r2一端、二极管d2正极端和振荡器u4引脚6连接,所述电阻r2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2负极端、电容c2一端、振荡器u4引脚2和引脚5连接,所述电容c2另一端与地线gnd连接。

1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指示模块包括二极管d3、可控硅u3、指示灯l1和指示灯l2,其中,所述二极管d3正极端与振荡器u4引脚3连接,所述二极管d3负极端与可控硅u3引脚1连接,所述可控硅u3正极端分别与指示灯l1一端和常开触点s1一端连接,所述指示灯l1另一端与地线gnd连接,所述可控硅u3负极端与指示灯l2一端连接,所述指示灯l2另一端与地线gnd连接。

13、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三极管q1、三极管q3和三极管q2型号均为npn;所述继电器t得电,常开触点s1闭合,所述可控硅u2和可控硅u3型号均为单向可控硅。

14、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红外传感器u1设置在指示灯内,而红外传感器u1对周围的遮挡物进行检测,从而判断该区域内是否存在异常物体的停留,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对遮挡物的停留时间进行计时,从而判定遮挡物是都可以移动,避免车辆行驶过程中对红外传感器u1进行遮挡出现误操作,造成车辆的拥堵,电阻器tr1调整三极管q2所需电压值,从而控制三极管q2的相应时间,继电器t根据可控硅u2的触发导通,判断该区域存在异常物体,常开触点s1在继电器t的吸附下转换电压的传输路径,经电阻器tr2的阻值调节,满足振荡器u4所需电压值,而振荡器u4输出矩形脉冲电压,使可控硅u3得到脉冲电压,并控制指示灯l2闪烁,进而提示后方行驶车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内车辆异常指示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内车辆异常指示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传感模块包括红外传感器U1、开关S、二极管D1、电阻R1和三极管Q1,其中,所述开关S的一端与输入电源端连接,所述开关S的另一端分别与红外传感器U1引脚1和二极管D1正极端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U1引脚3与电阻R1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另一端与三极管Q1基极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集电极端与二极管D1负极端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U1引脚2与地线GND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内车辆异常指示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模块包括电容C1、电阻器TR1、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其中,所述电容C1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1发射极端、电阻器TR1引脚2、三极管Q2集电极端和三极管Q3集电极端连接,所述电容C1另一端与红外传感器U1引脚2连接,所述电阻器TR1引脚1和引脚3均与三极管Q2基极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发射极端与三极管Q3基极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内车辆异常指示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模块包括可控硅U2、继电器T和常开触点S1,其中,所述可控硅U2正极端与三极管Q3集电极端连接,所述可控硅U2引脚1与三极管Q3发射极端连接,所述可控硅U2负极端与继电器T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T另一端与地线GND连接,所述常开触点S1一端与二极管D1负极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内车辆异常指示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阻器TR2、电阻R2、电容C3、二极管D2和振荡器U4,其中,所述电阻器TR2引脚2分别与振荡器U4引脚4和常开触点S1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器TR2引脚2和引脚3均与电阻R2一端、二极管D2正极端和振荡器U4引脚6连接,所述电阻R2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2负极端、电容C2一端、振荡器U4引脚2和引脚5连接,所述电容C2另一端与地线GND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内车辆异常指示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模块包括二极管D3、可控硅U3、指示灯L1和指示灯L2,其中,所述二极管D3正极端与振荡器U4引脚3连接,所述二极管D3负极端与可控硅U3引脚1连接,所述可控硅U3正极端分别与指示灯L1一端和常开触点S1一端连接,所述指示灯L1另一端与地线GND连接,所述可控硅U3负极端与指示灯L2一端连接,所述指示灯L2另一端与地线GND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内车辆异常指示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内车辆异常指示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传感模块包括红外传感器u1、开关s、二极管d1、电阻r1和三极管q1,其中,所述开关s的一端与输入电源端连接,所述开关s的另一端分别与红外传感器u1引脚1和二极管d1正极端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u1引脚3与电阻r1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另一端与三极管q1基极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集电极端与二极管d1负极端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u1引脚2与地线gnd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内车辆异常指示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模块包括电容c1、电阻器tr1、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其中,所述电容c1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1发射极端、电阻器tr1引脚2、三极管q2集电极端和三极管q3集电极端连接,所述电容c1另一端与红外传感器u1引脚2连接,所述电阻器tr1引脚1和引脚3均与三极管q2基极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发射极端与三极管q3基极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内车辆异常指示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模块包括可控硅u2、继电器t和常开触点s1,其中,所述可控硅u2正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洪鸿尚华马德龙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银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