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雨水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2297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7
本技术涉及雨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雨水净化装置,包括:初级净化器,初级净化器具有漂浮物去除腔和重力去除腔,漂浮物去除腔和重力去除腔之间相互连通;高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与初级净化器相互连通,进入高效过滤器内形成旋流使得水流中的杂质污物集中沉淀;过滤组件,过滤组件设置于高效过滤器内,用于对进入高效过滤器内的雨水进行过滤。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的装配式雨水净化装置通过初级净化器提高净污能力,避免大型的漂浮物和较大的物体进入管道造成堵塞,再利用高效过滤器对雨水形成旋流进一步使得初级除杂后的雨水中的杂质污物集中沉淀,配合过滤组件对进入高效过滤器内的雨水进行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雨水净化,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雨水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1、现在的雨水排水系统大多是通过地面设置的截污井流入排水管道中,再排入下游水体中。随着城市污染及及人类活动污染的增多,雨水在流入集水井前水体污染较为严重。雨水所含有大量的油脂、悬浮固体、泥沙等污染物质非常多。因此,雨水的污染程度较高,若直接排入下游水体,会对水体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

2、目前对雨水的处理措施多采用收集并多次阻隔过滤的方式,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3931253a公开了一种雨水及污水综合回收利用的方法,其首先将地表雨水通过收集口、外部管道等方式流入井内,在入口处增加格栅将大型的污染物阻隔在管网系统之外;然后小的污染物以及泥沙等会进入管网系统,后续再通过增建调蓄池或弃流井等对雨水中格栅无法清除的污染物进一步处理,从而尽可能的将初期雨水的污染程度降到最小。

3、然而,随着城市内涝和雨洪污染日趋严重,传统的初期雨水污染处理装置和方法落后且效果不佳,造成雨水及市政管网的压力很大,也给污水厂,河道造成负担。此外,传统的处理装置占地面积大,污染物拦截效率低;施工复杂,周期长;后期清理维护繁琐,很难满足目前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雨水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雨水净化装置,包括:

3、初级净化器,所述初级净化器具有漂浮物去除腔和重力去除腔,所述漂浮物去除腔和所述重力去除腔之间相互连通;

4、高效过滤器,所述高效过滤器与所述初级净化器相互连通,进入所述高效过滤器内的雨水形成旋流使得雨水中的杂质污物集中沉淀;所述高效过滤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为圆筒状结构,所述导水管连通于所述主体的顶部并且沿所述主体的切线方向设置;

5、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高效过滤器的所述主体内,用于对进入所述高效过滤器内的雨水进行过滤。

6、优选地,所述漂浮物去除腔和所述重力去除腔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底部开设有导流口,所述漂浮物去除腔一侧的顶部设置有供地表雨水进入的进水管,所述重力去除腔一侧的顶部设置有连通所述高效过滤器的导水管,所述重力去除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沉淀区。

7、优选地,所述导水管位于所述主体的进水口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5°至65°。

8、优选地,所述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主体内,所述过滤组件为倒圆台状结构,所述过滤组件位于所述导水管的下方,所述过滤组件内部为旋流区,所述过滤组件和所述主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的空腔为净水区,所述主体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沉淀区。

9、优选地,所述净水区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所述第二沉淀区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所述主体设置有溢水管。

10、优选地,所述溢水管与所述导水管设置于同一高度,所述溢水管上设置有溢水阀。

11、优选地,所述过滤组件的母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0°至80°。

12、优选地,所述过滤组件的母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5°。

13、优选地,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外过滤网、内过滤网以及填充于所述外过滤网、所述内过滤网之间的多层毛刷填料。

14、优选地,所述装配式雨水净化装置的内侧壁和/或外侧壁设置保护结构,所述保护结构为保护筒、金属保护架以及聚脲材料涂层中的任意一种。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的装配式雨水净化装置通过初级净化器包括有漂浮物去除腔和重力去除腔,提高净污能力,避免大型的漂浮物和较大的物体进入管道造成堵塞,提高雨水的过滤效果,提升净化雨水的水质。

17、2.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的装配式雨水净化装置通过在导水管连通于高效过滤器的主体顶部并且沿主体的切线方向设置,雨水在经过导水管进入后,通过导流管进行旋转,产生离心力,将初级除杂后的雨水中的杂质污物和水进行分离,使得雨水进入过滤组件进行进一步过滤净化,再由出水管排出净化雨水,而杂质污物则集中在主体底部的第二沉淀区,可经由排污管排出,可以有效提高雨水的净化效率,提高杂质污物的拦截效果和净化结果。

18、3.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的装配式雨水净化装置的过滤组件由外过滤网、内过滤网进行固定,中间添加有高密度的多层毛刷填料,多层毛刷填料在过滤组件中多次重叠,形成多孔的结构,能起到多重过滤作用;另外,多层毛刷填料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会生长出大量有益的生物群体,起到生物过滤、净化的作用;并且,毛刷的性能稳定、结构松散更加便于后期的维护和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雨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雨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物去除腔(11)和所述重力去除腔(12)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底部开设有导流口(13),所述漂浮物去除腔(11)一侧的顶部设置有供地表雨水进入的进水管(14),所述重力去除腔(12)一侧的顶部设置有连通所述高效过滤器(2)的导水管(15),所述重力去除腔(1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沉淀区(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雨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15)位于所述主体(21)的进水口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5°至6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雨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3)为倒圆台状结构,所述过滤组件(3)位于所述导水管(15)的下方,所述过滤组件(3)内部为旋流区(22),所述过滤组件(3)和所述主体(21)的内壁之间形成的空腔为净水区(23),所述主体(2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沉淀区(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雨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区(23)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25),所述第二沉淀区(24)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26),所述主体(21)设置有溢水管(2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雨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管(27)与所述导水管(15)设置于同一高度,所述溢水管(27)上设置有溢水阀。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雨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3)的母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0°至8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式雨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3)的母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5°。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雨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3)包括外过滤网(31)、内过滤网(32)以及填充于所述外过滤网(31)、所述内过滤网(32)之间的多层毛刷填料(33)。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配式雨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雨水净化装置的内侧壁和/或外侧壁设置保护结构,所述保护结构为保护筒、金属保护架以及聚脲材料涂层中的任意一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雨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雨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物去除腔(11)和所述重力去除腔(12)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底部开设有导流口(13),所述漂浮物去除腔(11)一侧的顶部设置有供地表雨水进入的进水管(14),所述重力去除腔(12)一侧的顶部设置有连通所述高效过滤器(2)的导水管(15),所述重力去除腔(1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沉淀区(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雨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15)位于所述主体(21)的进水口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5°至6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雨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3)为倒圆台状结构,所述过滤组件(3)位于所述导水管(15)的下方,所述过滤组件(3)内部为旋流区(22),所述过滤组件(3)和所述主体(21)的内壁之间形成的空腔为净水区(23),所述主体(2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沉淀区(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雨水净化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宇郝仲勇李凤翀王绍斌刘向阳许光卓房华王苧卉雷国龙王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水务规划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