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进虫口的害虫诱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1869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4
本技术公开一种双进虫口的害虫诱捕装置,包括:壳体组件,诱虫灯以及集虫盒;壳体组件内设有容纳腔,靠近壳体组件的顶部处开设有第一进虫口以及靠近壳体组件的底部处开设有第二进虫口,容纳腔与第一进虫口和第二进虫口连通;诱虫灯连接壳体组件,且位于容纳腔内,诱虫灯通过第一进虫口和第二进虫口发出特定波长的光;集虫盒与壳体组件的底部连接,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该技术方案申请旨在同时诱捕爬行类害虫和飞行类害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除虫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进虫口的害虫诱捕装置


技术介绍

1、灯光诱虫技术就是利用生物的趋光性诱集并消灭害虫,从而防治虫害和虫媒病害。灯光诱虫专门诱杀害虫,降低害虫基数,使害虫的密度和落卵量大幅度降低,从而减轻和避免害虫对人、对粮食与烟草的直接危害或传播病害,现有的诱捕器通常只能诱捕爬行类害虫,或者是只能诱捕飞行类害虫,功能比较单一,一个粮仓内通常需要设置两种害虫诱捕装置才能满足除虫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害虫诱捕装置,旨在同时诱捕爬行类害虫和飞行类害虫。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双进虫口的害虫诱捕装置,包括:

3、壳体组件、诱虫灯以及集虫盒;

4、所述壳体组件内设有容纳腔,靠近所述壳体组件的顶部处开设有第一进虫口以及靠近所述壳体组件的底部处开设有第二进虫口,所述容纳腔与所述第一进虫口和所述第二进虫口连通;

5、所述诱虫灯连接所述壳体组件,且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诱虫灯通过所述第一进虫口和所述第二进虫口发出特定波长的光;

6、所述集虫盒与所述壳体组件的底部连接,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诱虫灯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的中部,并沿所述壳体组件的顶部至底部延伸设置,所述诱虫灯至少部分于所述第一进虫口和所述第二进虫口显露。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两端敞口设置的壳体件和盖合在所述壳体件顶部敞口处的顶盖件,所述壳体件的底部与所述集虫盒活动连接,所述集虫盒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壳体件的底部敞口处相通,所述壳体件和所述顶盖件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诱虫灯连接于所述壳体件和/或所述顶盖件,所述顶盖件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所述第一进虫口,所述壳体件靠近底部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所述第二进虫口。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件包括壳体主体和底座,所述壳体主体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所述壳体主体与所述底座以及所述顶盖件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壳体主体靠近所述底座的外侧壁上间隔排布设有多个所述第二进虫口,所述集虫盒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横截面积沿所述壳体件方向逐渐减小。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顶盖件包括盖体和连接件,所述盖体活动连接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连接件盖合在所述壳体件的顶部敞口处,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壳体件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一进虫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进虫口呈矩形框状开设在所述连接件的外侧壁处。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的底部呈漏斗形状设置,以用于形成引导斜面,所述引导斜面延伸至所述第一进虫口。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双进虫口的害虫诱捕装置还包括提手部,所述提手部安装在所述顶盖件处。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诱虫灯表面设有带电网罩。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诱虫灯包括多个的led灯,各所述led灯的灯光波长互不同。

1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进虫口的害虫诱捕装置,双进虫口的害虫诱捕装置在工作时,壳体组件竖直设置,诱蚊灯竖直的安装在容纳腔内,容纳腔沿壳体组件的长度方向贯通,一端与第一进虫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二进虫口连通,壳体组件靠近顶部处开设有第一进虫口以及靠近底部处开设有第二进虫口,如此,害虫可以向上从第一进虫口飞进去或从第二进虫口爬行进入容纳腔内,另外双进虫口的害虫诱捕装置还包括集虫盒,容纳腔内可以设置有与诱虫灯和集虫盒配合的结构,继而掉落至集虫盒内,诱虫灯安装在壳体组件上,可以根据壳体组件的形状在壳体组件的不同位置进行诱虫灯的安装,实现对安装空间的合理利用,设置集虫盒实现对虫类的蓄存,从而能有效防止害虫被诱捕后再次逃脱。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进虫口的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进虫口的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虫灯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的中部,并沿所述壳体组件的顶部至底部延伸设置,所述诱虫灯至少部分于所述第一进虫口和所述第二进虫口显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进虫口的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两端敞口设置的壳体件和盖合在所述壳体件顶部敞口处的顶盖件,所述壳体件的底部与所述集虫盒活动连接,所述集虫盒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壳体件的底部敞口处相通,所述壳体件和所述顶盖件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诱虫灯连接于所述壳体件和/或所述顶盖件,所述顶盖件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所述第一进虫口,所述壳体件靠近底部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所述第二进虫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进虫口的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件包括壳体主体和底座,所述壳体主体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所述壳体主体与所述底座以及所述顶盖件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壳体主体靠近所述底座的外侧壁上间隔排布设有多个所述第二进虫口,所述集虫盒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进虫口的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横截面积沿所述壳体件方向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进虫口的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件包括盖体和连接件,所述盖体活动连接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连接件盖合在所述壳体件的顶部敞口处,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壳体件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一进虫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进虫口呈矩形框状开设在所述连接件的外侧壁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进虫口的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底部呈漏斗形状设置,以用于形成引导斜面,所述引导斜面延伸至所述第一进虫口。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进虫口的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进虫口的害虫诱捕装置还包括提手部,所述提手部安装在所述顶盖件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进虫口的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虫灯表面设有带电网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进虫口的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虫灯包括多个的LED灯,各所述LED灯的灯光波长互不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进虫口的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进虫口的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虫灯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的中部,并沿所述壳体组件的顶部至底部延伸设置,所述诱虫灯至少部分于所述第一进虫口和所述第二进虫口显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进虫口的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两端敞口设置的壳体件和盖合在所述壳体件顶部敞口处的顶盖件,所述壳体件的底部与所述集虫盒活动连接,所述集虫盒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壳体件的底部敞口处相通,所述壳体件和所述顶盖件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诱虫灯连接于所述壳体件和/或所述顶盖件,所述顶盖件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所述第一进虫口,所述壳体件靠近底部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所述第二进虫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进虫口的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件包括壳体主体和底座,所述壳体主体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所述壳体主体与所述底座以及所述顶盖件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壳体主体靠近所述底座的外侧壁上间隔排布设有多个所述第二进虫口,所述集虫盒与所述底座活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科张忠杰张贵州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芯禾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