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用叠收转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1552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引线框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用叠收转移装置。包括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安装有冲压机和第一输送单元,所述操作台的上部设有通孔,所述操作台的通孔处固接有对称的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设有第一滑动架,所述第一滑动架转动设置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周向转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转动柱,对称所述转动架上相向侧的所述转动柱配合用于支撑引线框架,所述操作台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转动架间歇式转动的往复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转动架上转动柱对第一输送单元输送的引线框架进行缓冲保护,减弱引线框架的晃动,再配合往复机构使转动架转动将引线框架竖直堆叠在一起,提高引线框架堆叠的整齐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引线框架加工,尤其涉及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用叠收转移装置


技术介绍

1、引线框架是一种用于支撑和组织电线或电缆的金属或塑料结构,其主要功能包括:整理布线、易于访问、电磁干扰等,引线框架常通过冲压机进行加工生产。

2、现有引线框架的生产加工过程为,引线框架经冲压机成型后由输送机构送出,然后进行简单的叠料,随后将堆叠指定高度的引线框架输送至后续加工环节,但引线框架在堆叠过程中,受输送机构的输送作用,堆叠过程中的引线框架均具有一定惯性,其中受惯性作用引线框架极易发生晃动,引线框架晃动不易其平齐堆叠在一起,同时由于引线框架较为轻薄,引线框架晃动易导致其形变,影响其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用叠收转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了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用叠收转移装置,包括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安装有冲压机和第一输送单元,所述冲压机的侧壁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操作台的上部设有通孔,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用叠收转移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操作台(1),所述操作台(1)的上表面安装有冲压机(101)和第一输送单元(103),所述冲压机(101)的侧壁安装有控制面板(102),所述操作台(1)的上部设有通孔,所述操作台(1)的通孔处固接有对称的第一固定架(104),所述第一固定架(104)设有第一滑动架(105),所述第一滑动架(105)转动设置有转动架(106),所述转动架(106)周向转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转动柱(107),对称所述转动架(106)上相向侧的所述转动柱(107)配合用于支撑引线框架,所述操作台(1)的下侧面固接有第二输送单元(108),所述第二输送单元(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用叠收转移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操作台(1),所述操作台(1)的上表面安装有冲压机(101)和第一输送单元(103),所述冲压机(101)的侧壁安装有控制面板(102),所述操作台(1)的上部设有通孔,所述操作台(1)的通孔处固接有对称的第一固定架(104),所述第一固定架(104)设有第一滑动架(105),所述第一滑动架(105)转动设置有转动架(106),所述转动架(106)周向转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转动柱(107),对称所述转动架(106)上相向侧的所述转动柱(107)配合用于支撑引线框架,所述操作台(1)的下侧面固接有第二输送单元(108),所述第二输送单元(108)位于所述操作台(1)上通孔的下侧,所述第二输送单元(108)的侧壁固接有第一固定壳(109),所述第一固定壳(109)嵌有电动推杆(110),所述电动推杆(110)的伸缩端固接有第二滑动架(111),所述第二滑动架(111)穿透所述第一固定壳(109)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架(111)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固定座(112),所述固定座(112)设有限位杆(113),所述操作台(1)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转动架(106)间歇式转动的往复机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用叠收转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往复机构包括有伺服电机(2),所述伺服电机(2)固接于所述操作台(1)的上侧面,所述伺服电机(2)的输送轴安装有l形杆,所述操作台(1)上滑动设置有n形架(201),所述n形架(201)固接有固定框(202),所述固定框(202)设有限位槽,所述伺服电机(2)上的l形杆位于所述固定框(202)的限位槽内滑动,所述第一滑动架(105)滑动设置有第一齿条(203),所述第一齿条(203)与所述n形架(201)滑动配合,所述转动架(106)设置有单向齿轮(204),所述单向齿轮(204)与相邻的所述第一齿条(203)相啮合。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用叠收转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滑动架(105)限位滑动设置有滑动杆(205),所述滑动杆(205)设有与相邻所述转动架(106)限位配合的凹槽,所述滑动杆(205)与相邻的所述第一滑动架(105)之间固接有第一拉簧(206)。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用叠收转移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用于调节对称所述转动架(106)之间距离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操作台(1)上,所述第一固定架(104)与相邻的所述第一滑动架(105)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二固定架(3),所述第二固定架(3)固接于所述操作台(1)的上表面,所述操作台(1)的上表面固接有第一驱动电机(301),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01)的输出轴固接有直齿轮(302),所述第二固定架(3)滑动设置有中心对称的第二齿条(303),中心对称的所述第二齿条(303)均与所述直齿轮(302)啮合,所述第二齿条(303)和相邻的所述第一滑动架(105)固接,所述第二固定架(3)滑动设置有滑动挡板(304),所述滑动挡板(304)位于对称的所述转动架(106)之间,所述滑动挡板(304)转动设置有螺杆(305),所述螺杆(305)与所述第二固定架(3)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3)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转动柱(107)转动的调平组件。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用叠收转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调平组件包括有第二驱动电机(4),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固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架(3)的侧壁,所述第二固定架(3)的侧壁固接有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上输出轴固接的齿轮箱(401),所述转动架(106)转动设置有转轴(402),所述转轴(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静庄恒业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巨昌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