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新型组合润滑结构的圆柱滚子轴承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新型组合润滑结构的圆柱滚子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1471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组合润滑结构的圆柱滚子轴承,包括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内圈套设在轴承外圈内,且在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之间还布置有保持架;所述保持架的兜孔内均布有圆柱滚子,且每个圆柱滚子均与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滚动接触;所述轴承外圈的外径面上设置有螺旋槽;所述轴承内圈的挡边外径设置有均布的油孔A;且油孔A在两侧挡边交错分布设置;所述轴承内圈的滚道越程槽处设置有均布的油孔B。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轴承外圈强制冷却结构、轴承内圈挡边供油及轴承内圈滚道供油的新型组合润滑冷却结构设计解决发动机主轴轴承在更高温度、更高转速下的散热、润滑问题,避免轴承在高温高速环境下发热过大、温升过高、引导面磨损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轴承,主要涉及一种新型组合润滑结构的圆柱滚子轴承


技术介绍

1、高推重比、功重比航空发动机是限制飞机性能的核心部件,而航空发动机效率和动力输出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发动机转速和核心机温度,其中的主轴圆柱滚子轴承耐高温高速性能则是制约核心机温度和主轴转速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轴承使用温度转速的不断提高,轴承发热量不断增大,常规侧喷及环下润滑结构已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组合润滑结构的圆柱滚子轴承,可解决
技术介绍
中轴承在更高温度、更高转速下的散热、润滑问题。

2、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新型组合润滑结构的圆柱滚子轴承,包括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内圈套在轴承外圈内,且在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之间还布置有保持架;所述保持架的兜孔内均布有圆柱滚子,且每个圆柱滚子均与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滚动接触;所述轴承外圈的外径面上设置有螺旋槽;所述轴承内圈的挡边外径设置有均布的油孔a;且油孔a在两侧挡边交错分布设置;所述轴承内圈的滚道越程槽处设置有均布的油孔b;且油孔b在两侧滚道越程槽处交错分布设置;所述轴承内圈的内径面上还分别设置有用于起到收油作用的油槽a、油槽b和油槽c。

4、所述油槽a设置在轴承内圈的整周内径面环下处,且油槽a的槽宽5mm,槽深1.75mm。

5、所述油槽b和油槽c均等距布设在轴承内圈的内径面上;所述油槽b设置为16个,且油槽b为轴向布置的沉孔槽;所述油槽c设置为8个,且油槽c为轴向布置的通槽并通向轴承端面。

6、所述螺旋槽的槽深2.5mm,槽宽3.7mm。

7、所述油孔a和油孔b的直径均为1mm,个数分别为8个布置。

8、所述油槽b的油槽深度1.4mm,油槽长度30mm,油槽半径r4。

9、所述油槽c的油槽深度1.4mm,油槽半径r4。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轴承外圈强制冷却结构、轴承内圈挡边供油及轴承内圈滚道供油的新型组合润滑冷却结构设计解决发动机主轴轴承在更高温度、更高转速下的散热、润滑问题,避免轴承在高温高速环境下发热过大、温升过高、引导面磨损等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组合润滑结构的圆柱滚子轴承,包括轴承外圈(1)与轴承内圈(2);其特征是:所述轴承内圈(2)套在轴承外圈(1)内,且在轴承外圈(1)和轴承内圈(2)之间还布置有保持架(3);所述保持架(3)的兜孔内均布有圆柱滚子(4),且每个圆柱滚子(4)均与轴承内圈(2)和轴承外圈(1)滚动接触;所述轴承外圈(1)的外径面上设置有螺旋槽(5);所述轴承内圈(2)的挡边外径设置有均布的油孔A(6);且油孔A(6)在两侧挡边交错分布设置;所述轴承内圈(2)的滚道越程槽处设置有均布的油孔B(7);且油孔B(7)在两侧滚道越程槽处交错分布设置;所述轴承内圈(2)的内径面上还分别设置有用于起到收油作用的油槽A(8)、油槽B(9)和油槽C(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组合润滑结构的圆柱滚子轴承,其特征是:所述油槽A(8)设置在轴承内圈(2)的整周内径面环下处,且油槽A(8)的槽宽5mm,槽深1.7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组合润滑结构的圆柱滚子轴承,其特征是:所述油槽B(9)和油槽C(10)均等距布设在轴承内圈(2)的内径面上;所述油槽B(9)设置为16个,且油槽B(9)为轴向布置的沉孔槽;所述油槽C(10)设置为8个,且油槽C(10)为轴向布置的通槽并通向轴承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润滑结构的圆柱滚子轴承,其特征是:所述螺旋槽(5)的槽深2.5mm,槽宽3.7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润滑结构的圆柱滚子轴承,其特征是:所述油孔A(6)和油孔B(7)的直径均为1mm,个数分别为8个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润滑结构的圆柱滚子轴承,其特征是:所述油槽B(9)的油槽深度1.4mm,油槽长度30mm,油槽半径R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润滑结构的圆柱滚子轴承,其特征是:所述油槽C(10)的油槽深度1.4mm,油槽半径R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组合润滑结构的圆柱滚子轴承,包括轴承外圈(1)与轴承内圈(2);其特征是:所述轴承内圈(2)套在轴承外圈(1)内,且在轴承外圈(1)和轴承内圈(2)之间还布置有保持架(3);所述保持架(3)的兜孔内均布有圆柱滚子(4),且每个圆柱滚子(4)均与轴承内圈(2)和轴承外圈(1)滚动接触;所述轴承外圈(1)的外径面上设置有螺旋槽(5);所述轴承内圈(2)的挡边外径设置有均布的油孔a(6);且油孔a(6)在两侧挡边交错分布设置;所述轴承内圈(2)的滚道越程槽处设置有均布的油孔b(7);且油孔b(7)在两侧滚道越程槽处交错分布设置;所述轴承内圈(2)的内径面上还分别设置有用于起到收油作用的油槽a(8)、油槽b(9)和油槽c(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组合润滑结构的圆柱滚子轴承,其特征是:所述油槽a(8)设置在轴承内圈(2)的整周内径面环下处,且油槽a(8)的槽宽5mm,槽深1.75mm。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辉张阳阳于海波方靖文郭鹏阁马翡马志鹏马有福李鑫马家起彭飞雨张天立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