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越专利>正文

一种水文测流悬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1436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1
一种水文测流悬杆,包括铅鱼,还包括:竖杆,多根所述竖杆相互螺接;感应机构,所述感应机构包括第一滑套、固定板和浮板;点亮机构,所述点亮机构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收纳机构,所述收纳机构包括第二滑套、线轴和线缆;指示机构,所述指示机构包括蓄电池和指示灯,所述蓄电池设置于所述线轴内,所述指示灯设置于所述线轴侧壁。本装置中将第一滑套固定于要测流的深度后,在开关闭合的状态下下放竖杆,浮板接触水面后受浮力向上翻转,从而带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相互接触,因此指示灯和蓄电池之间形成闭合电路后指示灯被点亮,指示灯点亮时铅鱼所处的深度即为准确的铅鱼测流的深度,且指示灯还能在夜晚准备且醒目的指示铅鱼到达的指定深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文观测,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水文测流悬杆


技术介绍

1、流速仪是一种在水文水资源测验中进行流速测量的常规通用仪器,用于江河、湖泊、水渠、水库等过水断面中预定测点的时段平均流速的测量。现有技术中,铅鱼测流速的原理以流线型鱼身为主体在鱼身的背部装有悬挂机构和流速仪悬杆并与纵横尾及信号源等组成铅鱼整机。铅鱼上设置有悬杆孔,悬杆穿过所述悬杆孔,我们一般在测量河道流速的时候在在距离河底五分之二河深的部分设置铅鱼,但是现有技术中流速仪悬杆一般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现有的悬杆在下放铅鱼时需要读取悬杆上的刻度以确认铅鱼距离水面的深度,测深度时,由于人是向下俯视观看刻度,容易产生误差;二是河道流量流速的变化在夜间测量时因难以观察悬杆上的刻度,从而对造成铅鱼位于距离水面的高度定位有一定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水文测流悬杆,能够不需要俯视观看刻度,且还能够在夜间有效的通过指示灯来确认铅鱼入水的深度。

2、一种水文测流悬杆,包括铅鱼,还包括:竖杆,多根所述竖杆相互螺接;感应机构,所述感应机构包括第一滑套、固定板和浮板;点亮机构,所述点亮机构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收纳机构,所述收纳机构包括第二滑套、线轴和线缆;指示机构,所述指示机构包括蓄电池和指示灯,所述蓄电池设置于所述线轴内,所述指示灯设置于所述线轴侧壁。

3、进一步地,所述铅鱼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顶部设有第一内螺纹。

4、进一步地,所述竖杆为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竖杆顶部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竖杆底部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均可螺接于所述外螺纹,所述竖杆侧壁设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的刻度值由下而上依次增加。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套滑动套接于所述竖杆,所述第一滑套侧壁设有第一螺接孔,所述第一螺接孔螺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滑套相对所述竖杆移动。

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固接于所述第一滑套一侧,所述浮板和固定板同侧设置,所述浮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下方,所述浮板铰接于所述第一滑套,所述浮板密度小于水。

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和浮板相对面设有环形防水膜。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固接于所述浮板顶面,所述第二电极固接于所述固定板底面,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耦合,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防水膜内部。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套滑动套接于所述竖杆顶部,所述第二滑套侧壁设有第二螺接孔,所述第二螺接孔螺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滑套相对所述竖杆移动。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套侧壁固接有转轴,所述线轴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所述线缆缠绕于所述线轴,所述线缆内设有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线一端,所述第一导线另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蓄电池正极,所述蓄电池负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上串联有开关和所述指示灯,所述第二导线另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极。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①本装置中将第一滑套固定于要测流的深度后,在开关闭合的状态下下放竖杆,浮板接触水面后受浮力向上翻转,从而带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相互接触,因此指示灯和蓄电池之间形成闭合电路后指示灯被点亮,指示灯点亮时铅鱼所处的深度即为准确的铅鱼测流的深度,且指示灯还能在夜晚准备且醒目的指示铅鱼到达的指定深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文测流悬杆,包括铅鱼(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文测流悬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铅鱼(1)设有连接环(11),所述连接环(11)顶部设有第一内螺纹(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文测流悬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2)为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竖杆(2)顶部设有第二内螺纹(21),所述竖杆(2)底部设有外螺纹(22),所述第一内螺纹(111)和第二内螺纹(21)均可螺接于所述外螺纹(22),所述竖杆(2)侧壁设有刻度线(23),所述刻度线(23)的刻度值由下而上依次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文测流悬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套(31)滑动套接于所述竖杆(2),所述第一滑套(31)侧壁设有第一螺接孔,所述第一螺接孔螺接有第一螺栓(311),所述第一螺栓(311)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滑套(31)相对所述竖杆(2)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文测流悬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2)固接于所述第一滑套(31)一侧,所述浮板(33)和固定板(32)同侧设置,所述浮板(33)设置于所述固定板(32)下方,所述浮板(33)铰接于所述第一滑套(31),所述浮板(33)密度小于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文测流悬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2)和浮板(33)相对面设有环形防水膜(3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文测流悬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41)固接于所述浮板(33)顶面,所述第二电极(42)固接于所述固定板(32)底面,所述第一电极(41)与所述第二电极(42)耦合,所述第一电极(41)和第二电极(42)设置于所述防水膜(321)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文测流悬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套(51)滑动套接于所述竖杆(2)顶部,所述第二滑套(51)侧壁设有第二螺接孔,所述第二螺接孔螺接有第二螺栓(511),所述第二螺栓(511)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滑套(51)相对所述竖杆(2)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文测流悬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套(51)侧壁固接有转轴,所述线轴(52)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所述线缆(53)缠绕于所述线轴(52),所述线缆(53)内设有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文测流悬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41)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线一端,所述第一导线另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蓄电池(61)正极,所述蓄电池(61)负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上串联有开关(7)和所述指示灯(62),所述第二导线另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极(4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文测流悬杆,包括铅鱼(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文测流悬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铅鱼(1)设有连接环(11),所述连接环(11)顶部设有第一内螺纹(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文测流悬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2)为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竖杆(2)顶部设有第二内螺纹(21),所述竖杆(2)底部设有外螺纹(22),所述第一内螺纹(111)和第二内螺纹(21)均可螺接于所述外螺纹(22),所述竖杆(2)侧壁设有刻度线(23),所述刻度线(23)的刻度值由下而上依次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文测流悬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套(31)滑动套接于所述竖杆(2),所述第一滑套(31)侧壁设有第一螺接孔,所述第一螺接孔螺接有第一螺栓(311),所述第一螺栓(311)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滑套(31)相对所述竖杆(2)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文测流悬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2)固接于所述第一滑套(31)一侧,所述浮板(33)和固定板(32)同侧设置,所述浮板(33)设置于所述固定板(32)下方,所述浮板(33)铰接于所述第一滑套(31),所述浮板(33)密度小于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文测流悬杆,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越王静郭慧昊
申请(专利权)人:冯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