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光互补的光伏组件支撑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1432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1
本技术涉及支撑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渔光互补的光伏组件支撑座,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底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端设置有锥头,所述支撑杆表面底端设置有勾环,且所述支撑杆表面固定套设有固定套板,所述固定套板底端外侧设置有活动套板,所述活动套板滑动套设于支撑杆表面,所述活动套板底端表面外侧设置有锥形插杆,所述锥形插杆的数量共设置有三个;通过设计了安装座、支撑杆、锥头、勾环、固定套板、通孔、连接杆、敲击板、活动套板、锥形插杆、限位环,使得光伏组件支撑座在进行安装时,可以牢牢地固定在水中,使得后期光伏组件安装后,整体稳定性佳,不会产生松动导致坍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支撑座,特别是涉及渔光互补的光伏组件支撑座


技术介绍

1、渔光互补是指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光伏板下方水域可以进行鱼虾养殖,光伏阵列还可以为养鱼提供良好的遮挡作用,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新模式,在渔光互补系统中,光伏板需要架设在鱼塘水面上,因此需要使用到支撑座,但是现有的光伏组件支撑座结构简单,固定于水塘中后,稳定性不佳,使得光伏组件在安装后,稳定性较差,为此我们提出渔光互补的光伏组件支撑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渔光互补的光伏组件支撑座,通过设计了安装座、支撑杆、锥头、勾环、固定套板、通孔、连接杆、敲击板、活动套板、锥形插杆、限位环,使得光伏组件支撑座在进行安装时,可以牢牢地固定在水中,使得后期光伏组件安装后,整体稳定性佳,不会产生松动导致坍塌。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渔光互补的光伏组件支撑座,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底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端设置有锥头,所述支撑杆表面底端设置有勾环,且所述支撑杆表面固定套设有固定套板,所述固定套板底端外侧设置有活动套板,所述活动套板滑动套设于支撑杆表面,所述活动套板底端表面外侧设置有锥形插杆,所述锥形插杆的数量共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锥形插杆呈等距离环形分布于活动套板底端表面,且所述固定套板顶端中部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端设置有敲击板,所述连接杆底端与活动套板固定连接,且所述勾环顶端外侧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固定套设于支撑杆表面。

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杆的数量共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支撑杆呈等距离环形分布于安装座底端表面。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处于安装座一侧,所述固定杆一端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底端中部设置有立杆,所述立杆前侧与后侧均设置有吊绳,所述吊绳顶端与横板为固定连接,且所述吊绳底端设置有铅锤。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套板表面还开设有圆形孔,所述圆形孔的数量共设置有三个。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勾环顶端截面呈矩形,且所述勾环的数量共设置有十二个。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杆的数量共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杆一端与横板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杆另一端与安装座固定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9、1、通过设计了安装座、支撑杆、锥头、勾环、固定套板、通孔、连接杆、敲击板、活动套板、锥形插杆、限位环,使得光伏组件支撑座在进行安装时,可以牢牢地固定在水中,使得后期光伏组件安装后,整体稳定性佳,不会产生松动导致坍塌。

10、2、通过设计了检测组件,使得光伏组件支撑座在进行安装固定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观察吊绳与立杆的分布是否平行,来判断支撑座安装时,是否处于水平状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渔光互补的光伏组件支撑座,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底端设置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底端设置有锥头(3),所述支撑杆(2)表面底端设置有勾环(4),且所述支撑杆(2)表面固定套设有固定套板(5),所述固定套板(5)底端外侧设置有活动套板(9),所述活动套板(9)滑动套设于支撑杆(2)表面,所述活动套板(9)底端表面外侧设置有锥形插杆(10),所述锥形插杆(10)的数量共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锥形插杆(10)呈等距离环形分布于活动套板(9)底端表面,且所述固定套板(5)顶端中部表面开设有通孔(6),所述通孔(6)内侧设置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顶端设置有敲击板(8),所述连接杆(7)底端与活动套板(9)固定连接,且所述勾环(4)顶端外侧设置有限位环(11),所述限位环(11)固定套设于支撑杆(2)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光互补的光伏组件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的数量共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支撑杆(2)呈等距离环形分布于安装座(1)底端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光互补的光伏组件支撑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固定杆(12),所述固定杆(12)处于安装座(1)一侧,所述固定杆(12)一端设置有横板(13),所述横板(13)底端中部设置有立杆(14),所述立杆(14)前侧与后侧均设置有吊绳(15),所述吊绳(15)顶端与横板(13)为固定连接,且所述吊绳(15)底端设置有铅锤(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光互补的光伏组件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套板(9)表面还开设有圆形孔,所述圆形孔的数量共设置有三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光互补的光伏组件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勾环(4)顶端截面呈矩形,且所述勾环(4)的数量共设置有十二个。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渔光互补的光伏组件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2)的数量共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杆(12)一端与横板(13)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杆(12)另一端与安装座(1)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渔光互补的光伏组件支撑座,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底端设置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底端设置有锥头(3),所述支撑杆(2)表面底端设置有勾环(4),且所述支撑杆(2)表面固定套设有固定套板(5),所述固定套板(5)底端外侧设置有活动套板(9),所述活动套板(9)滑动套设于支撑杆(2)表面,所述活动套板(9)底端表面外侧设置有锥形插杆(10),所述锥形插杆(10)的数量共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锥形插杆(10)呈等距离环形分布于活动套板(9)底端表面,且所述固定套板(5)顶端中部表面开设有通孔(6),所述通孔(6)内侧设置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顶端设置有敲击板(8),所述连接杆(7)底端与活动套板(9)固定连接,且所述勾环(4)顶端外侧设置有限位环(11),所述限位环(11)固定套设于支撑杆(2)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光互补的光伏组件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的数量共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支撑杆(2)呈等距离环形分布于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强黄炳忠陆燕
申请(专利权)人:启东新盛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