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监理混凝土检测用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1、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在这些工程完工后,监理人员需要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在混凝土检测中需要使用到取样装置对混凝土进行取样,通过对混凝土样品进行检验和分析,来判定建筑施工时混凝土规格是否达标。
2、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2021604560.5的一种建筑工程监理混凝土检测用取样装置,包括取样车,取样车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的表面传动连接传动链,传动链的两端传动连接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本技术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设置,第一电机输出端的第一转动轴带动主动齿轮旋转,主动齿轮通过传动链和从动齿轮带动螺纹杆及其表面的移动板向下移动,第二电机输出端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监理混凝土检测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1),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第一支撑板(101),所述第一支撑板(101)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支撑板(102),所述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二支撑板(102)的底部均设置有支撑柱(103),所述第一支撑板(101)的内部设置有取样机构(2),所述第二支撑板(102)的上表面设置有收集组件(4),所述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二支撑板(102)的下方设置有移动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监理混凝土检测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机构(2)包括伺服电机(201)、驱动齿轮(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监理混凝土检测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1),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第一支撑板(101),所述第一支撑板(101)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支撑板(102),所述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二支撑板(102)的底部均设置有支撑柱(103),所述第一支撑板(101)的内部设置有取样机构(2),所述第二支撑板(102)的上表面设置有收集组件(4),所述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二支撑板(102)的下方设置有移动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监理混凝土检测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机构(2)包括伺服电机(201)、驱动齿轮(202)、从动齿轮(203)、连接轴(204)、螺旋块(205)、排料管(206)、清理板(207)、接收仓(208)、安装管(209)和承接板(210),所述安装管(209)位于第一支撑板(101)的内部,所述安装管(209)的顶部设置有接收仓(208),所述接收仓(208)的上方设置有伺服电机(201),所述伺服电机(201)的输出端设置有驱动齿轮(202),所述伺服电机(201)的输出端与驱动齿轮(202)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201)的侧壁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伺服电机(201)的侧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工程监理混凝土检测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202)的外侧设置有从动齿轮(203),所述连接轴(204)位于安装管(209)内部,所述从动齿轮(203)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杆(213),所述转动杆(213)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212),所述固定板(212)的两侧均设置有侧边板(211),所述侧边板(211)的底部与接收仓(208)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213)贯穿从动齿轮(203),并与从动齿轮(203)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213)底部与连接轴(204)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203)上的齿块与驱动齿轮(202)上的齿块相啮合,所述连接轴(204)的底端穿过第一支撑板(101)并延伸至安装管(209)内部,所述承接板(210)位于接收仓(208)的内部且与连接轴(204)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工程监理混凝土检测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板(207)以连接轴(204)的中轴线呈对称设置,所述连接轴(204)的内部呈中空设置,所述连接轴(204)的圆周侧壁设置有螺旋块(205),所述螺旋块(205)的顶部设置有承接板(210),所述承接板(210)的表面开设有排料孔,所述排料孔内部设置有排料管(206),所述排料管(206)呈倾斜设置,所述承接板(210)位于接收仓(208)内部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监理混凝土检测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组件(4)包括收集箱(401)、下料板(402)、挡块(403)和下料槽(404),所述收集箱(401)位于放置板的上表面,所述收集箱(401)的内部顶端设置有下料板(4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健,张伟龙,刘轩,于江,李翠翠,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卓越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