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可聚合液晶化合物和由该可聚合液晶化合物制备的光学膜层制造技术_技高网

可聚合液晶化合物和由该可聚合液晶化合物制备的光学膜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1184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可聚合液晶化合物和由该可聚合液晶化合物制备的光学膜层。可聚合液晶化合物如下所示。光学膜可以是胆甾相反射增亮膜、相位差膜、线性偏光板、胆甾相反射增亮膜与相位差膜叠加的复合膜或胆甾相反射增亮膜、相位差膜及线性偏光板三者叠加的复合膜。在制备不同光学膜过程中因需可包括基材层、取向层、胶粘层、手性化合物、光引发剂及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可聚合液晶化合物制备的光学膜层在厚度方向上具有更好的均匀性,可以在氧气存在条件下聚合成膜,制备工艺简单,易于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材料,具体涉及可聚合液晶化合物和由该可聚合液晶化合物制备的光学膜层


技术介绍

1、基于液晶材料自身的光学各异性,其具有较大的双折射率,在调制光的相位、形态等应用中较传统光学材料有较大的优势。这些优势包括可以使光学膜的厚度更薄,光学膜透光性更好,简化光学膜的制备方法等。液晶材料还具有其他双折射光学材料所不具备的一些光学性能,如其可用来制备胆甾相反射增亮膜。

2、其中,使用丙烯酸酯类液晶单体材料在光聚合自由基反应过程中通常需要隔绝氧气,微量氧气的存在即可使得聚合反应变慢,导致制备的光学膜层在厚度方向上存在不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聚合液晶化合物和由该可聚合液晶化合物制备的光学膜层,用以解决丙烯酸酯类液晶单体材料聚合过程中,容易出现光学膜在厚度方向上不均匀的问题。光学膜层可以是胆甾相反射增亮膜、相位差膜、线性偏光板、胆甾相反射增亮膜与相位差膜组成的复合光学膜层、相位差膜与线性偏光板组成的复合光学膜层;胆甾相反射增亮膜、相位差膜、线性偏光板三者组成的复合光学膜层中的任一种。

2、本专利技术中的可聚合液晶化合物通式如下:

3、

4、上式通式化合物ⅰ单体中,两端侧分别为可聚合的丙烯酸酯基团和可聚合的硫醇基团,中间部分a为环状的刚性基团,b,d为连接丙烯酸酯基团和硫醇基团的连接基团。

5、r取自h—、f—、cl—、i—、no2—、cn—、nh2—、c1~c20的烷基中的一种,c1~c20的烷基为直链烷基或带有支链烷基,并且c1~c20的烷基中的一个或多个—ch2—可以各自互相独立地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团取代,这些取代基团为—o—、—s—、—co—、—coo—、—oco—、—n=n—、—nh-co—、—ocoo—、—nh—、—cos—;

6、b为c1~c30的亚烷基,所述亚烷基为直链或支链基团,且亚烷基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可以被不同取代基取代,这些取代基为—oh、—cooh、—nh2、—no2、—sh;亚烷基中存在的1个或多个—ch2—可以各自互相独立地被一个或多个基团取代,这些基团为—o—、—s—、—co—、—coo—、—oco—、—n=n—、—nh-co—、—ocoo—、—nh—、—cos—,且这些基团位于通式ⅰ中b基团远离可聚合的丙烯酸酯基团一侧;

7、d为c1~c30的亚烷基或单键,所述亚烷基为直链基团或支链基团,且亚烷基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可以被基团取代,这些基团为—oh、—cooh、—nh2、—no2、—sh,亚烷基中的1个或多个—ch2—可以各自互相独立地被其他基团取代,这些基团为—o—、—s—、—co—、—coo—、—oco—、—n=n—、—nh-co—、—ocoo—、—nh—、—cos—、—ch=ch—,这些基团中的一个位于通式ⅰ中d基团靠近a基团一侧;

8、a为如下通式ⅱ结构:

9、

10、其中:

11、a1、a2分别独立为或单键中的一种;x为碳原子、氧原子或硫原子;当a1为单键时,没有g1取代基团;当a2为单键时,没有g2取代基团;a1和a2不同时为单键;

12、a1环上的一个或多个氢可以被g1基团取代,a2环上的一个或多个氢可以被g2基团取代,g1、g2分别独立选自f—、ho—、cl—、i—、no2—、cn—、nh2—、ch3—nh—、(ch3)2—nh—、(c2h5)2—nh—、(ch3)3—si—、烷基,烷基为直链烷基或带支链烷基,烷基中的1个或多个—ch2—各自互相独立地被其他基团取代,这些取代基团为—o—、—s—、—co—、—coo—、—oco—、—n=n—、—nh-co—、—ocoo—、—nh—、—cos—、—ch=ch—、-c≡c-、这些取代基团中的一个靠近a1或a2主环一侧;

13、f1为—o—、—s—、—co—、—coo—、—oco—、—n=n—、—nh-co—、—ocoo—、—nh—、—cos—、—s—co—、—ch2o—、—och2—、—co—nh—、—sch2—、—ch2s—、—cf2o—、—ocf2—、—ch=ch—coo—、—coo—ch=ch—、—coo—、—(ch2)t—、—(ch2)t—coo—、—oco—(ch2)t—、—(ch2)t—oco—、—ch=ch—、-c≡c-或单键中的一种或由多个上述基团连接的组合基团,上述基团中t为1-5的整数;

14、通式ⅰ中,m为1-10间的整数。

15、进一步的,g1或g2取代基包含烷基时,且烷基中的碳原子数大于等于2时,烷基中的亚烷基中的一个或多个氢被其他基团取代,这些取代基为f—、ho—、cl—、i—、no2—、cn—、nh2—、ch3—nh—、(ch3)2—nh—、(c2h5)2—nh—、(ch3)3—si—、中的一个或多个,x为碳原子、氧原子或硫原子。

16、进一步的,g1或g2取代基包含烷基时,烷基外端侧为甲基或烷基为含有支链的取代基中含甲基时,一个甲基或多个甲基中的一个氢被—sh取代。

17、进一步的,g1或g2取代基包含烷基时,烷基最外侧端基团为环状烃类取代基,所述环状烃类取代基为

18、

19、中的一种;

20、其中,x为碳原子、氧原子或硫原子中的一种;

21、r2、r3、r4、r5为氢或c1~c10的烷基;

22、所述环状烃类上的一个或多个氢可以被其他基团取代,这些取代基为f—、ho—、cl—、i—、no2—、cn—、nh2—、ch3—nh—、(ch3)2—nh—、(c2h5)2—nh—、(ch3)3—si—、烷基,烷基中的1个或多个—ch2—可以各自互相独立地被其他基团取代,这些取代基团为—o—、—s—、—co—、—coo—、—oco—、—n=n—、—nh-co—、—ocoo—、—nh—、—cos—、—ch=ch—、-c≡c-,或杂环类基团。

23、进一步的,g1为式ⅲ所示结构:

24、

25、g2为式ⅳ所示结构:

26、

27、其中:

28、r1或r2分别独立选自h—、f—、cl—、i—、no2—、cn—、nh2—、c1~c20烷基,c1~c20烷基为直链烷基或带有支链烷基,c1~c20烷基中的一个或多个—ch2—可以各自互相独立地被一个或多个其他基团取代,这些取代基为—o—、—s—、—co—、—coo—、—oco—、—n=n—、—nh-co—、—ocoo—、—nh—、—cos—;

29、b1或b2分别独立为碳原子数1~30的亚烷基,亚烷基为直链基团或具有支链基团;亚烷基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可以被不同取代基取代,这些取代基为—oh、—cooh、—nh2、—no2、—sh,b1亚烷基中的1个或多个—ch2—可以各自互相独立地被一个或多个其他基团取代,这些基团为—o—、—s—、—co—、—coo—、—oco—、—n=n—、—nh-co—、—oco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聚合液晶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通式结构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聚合液晶化合物,其特征在于,G1取代基包含烷基时,且烷基中的碳原子数大于等于2时,烷基中的亚烷基中的一个或多个氢被取代基取代,这些取代基为F—、HO—、Cl—、I—、NO2—、CN—、NH2—、CH3—NH—、(CH3)2—NH—、(C2H5)2—NH—、(CH3)3—Si—、中的一个或多个,X为碳原子、氧原子或硫原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聚合液晶化合物,其特征在于,G1取代基包含烷基时,烷基外端侧为甲基或者烷基为含有支链的取代基中含甲基时,一个甲基或多个甲基中的一个氢被—SH取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聚合液晶化合物,其特征在于,G1或G2取代基包含烷基时,烷基最外侧端基团为环状烃类取代基,所述环状烃类取代基为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聚合液晶化合物,其特征在于,G1为式Ⅲ所示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聚合液晶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体为以下化合物:

7.一种胆甾相反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胆甾相反射增亮膜由权利要求1中通式Ⅰ中的一种或多种可聚合液晶化合物制备。

8.一种相位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差膜由权利要求1中通式Ⅰ中的一种或多种可聚合液晶化合物制备。

9.一种线性偏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偏光板由权利要求1中通式Ⅰ中的一种或多种可聚合液晶化合物制备。

10.一种复合光学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所述的胆甾相反射增亮膜及权利要求8所述的相位差膜;

...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聚合液晶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通式结构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聚合液晶化合物,其特征在于,g1取代基包含烷基时,且烷基中的碳原子数大于等于2时,烷基中的亚烷基中的一个或多个氢被取代基取代,这些取代基为f—、ho—、cl—、i—、no2—、cn—、nh2—、ch3—nh—、(ch3)2—nh—、(c2h5)2—nh—、(ch3)3—si—、中的一个或多个,x为碳原子、氧原子或硫原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聚合液晶化合物,其特征在于,g1取代基包含烷基时,烷基外端侧为甲基或者烷基为含有支链的取代基中含甲基时,一个甲基或多个甲基中的一个氢被—sh取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聚合液晶化合物,其特征在于,g1或g2取代基包含烷基时,烷基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彦全李克轩郑茹静付立华温华力刘述勇高飞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明为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